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逆天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天才刚刚进入夏季,关中大地,骄阳似火,绿树成荫。
好在天公作美,接二连三下了几场雨,渭水暴涨,天下各地漕运通商的行船往来于此,络绎不绝,纤夫的号声此起彼伏地飘荡在渭水河畔,关中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呈现出十分繁忙的景象。
废丘城,雍王宫。
章邯领咸阳以西、陇西、北地郡,在三秦势力之中领土是最大的,兵力也最强,仍算得上是一方霸主,可是一个人不管如何英雄莫敌,但他永远无法战胜岁月这把利刃,岁月是把狂刀,任何人,帝王将相、贩夫走卒都逃脱不了他的追杀与摧残,最终都会在伤痕累累气喘吁吁中老去死亡。
岁月不饶人,青春已不在。弹指一挥间,章邯须发已白,业已垂暮。此刻,他神情严肃,案头前摆放着全国各处的信息。
彭城方面传来消息,田荣扫除齐国境内亲楚势力,已经自称齐王,联合彭越抗击楚国,项王正统领楚军北上讨伐。同时范增遣人送来手书告诫章邯,据收到的线报,田荣和刘邦勾肩搭背,已经联系上了,要求章邯务必警惕汉中刘邦趁机返回关中。
果不其然,没多久,从汉中传来消息,韩信出任汉军大将,传令全军整军备战,同时严密封锁由汉中进出关中的所有通道,禁止一切人员出入,彻底断绝了与关中的往来,关中再也难收到来自汉中平原的消息。
今天,陇西方面军报传来,汉军沿汉水水陆并进,对下辨县展开猛攻,大有一举攻取陇西,翻越六盘山进入关中之势。军情紧急如火如荼,陇西各县纷纷派人来到废丘城请求雍王增援。
关中之地和汉中虽然毗连,但中间隔着千山万水,交通十分不便。汉中到关中只有数条道路可行,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及祁山道,所处的位置都在雍国境内。可以肯定,项羽选章邯为雍王,目的就是防止刘邦北上。还有一条是子午谷,可是直达司马欣的封国。
听到这些消息,章邯有点将信将疑,扪心自问,刘邦是不是老糊涂了?汉军走汉水出陇西,尽管有水运之便,行军道路也相对比较平坦,但路程迂回绕远,即使顺利地攻占了陇西,也才抵达关中地区的西边,自己仍然可以从容调遣集结,将其堵在雍城、陈仓一带。这样的打法迁延日久,很难威胁关中,绝非世人所认可的良策。
另外还有一条消息,就是现在汉中与关中两地传的沸沸扬扬的汉军大将韩信,章邯完全没听说过此人。
本来以为此人是韩国王室后裔韩信,韩王成的侄儿。谁知道是同名不同人,最后好不容易才查到韩信的一点信息,听说曾经是项王部下的执戟郎,逃亡到汉中后也屡屡不顺,先是一不小心差点就被宰了,运气好被夏侯婴救了下来,又被破格提拔为治粟都尉,但是韩信觉得整日碌碌无为,无法施展心中宏愿,准备离开时被萧何给追了回来,再一次被刘邦破格提拔,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治粟都尉连升数级成为汉军总帅。
得到这样的消息,章邯哑然失笑。刘邦是不是为了进入关中急红眼了,犹如一个狂热的赌徒,什么都敢赌,什么人都敢用,韩信黄口孺子,能起到多大风浪。
不过,章邯仍很疑惑,对于刘邦,他还是有一定的认识,刘邦是楚国和项羽齐名的大将,都说刘邦敢用人,很放得开,深得将士之心,曾一举拿下雒阳,出武关,先入关中。在鸿门宴上,硬是装傻充愣,瞒骗项羽、范增,凭着手下张良的三寸不烂之舌,蒙混过关,留下了一条小命。
更厉害的是为了入汉中当上汉王,竟然将老父亲、妻儿老小统统放在项羽那里作为人质。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关键时刻,刘邦能抛得下儿女亲情,怎么看都是个狠角色。这样的人敢用韩信,真不知是刘邦的大幸,还是章邯的大不幸!
