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逐鼎九州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太监宣读了旨意,向后退了一步。
萧枫听在耳里,脸上平静,心里却是冷笑连连。这赵无令,自己当真是看透了,还好他的出战,本就不是为了保护他赵无令的王位。
而此刻他心里仅有的怒意,恐怕也是在为岳九重不值。尽管他心里清楚,岳九重之所以那么做,也是为了大宋百姓的安定。但是,心里还是为之觉得不愤!
其实赵无令的确是飘了,原本在护封城的他,面对无将可用的情况下,曾以为整个大宋可依赖之人,仅剩下萧枫一人。
可当他回到王宫,详细了解了当日都城内的一切事情经过之时,他的心就又开始飘了。
秦胜秦与萧枫同样是一招击败禁军八将,甚至宋王还了解到,两人在宫内意外对接一招,结果竟是不分上下。
而这段时间内,宋王私下已经对秦胜秦问过话,据对方所言,上次武举败于萧枫后,秦胜秦痛定思痛,终于大彻大悟,实力更上一个台阶。
在养伤阶段便能与萧枫战个不分上下,那等秦胜秦伤好之后实力不是还要更胜一筹,关键是秦胜秦的忠心可是经历了战火的考验。
还有一点,比起萧枫,这秦胜秦显然是要听话许多!也正是因为如此,宋王才会破格让其一人独领三军。
而有了秦胜秦这个更好的选择,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压压萧枫的气焰,不能让对方“居功自傲”。
此时的宋王也已做好打算,到时候便让秦胜秦镇守王都,而萧枫则继续镇守边境。如此一来,有这两员强将,他的王位便能安稳起来了。
而有秦胜秦在,这萧枫也不敢像前几天那么跋扈了。
就在官员对视之间,刑部主管的庄大人眼见此景,正准备出列发言,便听到上方的宋王问道:“秦相,与唐、楚二国商议的如何了?”
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是预料到有人要说这事,宋王已经对着秦受发起询问。
原本的秦受因为岳九重一事虽然受到些许冷落,但是伴随着兵变一事,秦家再次获得赵无令的信任。
这几日,除了整顿朝堂内外,秦受也被安排与辽、唐、楚三国使臣接洽,正式展开谈判。
......
整整耗费一天的朝会终于结束,刚一散朝,关于今日朝会上的全部情况便在王都内四散开来。
首先是关于前几日王都内发生骚乱、兵变,大宋给出了一个官方解释,公布了一批叛乱官员的名单,同时也嘉奖了一群忠心宋王的文臣武将。
其中,秦胜秦与萧枫赫然并列在首。原本打算冷落一下萧枫的宋王,为何会在公告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还要从后面的朝会说起。
原来今日,大宋君臣与辽、唐、楚同时在大殿内展开商议。与大辽停战一事,倒是进行的很顺利,大体的方针,双方高层似有默契一般,都提出了让双方能够接受的条件。
所以与大辽停战议和一事,不消一会便拍定下来。
双方互不赔款、互不割地,去年一战,就此揭过。后续辽宋恢复商贸。整个过程,无人提及二王以及岳九重。
真正让大家陷入争论的,却是与唐、楚二国的协议。
众人的心里都很清楚,对于大楚,南边为海,想要进一步开疆拓土,唯有北伐。对于大唐,北有大宋,南有大楚,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便必须联合一方,不能南北同时开战。
而对于大宋,与大辽停战后,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在唐楚之间,获得最大的利益。
在大殿上,李界与潘寿二人展开的激辩,同时也对大宋抛出了不少诱人的条件。
大宋不愿大楚继续做大,深知若是大唐被灭,下一次楚国便有很大的可能会对大宋出手。而大唐欲安定一方,更倾向联宋抗楚。
加之双方在之前便有所合作,虽然没有表露,但是心照不宣。
原本事态的发展是朝李界有利的趋势发展着,可是就在众人欲签订协议之时,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传入大殿!彻底改变了整个谈判。
就在大宋太后寿诞之日,大唐大王子李成,派麾下大将率兵三万,突袭广川城。
广川城在没有防备之下,坚守数日后被破城。城内无数守军、百姓被屠杀,并且对方已经牢牢占据广川城,似乎并无退兵打算。
此消息一出,连同李界在内,皆是感到震惊、愤怒与不解。
宋王当即在大殿之上破口大骂大唐无耻,一面派人祝寿,一面暗自出兵,攻占大宋城池。即使李界声称其中必有误会,也止不住大宋上下此时的愤怒。
宋王甚至下令要把李界拖出宫外斩首!
