第二百三十五章 给自己下套
皇上脸色阴沉,目光冷厉且睿智,绝非泛泛之辈,且正在教训穆云书,这个时候过去,与找死无异。
楚欢撇撇嘴,笑着道:“我想见皇上,现在已经见到了,可以走了。”
“父皇传召你,你就这么走了,不怕父皇怪罪?”
“你看皇上宣我觐见,我已经来了,是皇上正在忙,他还有什么好怪罪的?你可别告诉我皇上近视眼,我一个大活人站在这,他看不到。”
“近视眼是什么?你是在辱骂父皇吗?”
楚欢心中一惊,忘了这是古代,说话要注意,尤其是面对皇家的人更要注意,现在的词汇,这些人听不懂,谁不知道会想成什么。
但五皇子性子傲气,说话鼻孔朝天的样子,像极了村里养的大公鸡,好像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一样。楚欢想搓搓他的锐气,不想向他解释近视眼是什么,反正这个时代没有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还不是看她如何解释。
“原本以为我这种小地方的人监视短浅,现在看来,你这个五皇子的见识也不怎么样嘛。连这个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枉读诗书。”
五皇子在京城素有才名,科举制度都是由他出题,伸手学子敬重,被楚欢如此看不起,五皇子脸上极其不好看。
楚欢将五皇子拉到一旁,避开皇上和穆云书,确定四周无人之后,压低声音,“要不咱们再作一笔交易,如果我赢,一会面圣的时候,我惹怒黄山,你替我求情,保住我,如何?”
“你还没输够?”
“这不是第一局输的不甘心嘛。这次就比做文章,只要你写的比我好,我以后以你马首是瞻。”
五皇子还以为楚欢能出什么高深的题目,选的竟然是他的拿手项,轻蔑的看了楚欢一眼,“你出题,我即兴作诗。”
楚欢手指着梅花,“以此为题作诗吧。”
生活在现代,她背了无数名人诗词,唐诗宋词信手拈来,此时为了赢五皇子,给自己占下先机,只能对不起那些名人大家了。楚欢在心里无数次向先人道歉之后,在心里思索着用谁的诗词合适。
最后她选用了苏轼的《西江月梅花》,她最喜欢那句: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
一首诗缓缓念出来,五皇子越听越震惊,到了最后简直是心服口服。
“还请五皇子念出自己的大做。”
五皇子对她表示佩服,“本王输给你了,一会父皇若为难你,本王必然会为你求情,保住你。”
皇上现在最宠爱他,有他这句话,楚欢也就放心了。
“果然是好诗!”皇上不知何时站在他们附近,被树木遮挡了身影,他们都没有发觉。
楚欢脸色一红,这在现代算抄袭,实在当不起皇上这句夸奖。
“民女参见皇上。”楚欢缓缓行礼,宫中礼仪她也只在电视上见过,到自己做的时候,不知该如何下手。
“免礼。”皇上深邃的目光打量着她,“今日好兴致,不如你再作诗一首,助助兴如何?”
我擦,皇上这是在考我吗?
楚欢在心里道,朝穆云书投去求助的目光,诗词她要多少有多少,就怕皇上一会会考她别的就麻烦了。
穆云书朝她眨眨眼,示意她想说什么,想做什么,尽管去做,不用考虑太多。
楚欢试探性道:“民女就是读过一些书,认识几个字,刚才那首诗就是看到这里的景色即兴而发,再让我做,可能就做的不好了。”
皇上并没有理会她。
她只能硬着头皮又选了一首,皇上看她的目光有了轻微的变化,道好一个:“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蒙混过关之后,楚欢感觉自己后背湿了一大片,安静的站在一旁,想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五皇子缓缓道:“父皇,马上就是花朝节,名门闺秀都会参加,不如让楚姑娘也一同前去,与京城才女切磋一番。”
楚欢狠狠瞪了他一眼,哪里是求情,分明是在给自己下套。
皇上点点头,“朕准了。”
“皇上,我……不对,民女能不去吗?去的都是名门闺秀,民女就是一个粗野的乡村女子,哪里能上得了大雅之堂,还是不去了,免得丢人。”
“你若是能在花朝节上一举夺魁,朕有奖励。”
听到奖励,楚欢顿时两眼冒光,京城花销大,她也没什么技能,这几天正愁没有钱花,皇上随便赏点,她下半辈子就不愁吃不愁喝了。
马上应下来。
穆云书和她离开之后,她见穆云书一直面色阴沉,以为自己刚才在皇上那说错话了,小心翼翼道:“你是不是在担心我?”
穆云书将“壁咚”在墙上,声音低沉,“你什么时候认识五弟的?你们很熟吗?”
又吃醋?
楚欢小神嘀咕,神色轻松了不少,“不熟啊,就是觉得他很好玩,就多聊了几句。”
“以后你离他远点。”
“为什么?我觉得他人还不错……”穆云书眼底浮现出一丝狠厉,楚欢急忙闭嘴,故作轻松道,“就是随便聊聊,替你把把关,看看你这个五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狠角色。不过他这个人善于伪装,做事也不按常理出牌,你若留在京城,他怕会成为你的劲敌。”
“男人的事不用你操心,你以后离他远点就行。他刻意接近你,一定没好心。”
楚欢本想告诉穆云书,五皇子让自己监视穆云书的事情,见穆云书对五皇子如此抵触,只好作罢。
他们身份暴露,不宜再住在客栈,于是穆云书带着她一起住进了太子府。
太子生活节俭,府邸精致,却不奢华,里面的仆人也不是特别多,最重要的是,她注意到太子还未成亲,家里连个女主人都没有。
穆云书无视她的疑惑,没有解释的意思,直接带她去见太子。
太子这几天一直卧病在床,与她见面中间隔着一帘窗纱,她根本看不见太子的脸,只能根据太子说话的声音,来判断太子此时的病情。 农家医女:这个夫君有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