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逆天行

第110章 济贫

逆天行 乌丸校尉 5426 2021-04-06 10:2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逆天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敖仓,天下粮仓,位于荥阳县以北敖仓山上。始皇帝统一中国后在敖山置仓积谷,以应对随时可能的战争。此外,敖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东西漕运的中转站,将山东漕粮转运关中,也可以在敖仓卸粮后存储,经陆路直到关中各地。

  中原征战连连,敖仓附近,不断有饥民陆陆续续来到这里,拖家带口,一个个面黄肌瘦,希望守备敖仓的敖仓令周昌能够接济一些粮食,也好度过眼前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

  此时,周昌却是一副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样子,三川郡守吕泽是他的顶头上司,现在正和他一起巡视敖仓。

  吕泽是吕雉的兄长,自刘邦沛县起兵以来,吕泽就带着家丁护卫跟随了刘邦,一路走来,屡立战功,且为人机警,善于接人待物。如今,周勃、灌婴都成了将军统帅,连薛欧、王吸二流将军都能领军出征了,可是吕泽依然被刘邦留在了后方固守三川郡,当上了守门之人,汉军之中,很多人都为吕泽的境遇感到惋惜,真是一把好刀没有用在节骨眼上。

  对外,刘邦当然是说三川郡十分重要,乃是关中咽喉之地,需要一个至亲的人来守。其实暗地里吕泽也明白,刘邦是忌惮自己,自己能力有目共睹,不逊于曹参、周勃,妹子吕雉更是女强人一个,巾帼不让须眉,若让吕泽在外统兵,吕雉为内,刘邦害怕真的有点控制不住吕氏家族。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平衡,一个君王的平衡之策!

  吕泽虽然明白刘邦那龌蹉的心思,但他依然尽心尽职为刘邦办事,因为他是个明白人,吕氏家族已经和汉王在一条船上了,合则兴盛,分则衰败。

  吕泽礼贤下士,颇有战国养士遗风,手下有门客上百人,登上敖仓山顶,望着山下饥民遍野,更时不时传来声声痛哭之声,不难想象,定又有人被饥饿夺去了性命。

  门客孟建心有不忍地言道,“大人,城下饥民遍地,是不是赈济一些粮食给饥民,一则可以防止饥民铤而走险,四处流窜作乱,二则也可以为汉王树立仁义的名声,不知大人觉得呢?”

  吕泽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回道,“不可,敖仓的粮食本来就不多了,汉王数十万大军在外,每日消耗的粮食那是惊人的数字,如果粮草发生断绝,那就会出大乱子,吕某实在担不起这个责任。”

  敖仓令周昌也想上前劝谏几句,但见吕泽一脸坚定、铁打不动的神色,硬生生地又将话给堵了回去。

  敖仓三面环山,中间是一处不深的山谷,一队队精兵按照既定的时辰以及路线来来回回地巡视,不敢有丝毫懈怠,望着防御严密四周壁垒森严的敖仓,吕泽很满意。

  待回城时,门客来报,“大人,新上任魏王来了,说是要见您。”

  “魏王?”

  关于这位新上任的魏王,从汉军发来的塘报之中,吕泽已经知晓,此人不过是王族后裔,摊上狗屎运罢了!吕泽十分疑惑,自言自语,“他不去河东郡,怎么跑到三川郡来了?”

  周昌应道,“大人,既然魏王来了,见上一见,自然知晓。”

  吕泽言辞之中毫无谦卑之意,“恩,也罢,敖仓令,你就随吕某见一见新上任的魏王,瞧一瞧究竟有几斤几两!”

  吕泽和周昌要出城,士卒急忙打开城门,数名精干的门客骑着快马奔了出来,趾高气昂,手持着马鞭一路大喝,“快快闪开,大人出城!”

  城外饥民纷纷一阵躲闪,有些饥民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吃到粮食了,靠草根树皮充饥度日,浑身上下哪来的气力,唯有摇摇晃晃地意图躲闪,但是根本躲不及,于是很快就挨上痛到心底的鞭子,连滚带爬到路边,有气无力地躺在地上发出阵阵呻吟,令人不忍直视。

  行约数里路,吕泽见官道一行数辆马车向敖仓方向驶来。“吁!”吕泽勒停住马,大手一挥,众人旋即下马,看情形应该是新任魏王来了,于是一字排开,立在路边等待。

  马车缓缓停靠在路边,魏无涯下车,一身淡装,风度翩翩,脸庞棱角分明,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股贵族之气。

  “不知前方可是敖仓令周大人?”魏无涯问道。

  看样子,魏王并不知道自己来到这里,吕泽上前躬身拜道,“三川郡守吕泽、敖仓令周昌率属下及门客恭迎魏王。”

  “哦!原来郡守大人也在这里!”魏无涯回道。

  吕泽很懂得分寸,毕竟是汉王任命的魏王,应有的礼节是必不可少的,“回禀魏王,吕某时刻担心粮食安危,所以特地前来巡视敖仓,却不知魏王驾到,失礼之处请魏王多多包涵。”

  魏无涯淡淡地笑道,“吕大人多礼了,倒是本王多有叨扰!”

  吕泽令属下及敖仓众官僚站在两边,请魏王入城,敖仓令周昌急命属下精干的校尉前方开路,不要让饥民冲撞了王驾。

  饥民实在是太多,军士已经奋力驱赶,但仍有一些聚集在了路边,一见重要人物来了,便纷纷匍匐余地,拼着小半天节省下来的气力,哭喊着赏口吃的,形状凄惨,皆不忍赌。

  魏无涯撩开纱帘,思索片刻,急忙下车,望着眼前的景象,面露不忍之色。

  吕泽见车驾不前,便及时跟了上来,“魏王,为何不入城?”

