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逆天行

第140章 与兵仙的首次较量

逆天行 乌丸校尉 6981 2021-04-06 10:2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逆天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西岂烈走了,战死疆场,他的死一半归咎于太过自信与轻敌,一半则归咎于来自晋阳的可怕的谣言,谣言是可畏的,有时比刀子还要锋利,在某些特定的时候,谣言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刃。

  西岂烈的首级被魏军高高地挑起,那是一种炫耀,一种侮辱,更是一种对敌人极大的震慑。

  见到西岂烈的首级后,车师、秦东胡明白大军失去了主心骨,大势已去,这个仗没法子再打了,急忙开始领军后撤,至少在魏军发动反击前,保护好现在的有生力量好卷土重来。

  车师、秦东胡算是军中老将,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没有乱作一团,仍能掌控整支队伍,把握住撤退的节奏,甚至安排部分精锐士卒进行埋伏与抵抗,用来迟滞魏军的攻势。同时,急忙遣人向晋阳报讯,西岂烈已经为国捐躯,请朝廷速做决断。

  秦国朝堂很快就得到消息,现实是残酷的,每个人震惊之余,又开始反思,桓楚更是连连苦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对于西岂烈的惨死,估计这笔账,赢耀会把大半都算在自己头上。

  在晋阳,有没有散布对西岂烈不利的传言,桓楚心中自然清楚的很,他没有这么做。最大的可能性谣言来自韩信,通过安排手下秘密调查,桓楚发现谣言最早来自于客栈中,很明显,是有人混进城中散布的,看情形,接下来很有必要在全城开展排查奸细的行动,为下一步固守晋阳打下基础。

  朝堂上,赢耀情不自禁地滚落下滴滴热泪,项羽入关,在咸阳地狱般的岁月里,西岂烈救了自己,更用秦国军人的那份热血与忠诚让自己登上秦王的宝座,西岂烈虽然是自己的臣子,却实实在在是自己的恩人,恩同再造,铭心刻骨。

  谣言,该死的谣言!

  赢耀压制了心中的不平与愤怒,咬牙切齿地诅咒着某些人。

  朝会前,杨相已经告诉他,“散播谣言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来自晋阳系的官僚,当然也可能来自魏军,不过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来自上将军那里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西岂烈若死了,桓楚就可以顺风顺水地掌控整个秦军。”

  赢耀默默都告诉自己,仇一定要报,但绝不是现在,现在要做的就是解决眼前的危机,直到将来能顺利亲政。

  朝堂上一片沉默,杨弘低叹一声,率先打破了沉默,“陛下,臣建议城南建一座纪念台,在纪念西岂将军的同时,共同祭祀此次阵亡的将士。”

  杨弘的提议得到了陈平的附和,“陛下,臣认为杨相的提议甚为妥当,建立纪念台,由陛下亲自祭祀,一则可以缓解晋阳城中弥漫的恐慌情绪,二则可以转移军士百姓的注意力,将对敌人的畏惧转化成愤怒,转化成前进的力量。”

  赢耀点了点头,“两位爱卿说的在理,此事就交给陈相办理吧!”

  陈平回道,“是,陛下,散朝后臣即刻催人急办,但是目前事态紧急,如何退敌至关重要,还是群臣商议后速做决断。”

  杨弘瞧了瞧赢耀,见其有些出神,恐怕是陷在悲伤的情绪中尚未缓解,于是面向桓楚,问道,“上将军,你有何良策击退韩信。”

  桓楚并没有直接理会杨弘,而是转身向赢耀问道,“陛下,事态危急,臣愿为帅击败韩信!”

  赢耀怔怔地出神,没有出声,应该是没有听到桓楚问话。

  杨弘见此急忙解围,反问道,“哦,上将军亲自为帅,理当最为妥当,但是能否告诉我等究竟该如何退敌呢?”

  桓楚冷静地回道,“杨相莫急,容我细细道来,本将对韩信有一定的认识,此人善于征战,是个狠角色。实不相瞒,本将的智谋不如他,但本将愿保举一人作为副手,此人之智不亚于韩信,若我二人联手,就一定能战胜韩信。”

  杨弘并不知桓楚要推荐何人,于是追问道,“哦,何人?”

  桓楚朝赢耀拱手,回道,“陛下,臣要保举的人是太原郡守,原赵国李牧之孙李左车!”

