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内讧
靳布看了一眼婷婷,后者立马将手里的绿衣女子交给琴娘。
走到藕粉色女子身边冷声道:“我家的洗脸液是用来洗脸的,请问为何你用了这洗脸液后你的脸没长东西,反倒身上长了东西呢!”
靳布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道:“我记得我家娘子买次买了东西后都会有一个便笺,上面详细记录了何日何时,买了些什么,价值几何,还会有枚店铺的章。”
凌敏敏掏出钱袋,找出一枚绯色的纸块来,道:“的确是这样的,这里的老板娘说若买的东西用的不满意,七天之内可以拿着这枚便笺免费退换货的,说只要在店铺买东西都会有这枚便笺。”
婷婷扫视了一下几位女子喝道:“你们几人口口声声说用了我家的东西,请问是何时买的,买了些什么,店铺的便笺在哪里?”
旁边围观的百姓这会儿也冷静了下来,纷纷质问:“对呀,买了东西那店铺的便笺呢。”
“诶,可惜这一屋子好货了,若无缘无故破坏别人的财物需要报官的吧。”靳布背着手摇了摇头,“好像是损失超过一百两除了赔偿外还要坐牢挨板子?!”
“相公,这家店的东西可贵了呢,一瓶香氛都要二十多两了,这里面摔烂的得有十几瓶了罢,还要我看上的那盒胭脂都要五两银子呢,上次我数过,每盒一种颜色都有十来种颜色呢。”凌敏敏发出叹息。
“不仅香氛和胭脂还有其他的呢,这里面的东西没一样能用的了,老粗略算一下得有六七百两了罢。”靳布好心走到婷婷面前,“要不我帮你报官吧,我家娘子这么喜欢你家的东西,若你不卖了我找谁买去?”
“老板娘,不要报官,不要报官……”三名惹事的女子相视对望一眼噗通跪了下来。
婷婷冷哼:“不报官也可以,你们把各自砸坏的物件折价赔给我!你们要想好了一旦报官你们不仅要照价赔偿,板子坐牢一样都少不了!”
见三名女子默不作声,似有逃脱之意,婷婷转身朝向围观的百姓拿出了随身的帕子。
“诸位街坊邻居,我知道我出身不好你们一直看不起我,可当初被卖进米花街也不是我自己愿意的,现在好不容易攒了点钱给自己赎了身。”
“我这样的人也不指望有好家庭的男人看上我,只想做点小本买卖养活自己,这样也有错吗?”婷婷说着说着便哭了起来。
她虽已经二十多岁,但毕竟是久经风月的人,这一哭起来眼眶里的眼泪成串落下,梨花带雨的模样让人看着都心疼。
之前的首饰店韩老板也不住摇头:“真真是可怜,这俗话说得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婷婷姑娘一心从良也实属不易。”
婷婷听到这话更是泣不成声,拿着手帕不停拭泪:“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当初盘下这店面我还找人借了不少,你们几位今日砸了这店摆明了是要将我再次往火坑里,若真那般还不如我一根绳子在这里直接吊死了!”
一直沉默安静的琴娘也演技大爆发起来,直接扑向婷婷嚎啕大哭:“当年爹妈将你卖给别人让你生不如死,我也做姐姐的也无能为力,好不容易盼着你出来了,想要帮衬你可连看店铺都看不了!若妹妹吊死我也不独活!”
周边的百姓更是动容,琴娘平日里很是勤快老实,自从她到这店铺以后每天早上都会将自己门前和隔壁两家买绫罗绸缎的店铺门前扫的干干净净。
有时候做了什么吃食也会给两边邻居送去一点,对待邻家的小幼儿也很和善。
隔壁卖绸缎的段老板和齐老板也纷纷加入了谴责三名女子的行列,更有勤快的已经开始往衙门跑去。
此时浅蓝衣服的女子猛地往人群里大声吼道:“你说过只是砸几件东西闹一下的,没说过要被送官呐,要是坐牢了我家那口子肯定会休了我的!”
众人随着她的视线往人群里望去,只看到一个铜黄色的背影迅速趁乱跑出了人群。
这时婷婷蹲下来,低声道:“听你的意思是有人让你们过来砸店的?同样是女人都不容易,若能将教唆你们砸店的人说出来,我就找他去要赔偿。”
“可他们已经有人去衙门了,这不赔钱也要坐牢罢。”藕粉色女子犹豫道。
靳布上前一步打着圆场:“那是自然,老板娘只是想挽回自己的损失而已。”
见其他两名女子似有松口之意,绿衣女子扯了扯她们的衣角:“这里人这么多我们就三个人,现在还不是任由你们说了?待会儿她们不高兴了直接喊别人过来打我们都有可能。”
靳布听闻乐了,这女的还挺懂,看来没少参与这种闹事的。
她站起身对着围观的百姓喊道:“都散了,散了罢,这会儿事情都明了了,这家店卖的东西没问题,都散了罢。”
婷婷也不断给周围的人作揖:“感谢大家愿意相信我,多谢,多谢。”
围观的人见闹剧结束没热闹可看,也渐渐散去。
婷婷将那几位女子带入店铺内,坐在交椅上一改在外边的柔弱,很有气势道:“说罢你们。”
绿衣女子似乎还在犹豫些什么,抽了抽鼻子:“我们没什么好说的,反正就是没钱赔给你,大不了把我们送官。”
“不行,你坐牢无所谓我两不行!”另外两个女子刚开口就被绿衣女子眼睛一横,将剩余的话咽了下去。
见几人内讧,靳布走到绿衣女子身边道:“若我能把困扰你好多年的问题给根治了,你就把幕后指使者说出来怎么样?”
绿衣女子往后趔趔身:“我有什么好困扰的!”
“你们三人衣服虽然材质很好,但每个人的衣服很不合身,脊背和裤腿都有明显的折痕,显然这衣服并不是你们自己的。”靳布指着她们三人的衣服道。
这绿衣女子实在太过嘴硬,颇有些不见棺材不落泪,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势头。 东宫来了个小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