若不是宋臣之中还有几个能够保持克制冷静的,恐怕大家就要把李界撕了。随后,宋王当即决定,驱逐李界,与大楚结盟,共伐大唐!
李界也深知自己被自己人摆了一道,对方这么做,不但让自己谋划许久的联宋攻楚化为泡影,甚至还有可能让自己命丧大宋。
即便自己回到大唐,联盟失败也会让自己在父亲、群臣心里落了下成,而他攻下广川,却成了大功一件。自己的大哥,什么时候竟然有这样的心计。
自己回到大唐后,必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但是又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抓紧时间赶回去解释,这可是连让自己在大宋斡旋的时间都不给。
想到这里,李界不由得看向楚国的潘寿,只见对方看向自己,却是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面对暴怒的宋王与殿内的大宋官员,李界也知道放自己离开,已经是对自己最好的结果了。但是他心里依旧不甘心,原本就差这最后一步,却被自己大哥这样破坏了。
李界打量着众人愤怒的目光,转身准备离开。刚走几步却又是停了下来,对着萧枫说道,萧将军,以你之材,区区四品武将,实在屈才。
萧将军他日欲翱翔九天,若是这大宋困住了将军的手脚,不妨但我大唐看一看,这天地,可远比你想的要宽阔。我李界当日说过的话,依旧有效。
李界的声音不小,殿内众人听得都很清楚。就在萧枫准备开口拒绝的时候,范清已经率先站出来。
对着李界严肃说道,李王子这是何意,莫非我大宋的这片天,还容不下萧将军翱翔。若是去了大唐,恐怕才是暗箭难防吧,李王子都如此,何况他人乎?
李界被自己人阴了,大宋并不是没有人看出来,但是眼下面对震怒的王臣们,谁都无法改变这个局面。
不过这不妨碍李界离开时小小的拉拢一下萧枫,离间一下萧枫与宋王那仅剩不多的君臣之情。因为他知道,若是有朝一日双方开战,萧枫必定会成为他的大敌。
就算不能为自己所用,也不要成为自己未来的拦路石。
宋王也听到此话,一开始他并不在意,因为他认为萧枫已然成婚,根在大宋。他可没办法做到像燕飞天那么潇洒。
可没成想,李界说出这话离开后,即将散朝之时,先是大辽使臣八统领,同样当着大家的面,向萧枫抛出了橄榄枝,邀其全家老小到大辽一游,然后不管大宋众人反应,便大笑离去。
再接下来,竟又轮到魏蜀吴三国使臣,在大殿上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虽然他们说的比较婉转,但是意思同样很明显。
那就是我们看你在大宋好像混的不怎么样,要是愿意来我们这,钱多多的,官大大的。
然后,魏蜀吴的使臣一离开,便是太和三宿出面邀请萧枫前往太和学院,只要萧将军愿意,他们随时为萧将军保留一个进太和学院进修的名额。
而且这个名额,还是太和学院的长老,亲自令他们送来的。
这样的场景,让大家感到十分意外。原来太和来大宋,还有这样一个目的。
要知道,进太和学院本就不易,而能得到这样个一个太和学院长老送出的“保送名额”,其对萧枫,不可谓不重视。这可是连秦胜秦都没有的待遇。
而哪怕是已经与大宋结盟的大楚,在离开的的时候,大楚使臣潘寿,竟然也对萧枫释放了善意,邀其到大楚一叙。
面对这么多的邀请,萧枫当即先是表示婉拒。其实他很清楚他们为何会在众人面前如此作态。
其中既有像李界一样,存着离间、恶心宋王的心思,也有像诸葛康、曹凌、孙民三位大人以及太和三宿这样,看不惯宋王做派,站出来为萧枫站台助威。
但是不管怎样,众势力代表的纷纷表态,再一次刷新了萧枫在大宋群臣中的地位。原来,萧枫除了大宋,真的还有很多的地方可供其发挥。
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插曲,在后面的官方公告中,才有了将萧枫重新与秦胜秦并列嘉奖一事。
朝会结束,各国使团便纷纷准备离开回国。而得知广川城陷落之后,百姓们也知道,接下来边境战事又要再起。 逐鼎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