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奈城破以后,楼诗淡然的坐在椅子上,她是月氏人,死了也是月氏的魂,格奈城破,可是格奈的人还在。
索性大昭军队并没有烧杀抢掠,她在静静的等待大昭军队的进入。
她闭着眼睛,听着大殿的门被轰然撞开,然后凌乱的脚步声冲进来,渐渐的那脚步声停歇了。
“她死了吗。”
“不知道,看起来不像。”
说着有人凑近她的身边,开始试探她的鼻息,楼诗悠悠叹了口气,缓缓的睁开眼睛,大昭士兵有些恐慌,在他们看来,面前的这个女人太过神秘。
楼诗没有看他们,只是缓缓站起身,“你们中原人有句话,说的很好,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楼诗说着说着就开始笑了起来,眼泪顺着脸颊滑下来,“我月氏泱泱几百年,到最后,还是败在我的手上。”
正僵持着,又有人冲进大殿,姜子函疾步而来,看着狼狈的楼诗蹙眉道,“姑娘想必就是月氏王上。”
楼诗盯着他,眼里没有一丝希冀,姜子函拱手,“王上,在下大昭姜子函,是成渝关的将领,此次我奉陛下口谕前来告知王上,我们不会伤害月氏一兵一卒,愿助王上重建月氏。”
闻言楼诗身形一顿,这话听着只剩了讽刺,她微笑着看着姜子函,“那我月氏,真是要多谢大昭的不杀之恩了。”
姜子函沉默着立在原地,楼诗偏着头,“你回去告诉大昭皇帝,他的要求我月氏应了,月氏愿意低头伏小,只求他放过月氏子民。”
“自然。”
楼诗瘫坐在地上,捡起地上的那柄长剑,细细看了许久,姜子函见状几步冲过去。
“将军。”
楼诗开口,声音很是淡然,姜子函在她身边停下,“如今的月氏毁在我的手上,我已没有颜面再去面对月氏那些子民,他们将身家性命托付在我身上,到头来,我为了自己,害的他们无家可归。”
“王上!您先把剑放下来说话。”
楼诗微笑着看着姜子函一眼,末了长剑毫不留情的割开了自己的喉咙,姜子函愣在原地,鲜血飞溅在他的盔甲之下。
楼诗盯着殿内的天花板,只觉得畅快,她想这么做很久了,兜兜转转还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一开始不给她一个痛快。
姜子函的手顿在原地,末了轻声道,“处理好大殿。”
语罢抱起楼诗的尸体出门去,攻打月氏原本就是为了疯魔的郑彦,正是因为楼诗单纯,才会如此。
其实皇帝更本没有许诺什么,只是姜子函觉得楼诗太过冤枉,不想让她死罢了。
姜子函叹了口气,楼诗一辈子都是月氏人,她爱极了这一片大漠,若是她没有遇到郑彦,没有救起那个中原人,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楼诗也时常在想,她这一辈子极其荒唐,但也没有什么事极其后悔,如今让她极其的后悔的,便是遇见郑彦。
楼诗死后也就是格奈城破的一月后,有一疯疯癫癫之人要见月氏王上,有城门侍卫拦住他,“什么王上,月氏早就破城了你不知道吗。”
那人呆滞了些许,末了喃喃自语,“破城……”
“你谁啊,不会是邻国的探子吧……来人,抓起来!”
那人没有反抗,只是呆滞的重复着刚刚那个侍卫的话,“破城……”
那人被带到了姜子函面前,有人来通报此事时,姜子函突然想起曾经来过的月氏使者。
“你是何人。”
那人衣衫褴褛,已经分不清楚胡子和头发,只是目光呆滞的看向姜子函,“格奈,真的不在了吗。”
姜子函沉默,旁边的将士闻言一记军棍让那人倒在地上,姜子函蹙眉,“住手,退下。”
那人挣扎着,缓缓起身看着姜子函,“我要找王上,带我去见王上。”
姜子函闻言没有回答,只是默默的带他去了楼诗的坟墓前。
“王上呢。”
他盯着坟墓看,也认得上面的月氏之王的字眼,只是他不想承认,他只是流浪在大漠里几个月,为何风云突变,明明之前月氏还好好的。
“你不要告诉我王上死了,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姜子函脱了战袍,眉宇间还是更加书生气些,他只是盯着那人疯癫的模样,“月氏王上有你这样的子民,是幸运之事,只是,她确实……去世了。”
扑通一声,他跪在墓碑前,手颤抖着想要抚摸她的墓碑,“公主,你为何不等等我……”
他也知道,楼诗早就不记得他了,可是他记得,他是楼诗身边一个侍卫而已,对于公主产生的这种感情,他几度觉得羞愧,可是他控制不住自己。
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一个是卑微的侍卫,两人没有结果他也从来不敢想,他只是想守护在她身边,足矣。
被赶出格奈城以后,他并不恨,本来就是自己的龌龊,不适合再守护在公主身边。
此去经年,再次见到楼诗,竟然已是阴阳两隔。
“公主,您去了,留下我,又有什么意思呢。”
没有人回答他,只有大漠里的一缕风,刮着天边的风沙刮向远方。
“谢谢你。”
那人侧着头显然是在同姜子函说话,姜子函背着手,“你不恨我?”
那人微微一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何错之有。”
姜子函对他的言语震惊,“你……”
那人没有再理会姜子函,只是自言自语的同墓碑说话,“公主,奴才来迟了,倘若我再早一些——”
语罢又是苦笑,“来早了又如何呢,我一个人,如何救的了整个月氏。”
“公主,你等等我。”
语罢目光一冷,冲着墓碑狠狠的撞去,姜子函反应不及时,上去阻拦时,他已经撞死在墓碑前。
姜子函无奈的闭上眼睛最后把他和葬在了楼诗身边,这也算对他的一种成全。
太阳还是像往常一样落下,姜子函看着他们二人的墓碑,自言自语道,“你说的没错,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王妃当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