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逆天行

第206章 韩信入齐

逆天行 乌丸校尉 5046 2021-04-06 10:2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逆天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邯郸城。

  韩信、蒯彻等人来到邯郸城下,城中之人已知赵歇、陈余战死的败报,尽皆大开城门迎降,在这些城中世家及官僚的心里,何人称王其实并不重要,保住自己的家业,保住自己官位,保住邯郸城再次免于战火才是最重要的,数百年来,群雄争霸,让这些世家官僚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忠义仁节当不了饭吃,值不了几钱几两,唯有在乱世中生存下去,发展壮大才是硬道理。

  是夜,赵王宫,韩信摆宴,庆贺伐赵大胜,军中大将、城中世家豪门、降官尽皆前来。

  夜宴中,韩信见机,高声说道,“此次伐赵获全功,赖三军将士效命,孤将表奏汉王,按功封赏,尤其赵王,可谓智勇兼备,孤决定联合众将联名上表,表奏赵王实统赵地,以孚众民之望。”

  此时此刻,张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自己实力大增,再不是往昔孤家寡人一个,凭借此轮伐赵之功,加上他和汉王刘邦之间的铁一般关系,现在韩信又联合众将保奏,自己一个实领的赵王是跑不掉的了。

  想一想,比那个丧家之犬黥布,那个有名无实的九江王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当然,只要有些见地的人,都会明白黥布哪能和自己比,自己是天下名士,在赵国名望极高,和汉王刘邦就差八拜之交,而黥布,典型小人一个,先投义帝,后随项羽,总之怎么看都是个吃里扒外的家伙,若不是汉王仁慈,且瞧着他有些勇武,估计连给他个将军干干就不错了。

  张耳微笑拱手,“魏王您真是过誉了,想我张耳何德何能能够实封赵王之位,此次伐赵,全赖魏王运筹帷幄,三军将士奋勇杀敌,张耳微末之功,何足道哉!”

  韩信微笑,这样场面上的话,估计任何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不仅会说,而且应该是说的滚瓜乱熟,张耳同样如此,他的眼神、表情,甚至举手投足间的每一个动作,都向在场的每一个人展示着,赵国之地非他莫属。韩信甚至有点尴尬,他觉得,今天他实在不该坐这个主人之席,他将自己定位成座上客或许更为恰当。

  韩信道,“赵王太过谦了,孤与众将认为,统领赵地,放眼天下非您莫属,至于赵歇、陈余之辈,他们哪能和您相比,关于此事,诸位将军、大臣都没有异议,孤王看就这么定下了,反正孤明日即向汉王上表,孤也表态,绝不会留在赵地为王的!”

  陈郗等韩信帐下亲信诸将自然明白韩信的心思,旋即纷纷起身回道,“魏王所言甚是,我等愿具名保奏!”其余之人一看,心中明白此事也就走个过场,估计早就定下了,于是皆起身附和。

  张耳急忙向众人躬身拱手,心中大喜,容光焕发,实领赵地绝对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于是乎,夜宴继续,觥筹交错,更加热闹,宴席许久方散,厅中只剩下韩信与蒯彻二人,韩信知道蒯彻能坚持到现在,那是绝对有话要和自己说,否则以蒯彻的性格,这样的场面估计也有掺合一下便要离开,于是问道,“军师,今日大鱼大肉,吃的怪油腻,来,孤请军师到后堂,喝点茶,解油腻,解解乏!”

  蒯彻微笑从命,二人来到后堂。

  仆人奉上香茗,二人分宾主而坐,蒯彻道,“今日,彻之所以久久不愿离去,是因为有件要事不得不马上禀告,事关主公的千秋大业!”

  韩信一愣,旋即问道,“哦,既是重要军国大事,军师为何不再宴席上说出来,众将也好从长计议!”

  蒯彻微微一笑,“主公,想必您也明白,有些事看上去稀奇平常平淡无奇,甚至上不了台面,但是背后总是会隐藏着上位者最为隐蔽的心思!”

  韩信道,“军师,莫绕弯子了,您就直说吧!”

  蒯彻品了口茶,缓缓说道,“主公,您知道么?汉王已经派郦食其到了齐国,听说是劝说齐王田广、丞相田横去了,依彻看来,就凭郦食其那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他二人应该不成问题,彻相信要不了多久,咱们就会收到齐国归顺汉王的塘报了。”

  韩信沉吟片刻,问道,“此事,孤尚不得知,你如何知晓?”

  蒯彻白了韩信一眼,这小子心眼都留在自家人身上了,于是淡淡不露声色地回道,“彻与汉王帐下一些士人,譬如曹参、周昌、申屠嘉等时有往来,故而知晓!”

  韩信叹道,“照军师说来,汉王恐怕志在齐国!仔细思来,也确实如此,齐国东海之滨,又有盐铁之便利,经济富庶,拥有了齐国的支持,可以完成对项羽两面夹击,汉王此举是一步好棋啊!”

  蒯彻问道,“依主公之意,您是准备放弃齐国了吗?”