  原来是他,李左车是李牧之孙!杨弘急忙摆了摆手,望向赢耀劝说道,“陛下,秦、赵本是世仇,现在的情形下保举李左车,会不会有点······”

  桓楚讥笑着回道,“杨相,当初,秦国能一统天下,有的就是求贤若渴,包容天下之心,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试问白起、李斯、尉缭等人,有哪个是秦国人!”

  杨弘面有微怒,冷哼一声,“陛下,老臣不善军旅之事,既然上将军说行,那就是一定行了。”

  桓楚暗自骂道,“老狐狸,大敌当前,推掉责任比谁都来得快!”

  赢耀从怨愤中慢慢平静下来,人要想成大事必须得忍,理好了思绪,回道,“目前形势危急,众爱卿当合力一心,上将军所奏之事寡人允了。”

  说完话,赢耀起身走下殿阶,来到桓楚身边拱手,“一切就拜托上将军了。”

  桓楚急忙躬身拱手,“臣为陛下尽力,理所当然!”

  望着赢耀略显苍白的脸,尤其那冷漠的眼神,桓楚感叹不已,这熊孩子真不简单呀!

  **************

  晋阳。

  桓楚、陈平、李左车组成三人军事小组,全权负责晋阳城防务。

  车师、秦东胡率军逃回晋阳,在韩信的一路追袭之下,五万秦军损失近半。桓楚当即下令余下的军队入城休整,负伤人员妥必须善安置,将人员损失降到最低。

  如何迎战韩信,桓楚、李左车早就拿定主意,由桓楚负责晋阳城防御,李左车另率一军于城外安营扎寨,形成犄角之势,双方相互策应。同时,让夏侯韬暗中统领一支骑兵绕到韩信后方,不间断地袭扰魏军,偷袭运粮部队,给魏军从后方运粮以及就地筹粮增添难度。

  商议完毕后,桓楚一声令下,各军迅速动员,开往各自的地点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对战魏军。

  ***************

  城外十里,魏军大营。

  中军大帐中,韩信垂手而立,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

  巧妙设伏,一举击败西岂烈,以少胜多,以弱毙强,在军中,韩信威望与日俱增,众军士对韩信佩服的五体投地,在他们眼里,韩信就是高山仰止,神一般的存在!

  韩信带上属下策马奔至一处小土丘,凝神望着远处高耸巍峨的晋阳城,一副睥睨天下的神情,嘴角流露着一丝淡淡地微笑,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个桓楚,有点意思!”

  蒯彻立于一旁,笑着回道,“确实有点意思,事前,老夫多方了解此人,年少时不过一介武夫,机缘巧合之下拜项燕为师,后来,从他的言行举止来看,似乎很想摆脱项家,在新安县,为了区区数千秦人,不惜与项羽针锋相对,差点连小命都丢了!”

  韩信回道,“当时,在项羽军中,寡人曾听闻此事,同样倍感震惊,桓楚的胆子真够大的,后来有传言说桓楚为了背叛项羽,竟然杀了阻止他逃跑的虞子期,当时在楚军中,这件事传的沸沸扬扬,到现在都还没一个定论。”

  蒯彻缓缓问道,“怎么?魏王认为此事可疑。”

  韩信脸上透露令人难以捉摸的笑意,“军师,难道连你都认为此事可信,没有疑点吗?”

  蒯彻沉思片刻,彷佛豁然开朗,“不错,确实可疑。桓楚为素不相识的秦人都在所不惜,那么面对曾经的手足袍泽,又怎么会狠心痛下杀手,他要逃出楚军方法有很多,即便虞子期阻止,也绝对没有必要杀掉虞子期,此事定然有隐情。”

  韩信笑着回道,“军师果然心思缜密,事后,楚军有些将领对此事抱着怀疑的态度,但项羽和范增却一口咬定桓楚杀了虞子期,于是众人三缄其口,再也不敢谈论此事,生怕触犯了项羽的逆鳞。”

  蒯彻眼前一亮,忽然明白了什么,“魏王,照您这么说,看来项羽与范增应该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韩信回道,“范增是个老狐狸,恐怕应该知道,至于项羽嘛!当时暴怒之下,估计还真没反应过来。”