章邯思索良久,一声叹息。哎!还是项王妇人之仁,否则何来今日之局面。
现在倒好,刘邦已经全面发动攻势,由于汉中入关中有好几条道,怎么才能判断的准呢?说到底,关中兵力不足才是硬伤,不可能实施全面防御,只能选择有限的重点防御。
从目前局面看,傥骆道和褒斜道可以不必担心,这两条道路非常狭窄险峻,数千人的兵马倒可以走走,但实施整个大兵团作战几乎是不可能,所以安排一些士卒进行防御就可以了。至于陈仓道和祁山道,由于离关中较远,自己也可以加强防御并做到快速反应。
如今,最不放心的就是位于司马欣封国的子午道,子午道离关中最近,而且司马欣实力最小,章邯和他共事多年知道,此人人缘颇佳,善于做人,但是带兵打仗却乏善可陈,说句不好听的,最大的能力也就是干个军司马而已。
章邯用兵老道,知道汉军绝不会从陇西进入关中,陇西诸县看上去烽火连天,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惨烈的大战,派出去的兵马完全可以组织有效的防御。
数天后,从司马欣方面传来军报,汉军正在秘密抢修道路,将来时的栈道重新铺设,精锐部队已经出没在子午道口一带。
章邯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判断没有错,汉军主力攻击方向在子午口,章邯放下犹豫,不再观望,他亲自统领主力开拔了过去。
这时,陈仓道口又传来军报,汉军一部出陈仓道,请求章邯增援。章邯很自信,坚信自己的判断,他下令雍城、陈仓一带守军固守待援,自己则统领大军继续东进。
世事难料,没几天功夫,陈仓那边突然传来紧急军报,汉军已经包围陈仓,发现了汉王刘邦和大将韩信的旗号,与之恰恰相反,出子午口的汉军反而据山固守观望,摆出了一副持久战的架势。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到了此时,章邯幡然醒悟,汉军主力方向是陈仓道而不是子午道,忙乱中,章邯令大军后军变先锋,掉转方向往陈仓快速进军。可惜无论怎么挽救一切都显得太迟,章邯此生注定要再一次品尝失败的苦果!
不难想象,一方面是章邯率军匆忙抵达陈仓外围,上下疲惫不堪,另一方面是汉军迅速已拿下陈仓,全军以逸待劳。战局结果可想而知,一经接触,两军数个回合下来,章邯被韩信击败,被迫退回废丘城,组织人马阻止汉军东进,同时章邯并未放弃希望,遣人连忙向司马欣和董翳请求增援。
事与愿违,在是否救援章邯的问题上,秦国大将西岂烈极力反对,他巴不得用章邯的头去纪念新安死去的将士,司马欣与董翳顿时感到左右为难,不得已明哲保身,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同时避免心中过意不去,为了拉老兄弟一把,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一些兵马,希望两边都不得罪。
章邯被迫困守废丘,得知司马欣、董翳两路人马被汉将灌婴击退后,决定孤注一掷,命族弟章杞与自己兵分两路突围。
章邯这一举动早已在刘邦与韩信的意料中,趁着夜晚突围虽然成功,但整个雍军却被汉军击垮,章邯不得已只身逃至陇西一带集结残兵败将对汉军开展小规模骚扰,组织零星的抵抗,不过说句实话这种小打小闹的行为已经于事无补,无关关中大局了。
凭借当初在关中积累下来的人脉与人望,关中百姓对待章邯和刘邦的态度截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语。刘邦很快在关中站稳了脚跟,接下来命令在陇西的郦商彻底根除章邯势力,同时磨刀霍霍,将目标对准了西岂烈、司马欣以及董翳,准备彻底扫除秦国关中剩余势力,还定三秦。 逆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