  “这?”韩信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拿下齐国,早就是他和军师商议好的,一则为自己寻得一处英雄用武之地,二则也是实现汉王刘邦两面夹击项羽的战略要求,但是现在蒯彻之言,郦食其已到齐国说齐,那么自己现在岂不是进退两难了吗?

  蒯彻道,“这样,彻换个问法吧!主公,您还打算去齐国吗?”

  韩信回道,“这个?汉王已经派人去了齐国,倘若没有汉王亲自下令,孤恐怕不好再兵发齐国呀?”

  蒯彻摇了摇头,看来刘邦一碗迷魂汤把韩信给灌得太彻底了,回道,“主公,到现在您恐怕还没有弄明白,您知道为何汉王要派郦食其去齐国吗?”

  韩信确实没猜到,摇了摇头。

  蒯彻道,“其实道理很简单,汉王不放心您,您用兵如神,每战必克,试问,若是您再拥有了像齐国那样广袤的地域,汉王心中会没有底,他定会想,他还能控制得了您吗?所以,当初,您从魏地起兵之时,汉王让您攻克赵、燕、齐,开辟对项羽的第二战场,现在他却偷偷派郦食其去了齐国,准备劝说齐国归顺,如此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您还不明白吗?”

  韩信不耐烦地回道,“军师,您怎么又提到这一茬了,自古用兵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能不战而胜乃是上乘,所以,孤倒是觉得汉王此乃仁义之举,若事情能成,可以使多少将士免于战火!”

  见韩信执迷不悟,蒯彻灵机一动,旋即哈哈大笑,面有讥讽,韩信不解,问道,“军师何故发笑,难道孤说的不对吗?”

  蒯彻道,“请恕彻无状,彻只是忽然感到您怎么愚驽起来!”

  韩信也不见气,反问道,“哦,军师你倒是说说看,孤愚在哪里?”

  蒯彻道,“正因为您运筹帷幄,三军将士奋不顾身,咱们才有今日之局面。试问,若是郦食其凭一张利嘴就说服了齐国,那在世人眼里,在汉王眼里,咱们还有什么用?还要咱们干什么!到时候,郦食其必然会抢了您的风头,或许这对您来说觉得没什么,但是对咱们的三军将士呢?他们可是指望着您带着他们好好大干一场,将来能够封妻荫子呀,若是您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您觉得对得起手下将士们吗?您还有脸见他们吗?”

  韩信听懂了,也迷惑了,蒯彻说得也在理,倘若仅凭郦食其一人都能说服齐国七十二城,那自己这个魏王、汉国大将军还有什么脸面!将士们怎么看自己,若是将士对自己离心了,那自己不就成了没有翅膀的鹰,没有牙齿的虎了嘛,说什么扫平四海,澄清玉宇不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

  韩信道,“军师,那依你之见,孤该怎么办呢?”

  蒯彻面带微笑,他知道韩信被说动了,也明白了过来,江山是靠真刀真枪一步步打出来的,耍嘴皮子,能保一时,难保一世,远没有打下来得痛快!

  蒯彻道,“彻敢问主公,汉王刘邦给您下了命令,让您停止攻伐齐国了吗?”

  韩信道,“那倒没有!”

  蒯彻道,“这就是了,既然汉王没有给您下命令,咱们还是按照既定的方案,厉兵秣马,不日领军出征,乘势夺取齐国!所以只要咱们拿下齐国,汉王又能说些什么呢?他恐怕还会褒奖您劳苦功高,会赋予您更大的权力!”

  韩信沉思片刻,“好!军师言之有理,就按您说得办!”

  蒯彻微笑着又接着品茶,他认为自己已经一步步将韩信拉出了刘邦的圈子,而且很快,韩信想不脱离刘邦都不行啦!

  其实,竭尽全力劝说韩信兵发齐国,蒯彻心中还有更为隐秘的心思,那就是他必须借郦食其这颗项上人头来斩断刘邦与韩信之间的关系,郦食其去说服田广、田横是十拿九稳,他们叔侄俩可是项羽的死对头,和刘邦有着共同的目的,不合作,难道会选择对抗吗?

  试想一下,正当田广、田横一门心思放弃对汉军防御,改为全面合作时,而韩信却率领汉军从背后捅刀子,如此,这对叔侄俩受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吗?相信他俩一定会杀汉使以泄心头之忿,封锁全境而备战!

  所以,当刘邦知道此事时,郦食其肯定死了,而齐国应该也被韩信占据,可是不管怎样,刘邦都明白,他手下第一辩士郦食其是死在韩信手上的,这笔账怎么算都要算到韩信头上。到时,只要自己在韩信身边煽风点火,相信让韩信脱离刘邦至少有了七成以上的把握。

  蒯彻一口气将茶喝个底朝天,喳了喳嘴,好茶,确实不错!“主公,时候不早了,我这把老骨头还想早些歇息,就此告退了!”

  韩信起身,“军师慢走,来人,送送军师!”言罢,目送蒯彻离开! 逆天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