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云霄山下的硝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吴维民带来了一大车的粮食,让刘政委和马队长兴奋不已,这可是雪中送炭啊。本来两人看看仅存的粮食,也就是能撑个十来天,正想着下山去买粮,或者下山打一仗,从鬼子汉奸手里夺一部分粮食。吴维民把粮食运来了,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计划和侦察一下,怎么能够消灭鬼子,怎么能够夺取粮食。
不过,马队长对于吴维民带回来的两个兵却有不同意见。因为,以前的游击队都是农家子弟,或者是当年的老红军,思想纯洁得很。可是这两个人,看看身上满是兵油子气,总让人感觉不舒服。可是,吴维民却感觉这两个人的军事素质好于一般的队员,如果加以引导,可以加强自己队伍的力量,所以,编入了自己的队伍,让张来运和刘得财多注意一下这两个人。
这些事咱们先撂下不说,说说吴维民回来,张来运就缠着给自己娶亲。吴维民与马队长他们商量了一下,把刚刚盖起来的那间小屋当新房,早点把张来运的亲事办了。结婚用品都采办回来了,被褥也都做起来了,新娘子的嫁衣也有了,就差着举办婚礼了。不过,张来运对吴维民提出,得把自己父母接来,家里自己是第一个娶亲的,不把父母接来说不过去。吴维民想想也是,于是让张来运和柱子下山,去把张来运的父母接来。
话说张来运下山,他和柱子赶着一辆大车,一路上别提多高兴了。柱子以前听张来运说过,他家里有钱有势,是常县城里的财主。可是,一到张来运的家门口,不大的一个院子,里面三间北屋,一间东屋,还有一间西屋,虽然看着是小康之家,可是也不是张来运嘴里说的财主啊。你看看,那个门楼子,又矮又小的。
且不说柱子如何疑惑,只说张来运一步踏进家门,他爹和他娘就迎了出来,看着儿子这个亲啊。特别是当爹的说儿子还当了“大官”,据说手底下有着成千上万的兵(这是“大狗他爹”臆想的)。她娘拉着儿子的手是问长问短、问寒问暖,张来运很不耐烦地说,别这样,没看我好好的。然后对柱子说,把我给我爹娘带来的礼物拿出来。呵呵,啥礼物?无非就是些山里的蘑菇什么的。“大狗”的爹娘看到柱子,问儿子,这是谁啊?“大狗”一咧嘴,说,这是我的勤务兵。我靠,儿子太了不得了,都有人伺候了。柱子在一边可是气炸了肺,我啥时候成了你张来运的勤务兵?但是,也不能说出口啊,咋也得给张来运留点面子。
不过,人家张来运可不管柱子的不满,对爹娘说,儿子这次回来,是有一件大事对爹娘说。此时,“大狗”的爹娘的嘴早就咧到耳朵根子上去了,催着儿子说,快说说,让我们听听啥好事。张来运喝了一口茶水,把腿往椅子上一盘,说,儿子要娶亲了,这次来就是来接你们二老的。老两口一听高兴了,这下,老张家就要有后了。于是问,媳妇是哪里的闺女?长得漂不漂亮?张来运不屑的看看二老,说,你儿子这么大的官(柱子在一边瞅了他一眼,我呸),娶的媳妇能不漂亮?那可是美若天仙,羞花闭月。呵呵,张来运可真敢往上捅词。虽说秀梅长得不丑,可是也没他说的这么漂亮啊。不过,守着张来运的父母,柱子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暗自偷笑。
张来运接着说,咱现在当了官,提亲的是踏破了门槛。我就烦啊,你们都给我出去,本副队长还用你们来提亲?柱子一听,张来运又开始说话不着头,赶紧说,张副队长(柱子说完,差点想打自己的嘴),趁着现在天早,还是请老太爷和老太太赶紧上车,咱们赶回去,你说不定晚上还能进洞房。“大狗他爹”虽然也想赶紧去看看自己的儿媳妇,可是不满意柱子这个“下人”插话,说,你以为我这么大的家产,说走就走?柱子头差点晕了,想起了一句话,有其父必有其子,也就气平了许多。“大狗他爹”接着对“大狗他娘”说,你去收拾个包袱,把家里的细软都带上,咱们跟着儿子进山。“大狗他娘”为难地说,他爹,咱家里哪里还有细软?咱不是刚把我那对镯子当了?家里就没点值钱的东西了。张来运不耐烦了,看看,都说些啥?快点收拾收拾,晚上我还得进洞房。
被儿子说了一句,当娘的不要紧,可是当爹的脸上挂不住了,一掐腰,指着儿子骂道,你这个小畜生,还没娶了媳妇就忘了爹娘。你小子要是翅膀硬了,还不得把你爹娘弄到墙头上去?小子,告诉你,你爹就是再穷也不沾你的光。今天我不去了。我靠,这爷俩,都是犟驴。下山一趟,完不成任务还行?没办法,柱子觍着脸来劝“大狗他爹”,最后从口袋里拿出来两块大洋,说,老爷子,这是我们队长给您买点东西的。您不看“大狗”的面子,总得看看我们队长的面子吧?“大狗他爹”才说,我不是看钱的那种人,我是给人家孩子面子。然后又指着“大狗”骂道,要是冲你这小畜生,我就是去参加你的婚礼,我也给你掀了桌子。柱子一看,这当爹的比当儿子的还浑,谁听说过当公爹的去掀桌子的?“大狗他爹”看看自己的威风拿住了“大狗”,向“大狗他娘”一挥手,说,走,咱们上车。
路上,张来运看看父亲的脸色平和了一些,问,爹,这次我娶亲,你没拿什么送给你儿媳妇的?当爹的刚才的气还没消,说,我没钱。手里就是刚才那两块大洋。还是当娘的心疼儿子,说,我这里还有一个玉簪子,是我过门的时候你姥爷家陪送的,到时给你媳妇。当爹的气还没平,瞪了她一眼,说,有啥也不够你这败家娘们往外送的。柱子一听,再说下去就是老两口吵架了,赶紧打岔,说,老爷子,听我们张副队长说,你家里不是良田千亩,咋还在乎这点东西?“大狗他爹”一听愣了,良田千亩? 可是,儿子再混蛋,还得在外人面前维护他的尊严,毕竟儿子现在是“大军官”了。
于是看看柱子,说,当年,我家确实有良田千亩。张来运一听,不愧是自己爹,比自己还能吹。“大狗他爹”接着说,我家里的田地多,光绪年间,咱们这里遭了灾,我家祖上卖了五百亩救济了灾民。前几年,咱们南边的山上修庙,我这人乐善好施,我又捐出去了四百亩。柱子挠挠头,附近哪里有这种大庙啊。还剩下一百亩呢,听听“大狗他爹”咋说。沉了一沉,“大狗他爹”说,前年,“大狗”他大舅结婚,我给了他五十亩。去年,“大狗”他二舅结婚,我给了他四十亩。所以,现在就剩下了十亩地。
说完,“大狗他爹”气得瞪了“大狗”一眼,混小子,你吹了一句,差点累死你老子,也就是你爹会说。当然,这些话是不能说出口的。呵呵,就这样,柱子一路上就当是听故事,终于到了云霄山。张来运高兴了,指着这一片大山说,爹,娘,你们看了没有?这片山里都是我说了算。我靠,这当儿子的比当爹的还能吹。 云霄山下的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