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希望
孟长旭当年虽然觉得事情不对,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
哪怕事实如此,打死一个扣上了罪名的奴仆和小妾,就算是真的有罪,但也可以很轻易地就找到合适的人来顶罪,并不能够真的伤到对方分毫,说不定反而还会因此被反咬一口。
如果正面和江明山起冲突,那么除了白送人头之外毫无意义。、
但是如今的王大山一家却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开办面坊和工坊其实还不足以让他主动来谈合作,主要还是因为那天江志虎的事情。
让他看到了半夏他们态度的强硬。
或许是绝望了太久,当看到了一丝一毫的希望时,便迫不及待地要来尝试。
而事实证明,半夏他们也的确没有让他失望。
这件事情最后齐天尧说他可以完全处理,半夏索性也就随他去了。
她也相信对方可以处理好。
而接下来,她需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
第二天一大早,苗香兰便过来工坊这边报道了。
“那边新的院子我已经让人去打扫收拾了,今天你就和一起去采购。”半夏说完,随即也让刘翠枝还有王大山他们一起上了马车。
反正如今工坊这边的空下来的人多,派几个人去打扫收拾也绰绰有余。
但苗香兰却忍不住有些惶恐,看着那辆马车连连摆手:“这……您是东家,我怎么能和你们一起做马车呢?”
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农户家里或许也买得起牛车,但马车就不一样了。
在很多人看来,马车都是富贵人家才能坐得起的玩意儿,更何况现在在前面驾车的还是东家的干爹,王大山。
“如果不跟着我们马车,难不成你要在后面跟着跑不成?”半夏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她,随即打趣道:“不出意外的话,我们这几天应该都会在外面跑,不仅要去良山村,几乎河安周边的村路都会走一遍,你确定你不上来?”
“这……”苗香兰有些犹豫,但抬头看了看她盛满笑意的眼神,纠结了半晌最后还是直接硬着头皮上去了。
半夏摇了摇头,不知道对方如果看到她或者齐天尧两人驾车,又会被惊吓成什么样。
不过这些都只有等她慢慢熟悉环境之后再去接受了。
毕竟很多的观念除了耳濡目染之外,还是因为当前的大环境。
不得不说,马车贵也是有贵的理由的。
之前牛车的时候,到达良山村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现在有了马车之后,耗时减少了不少。
半夏他们刚到村口的时候,面坊还未开工。
“这里……竟然是良山村?”苗香兰下车来之后,环视了一下四周,瞪着双眼有些不可置信。
“一直在这里待着还没有什么感觉,如今离开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变化的确挺大的。”王大山喃喃说道。
之前的良山村,即使是最忙的时候,也没有像现在这般热闹。
或者说,充满了生机。
清晨的薄雾还笼罩着大地,伴随着炊烟袅袅升起,整个村庄开始彻底地活跃起来。
良山村这边虽然没有得到县令分发出来的打谷机和风车,但是却有工坊那边做出来的样品各两台送来,交由里正统一保管和安排。
于是众人经过商议之后决定,今年收谷子的事情,整个村都一起帮忙收。
按照每户人家的田地数量,劳动力数量来进行分配和规划,极大程度上地做到了合情合理,谁也不吃亏谁也占不到便宜。
很快众人便商定好了每天的工作量以及负责收割的田地,大伙儿一起做事的时候热情都空前高涨,更何况如今还有了神器打谷机,速度更是快得不行。
而且也没有往年的那般劳累辛苦。
每天早上众人在里正家集合的时候都相当积极迅速,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聊天话家常,给这个村子带来了更多的热闹和生机。
除了秋收的人们,清晨还有另一伙人也很快地忙碌了起来。
那便就是在面坊工作的女工们。
女工们上工时间没有那么早,她们刚好可以把每天的饭食做好,等到忙完回来的男人们热一热就可以吃了。而中休息的时间,在工坊吃过午饭之后,也恰好还可以回去一趟,做下午的饭。
而这时候的时间也差不多了,不管是住在家里的还是从其他村子过来住在面坊宿舍的,都陆陆续续地开始往面坊走,谈话和嬉笑的声音不绝于耳。
不仅如此,就是一些小孩儿们也都已经开始活跃了起来。
家中的人都出门忙碌了,便端着木盆往河边走,开始洗起衣服来。也有那些年级小还跑不动的,便直接被大人们给放在了学步车里面。
外面的路不是很平坦,他们便会直接用几个石头把学步车给固定住。等到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忙完了,再去照看对方,或者把学步车挪到村中的另一块空地上面。
自从送了张一月他们一辆学步车之后,半夏索性又直接给作坊里面有需要的女工各发了一辆。
于是村中的学步车突然多了起来,但因为这时候又没有什么水泥路,大部分人的家中同样也是实打实的黄土路,只不过被人长年累月地踩踏,早已经变得平坦坚硬而光滑。
而这些平坦地方的院子,大部分时候都是要用来晒玉米晒谷子的,不可能特地给小孩儿们玩儿。
最后还是里正一拍大腿,组织人在村子中间弄了一块空地出来,找了一些碎石块来铺,又用浆砂那些来填满,终于又搞出了一大块平整光滑的地方。
不能走路的小孩儿们就坐在学步车里面自己运动,他们的哥哥姐姐便一起跟着出来,既可以带孩子又可以自己玩儿。
热闹非凡。
至于那更小一些的了连学步车都没有办法坐的人,一般都是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抱着。原本四处随便转转悠,现在一般都来空地这边了。
不管多大的小孩儿都喜欢热闹,而大人又何尝不是呢?
忙着下田的人呼喊声,赶去面坊做工的女工们的嬉笑声,还有不远处小孩儿们的笑闹声,都在良山村里悠悠地回荡。
这都是,他们其所未见的,蓬发的生机。
以及,希望。 农门青云:拐个宰相来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