  魏无涯坦诚地回道,“吕郡守,实不相瞒,本王受封魏地,本应前往安邑,但路经修武县时,就时不时地见到魏地饥民纷纷向敖仓方向前来,本王实在不忍魏地百姓忍饥挨饿,所以临时决定转道来到敖仓,烦请敖仓令开仓济民。”

  敖仓令周昌闻言,当即用十分无奈的眼神望了望吕泽,退在一旁不再言。

  吕泽上前言道,“魏王爱民之心,吕某甚为钦佩,不过魏王此行恐怕要失望了,吕某恕难从命!”

  “哦,为何?”魏无涯不解,“吕郡守,饥民人数七七八八加起来约有数万人,大人只需每日赈济一餐即可保全他们的性命,难道这敖仓?这天下粮仓都没有一丁点粮食吗?”

  吕泽面容冷峻,严肃地回道,“有!确实有粮食,但是没有汉王手令,吕某不敢划拨出一粒粮食,请魏王体谅吕某的难处。”

  魏无涯心中一愣,辩解道,“有道是事急从权,如今敖仓附近饥民不断地涌来,如果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应发民变。况且吕郡守用粮食来赈济饥民,正是显示汉王爱民如子,乃是仁义王师,天下人都会颂扬汉王的恩德,两全其美的好事,吕郡守为何不做呢?”

  吕泽冷峻的面容闪出一丝怒色,但旋即失去,“好吧,既然魏王极力要求,吕某就暂时赈济一些粮食吧!天色渐晚,请魏王在城中歇息一晚,天明再启程,好让我等尽地主之谊!”

  想到初到魏地,就能为魏地百姓做点事情,魏无涯心中很高兴极了,他根本没有想到吕泽的态度怎么会转变这么快,难道真是依靠自己的一番说辞,“好!多谢吕大人了!”

  当晚,夜宴,宾主尽欢。

  ***

  翌日,魏无涯与赵妍、赵鹤等人启程,见城门口架起数个硕大的铁锅,里面正呼呼冒着热气,准备煮粥赈济饥民。魏无涯见此,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言,于是辞别吕泽,一行往河东郡而去。

  约半个时辰后见赵鹤跑来,手里端着个破泥碗,里面是一晚清澈可照人的稀粥,跑到魏无涯跟前,言道,“魏王,亏得妍儿多个心眼,让我回去瞧瞧,你看这粥稀的,这那是粥啊,这分明就是一碗刷锅水嘛!”

  魏无涯见之,当即明白了什么,旋即又是一声叹息,“在旁人眼里,本王恐怕只是个摆设而已!”

  赵鹤愤愤不平地言道,“魏王切莫自责,怕他作甚,待到了魏地,咱们安抚百姓,招兵买马,定要让这些狗眼看人低的知道,咱们魏王究竟是什么人!”

  魏无涯连连苦笑,现在连一个三川郡守都阳奉阴违,到了魏地后,汉王的心腹部将们还不知怎么对待自己呢?罢了,罢了!先到魏地再说吧,只要不屈不饶地坚持下去,即便是个空头王爷都或许会有转机。沿着孟津关渡口,魏无涯一行渡河北上,来到安邑。

  得到魏王前来的消息,魏相韩信率一众官僚就早早在城门外迎接,魏无涯和赵妍带着一干人等住进了原魏豹的宫室,在大殿进行简短登基仪式,魏无涯正式成为魏王。

  韩信名义上是魏相,但对政务不甚精通,所以充分放权,魏国大小政务皆取决于副手曹参,自己只管军务。魏无涯眼见自己的权力被架空,心中自然不乐意,于是一方面加快熟悉魏地实际情况,了解政务,一方面决定暗中扶植属于自己的势力,但是宫廷内外尽是韩信与曹参的心腹,可谓无兵无权,光杆王爷一个,即使有赵鹤、胡不庸等人帮衬着,总体实力太过弱小,根本不能和韩信、曹参相比,局面一时间很难改观。

  魏无涯思来想去,决定将夺权的着力点放在魏地豪门身上,河东郡、上党郡郭亭、郭蒙、朱燮等人都是魏地首屈一指的望族,先抓紧这些豪门子弟举荐到朝中来,为下一步分韩信、曹参等人之权力埋下伏笔。

  魏无涯的这些计策怎能瞒得过曹参的眼睛,曹参见招发力与韩信商议,准备强制迁徙一批魏地豪强从北方的平阳县到都城安邑,消弭其势力,动摇其根基,同时在上党郡,又埋伏下一股亲汉王的势力,以原魏豹之妃薄颖、魏宗室女魏嫣为饵,实行严密监控,让魏无涯投鼠忌器。

  魏地局势看似风平浪静,实则云波诡异,暗流涌动,但无论是魏无涯,还是韩信、曹参谁都不愿意先出手,毕竟上面还有个汉王刘邦在主持着局面,一则有顾忌,二则时机未到。

  为何?因为此时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在了彭城,西楚霸王的王都,一场巅峰对决很快就要在这里上演,天下每一个不甘寂寞、充满野心的男人都关注着这里,关注着刘邦、项羽、关注着甚至会决定自己命运的一场旷世大战! 逆天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