  蒯彻说道,“嗯,照这么看,项羽与范增应该察觉到桓楚的不同寻常,甚至是个威胁,所以在情况不明之下,将虞子期之死强加到桓楚头上,为以后杀掉桓楚找到无可辩驳的借口。”

  韩信摇了摇头,“这只是我们的个人揣测,事情没那么简单。当时还有黥布也参与其中,究竟什么情况,估计唯有最先发现虞子期尸体的黥布最清楚。不管怎么说,从范增的忌惮中,我们应该想到桓楚不是一般的小角色。军师,你瞧瞧,现在晋阳城的防御攻守兼备,寡人觉得桓楚的背后恐怕还有高人指点。”

  蒯彻白了韩信一眼,说道,“怎么?连您也有犯难的时候,难不成兵临城下,我们就这么退回去吗?”

  韩信面带微笑,“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尝试进攻,权当练兵!”

  ***************

  翌日。

  韩信扬鞭一指,魏军发起试探性进攻,主攻方向确定为秦军城外营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每当魏军来袭时,桓楚都十分及时地率一支兵马从背后袭击魏军,使魏军首尾难顾。

  数天后,韩信改变策略,转而突袭晋阳。

  这几日,趁着野外与李左车营激战的时间空隙,韩信偷偷命人制造巨大的攻城器械,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希望能一举夺下晋阳。

  事与愿违,秦军不但对魏军攻城器械了如指掌,有针对性地一一进行化解。同时,运用一种新式守城器械,一种巨大的弓弩,即秦军口中所称的神臂弩,瞬间将魏军的优势化解。

  秦军十余人将神臂弩架在城楼上,合力操作,神臂弩的威力十分巨大,能够射出四百步距离给魏军极大的杀伤,在一次攻城中,就连韩信都一不小心进入射程之内,差点死在神臂弩的弩箭之下,好在韩信身手敏捷,躲过了一劫。

  但是这件事在魏军中造成极大的恐慌,导致很多魏军战士根本不敢靠近晋阳城。

  一周后,韩信得到消息,后方运粮部队不断受到秦军袭扰,照此下去,前线粮食很快告急。

  遥望晋阳,韩信有点犹豫与郁闷,桓楚的打法似乎根本没有什么好的计策可以制衡,完全是一种拼消耗、拼实力的打法,难以寻到破绽与切入点,难有妙计破之!

  韩信略带一丝苦笑,对陈郗等将说道,“想不到,这天下还有能有和寡人平分秋色的人!”

  陈郗不太明白,“魏王,怎么可能,我们可是围着秦军打啊?”

  韩信摆了摆手,有点黯然地回道,“你不太明白,时间久了,会攻守易换,传令下去准备撤军,由你领军仍在葫芦口埋伏,秦军敢追袭,则迎头痛击!”

  是夜,魏军退了。

  桓楚没有下令追击,他知道韩信这种奇才把握战场瞬息万变的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在你的不经意中,他总能寻找到你的破绽加以利用并破之。如今,能够稳稳守住晋阳已是万幸,桓楚让一支斥候小队远远跟着魏军,遥为监视,在太原郡南部一带,魏军一阵肆掠后返回了魏地。

  魏军撤离,晋阳保住了,按理说桓楚应该挺高兴,但一想到秦国庙堂上那些迂腐文人,桓楚根本笑不起来。

  晋阳保卫战他没有率手下将士没有消灭多少魏军,斩了多少颗首级献捷,更没有趁胜追击扩大战果,这一切都将成为他人眼中抨击的借口,什么故意保存实力,什么拥兵自重等等,恐怕会犹如泰山压顶一般压向自己。

  不过,晋阳保卫战对桓楚而言是一场巨大的收获,毕竟自己在和韩信的对阵中没有吃亏,心中对韩信所带来的压力已经降到极点,甚至几乎荡然无存,韩信并不是后世说的那样不可战胜,他同样是一个人,不是神!只要战法运用得当,不给韩信机会,同样可以和他平分秋色、势均力敌。

  此外,在整个秦军体系中,他增添了极大的威信,在百姓中,增加了上将军的份量。他亲手化解了眼前的危机,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庙堂上,即使杨弘等人再怎么抹杀他的功绩,但有一句话说得好,百姓心中有杆秤,称量天下,臧否人物!百姓的眼睛自然是雪亮雪亮的嘛! 逆天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