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天书奇谈

第二百一十章 三桑九梓

天书奇谈 当猫 3411 2021-04-06 10:3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天书奇谈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老道指点了一下就回了道观,本来是件皆大欢喜的事,结果下葬第三年,事主竟出了车祸一命呜呼,他的儿子就不愿意了,觉得是被老道忽悠了,纠结了一帮人找上道观。

  后来的事情听老渠头讲起,那老道也不相信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让那小子带着去了那个名字和一种胃药相近的风水去转了一圈。

  刚开始看还好,一切都是按照安排,什么碑啊,大理石的台阶啊,下葬的时辰和注意事项啊,都是按照老道的要求做的,包括那三十六棵大树,三年过去了,已经郁郁葱葱如华盖一般庇护着墓冢。

  听那小子口若悬河,说自己怎么怎么按照安排,不畏千辛万苦找来这一套,根本是老道骗人的把戏,怎么信任老道,把自己爷爷葬在这里,结果没保下父亲的一命……

  老道也很疑惑,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照理说若是完全按自己的安排,不该出现这种结果,但确确实实出了人命,这就和“三九蕴桑梓”产生了违背,根本说不通的结论。

  老道沿梯而上,路过一块先人碑,又绕过一块,来到第三块前,突然觉得眼皮上有什么红红的在一闪一闪……

  抬眼一瞧,立马拂袖而去!

  事后死者儿子又托关系,千方百计才打听出来,一切的一切都怨自己的“糊弄”!

  原来老道抬头看见的红点,乃是一颗颗葚果,所以那十八棵桑树里,有一棵其实是唐鬼。

  唐鬼和桑树长的很像,若是放在今天的植物分类来说,其实都是桑树科,但是在风水里是不认的。

  事主当年放心让儿子去采办这些树木,没想到却被卖树的给滥竽充数了一棵唐鬼,而因为叶片相近栽种时谁也没注意,直到后来被发现时,也仅仅是找卖树的赔了点钱,却根本没有更换!

  老渠头说,其实就算是更换了也没啥用,风水听上去很玄妙,其实无非是气运的流转,这里边又少不了五行和阴阳的调和,而一样东西若是构成的零件多了,就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一个好的风水阵很脆弱,经不起改变,哪怕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故,也会打乱整个格局。

  好的风水阵如是,坏的也同类,就像这三个村子加上脚下这个染坊构成的“荒秸断桥”一样:

  第一,排除是自然形成,这个很好理解,任何生物都趋吉避凶的天性,如果一块看上去就很沆瀣的污秽之地,人们是不会选在连感觉都不好的地方定居。

  这一点,那些游牧民族深有体会,有时发现一块水草鲜美的草场,周围却没有任何活物,那这块草场肯定是有问题的,要么藏着什么凶兽,要么就是一块陷人的水泽……

  第二,既然不是天然的,那就必是人为,这也解释的通,为何三个村子的里村民祖祖辈辈活在这块土地上都没出问题,而到了这几十年才形成的这个局。

  喜水脑袋又疼了起来……

  又是风水局,之前一个“三杀衍生”还局限在学校体育馆内,而眼下这局却关系到三个村子的安危。

  凭心而论,“三杀衍生”其实影响力有限,对外不过是三个自杀的而已,只是凑巧让自己碰到了,如果不是考进这所学校,甚至可能根本不会知道有那档子事。

  可这回又冒出来这个“荒秸断桥”……听这名字就很丧气:“河边是一望无际荒芜的秸秆,河上是一架断掉的石桥……”若是有人看见这幅景象,确实会打心底里弥漫出毫无希望的感觉。

  那些得过且过的村民,也许过着就是这种毫无希望的生活,这从他们简陋的泥屋,单调的土黄色,还有那一双双几乎没有“生气”的眼睛……

  这里就像一潭死水一般,也许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多些“人气”……

  排除了“天灾”只剩下“人祸”,联想到之前在娘娘观里所见的一切,再加上老太婆的叙述:当初那个脂粉少爷曾消失过一段时间,很可能是在布置这个局阵,后来打着安葬枉死的少坊主,修建了吸取“生气”的露台,彻底让这个局流转起来。

  但是,如果这个少爷,单单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可有可无的下人,如此大动干戈,却又不太说得过去。

  喜水是亲眼看着吸取“生气”时,少爷是不在场的,“生气”这东西是不能贮存的,久了就消失在天地间,如果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少爷完全不用花费那么多年去布置这一切。

  还有,那个少爷明显是有些手段,“忘忧果和鬼手蛾”那么稀有的鬼物,随手就用在喜水和瓦狗这两个少年身上,而且一求毙命的心狠手辣,会花大把闲心,安排此间这个连名字都几乎没听过的风水局阵上?

  ……

  趁着喜水驻窗思考,瓦狗已经收集了不少的废旧木料,但摸遍全身,却没有一样能点火的东西,跑到喜水身边要打火机,湿衣服贴在身上,着实不好受。

  喜水把种种疑惑先搁置一边,走到堆起的木料边,不见有什么动作,手腕一抖竟捏出一团明火,伸进木头堆下方,直到润湿的木料渐渐冒起白烟,那团明火才缓缓黯淡下去。

  瓦狗忙鼓起腮帮子吹了几口气,白烟里升起几条淡蓝色的火苗,幸亏木料没被大雨淋过,只是有点润,却也堪堪燃了起来,又过了一小会,整堆木头都吱出烟,小火升大,很快熊熊燃烧起来。

  没想到瓦狗生火还是一把好手,这货得意洋洋解释,以前和奶奶住的那老房子没通气,每天做饭都要用蜂窝煤,自己又常忘留一块闷烧的,经常得重新生火,所以熟门熟路。

  火升起来后,整个室内顿时暖和起来,尽管窗框上是空的没有玻璃,冷风还在“嗖嗖”的往里灌,但至少朝着火焰的正面,已经感受到热度,从心底泛起股温暖。

  木头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偶尔还绽出几个火星沫子,有了最原始的取暖手段,整个屋子很快被烘的像暖房一般,身上的衣服冒出白烟,很快一面被烘干,把衣服倒过来接着烘另外一面。 天书奇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