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云霄山下的硝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已经进入了腊月,常县城里却没有了往年热闹的气氛。虽然年还要过,可是看着城头上飘扬的太阳旗,谁有那个心思?中国人逆来顺受,但是却不乏爱国心。当压抑到一定程度,这种怒气会爆发的。
吴维民看到父亲整日闷闷不乐,知道老人家也是心情压抑。于是悄悄的过去,说,爹,不管咋样,咱还得过年。鬼子来了,咱心里憋气,可是您老也得注意身体。咱今年多买点鞭炮,把那些妖魔鬼怪都赶出去。吴老爷子看看儿子,点点头,说,对,咱让那些东西都滚回东瀛去。然后接着对儿子说,咱家里祖祖辈辈没有出过汉奸。虽然咱现在也不想对抗他们,可是绝不能当汉奸。吴维民了解父亲的苦衷,自己是家里的独子,不能让吴家断了香火。但是,老婆的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自己心里也着急啊。吴老爷子看儿子没说话,以为自己的话打动了他,于是安排他去找管家,今年的春节过得热闹一点,不能因为鬼子到来不过年了。咱要过得好一点,让鬼子们看看,中国人没有倒下。这种无谓的抗争,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如果这样能让鬼子走了,咱放多少的炮仗都行。
吴维民与管家一起忙着购置年货,两人分了工,吴维民负责家里的烟花炮仗。管家以为吴维民年轻喜欢热闹,可是没想到吴维民另有打算。吴维民来到烟花炮仗店,老板一看是吴公子来了(吴公子的名声太大,县城里没几个不认识他的),赶紧迎进来,倒上茶水,小心翼翼的问,公子今年想买些什么?吴维民环视了一下店里,今年的生意明显的冷清。要是在前两年,这时店里已经挤满了人。今年可好,柜台前只站着三四个人,买得东西也不多。吴维民咳嗽一声,对掌柜的说,今年我多买一些。你这里的炮仗我只要最大的,有多少要多少,而且要是有二踢脚什么的更好。掌柜的一听,吴公子果然出手不凡,连忙说,今年买炮仗的少,所以店里货很多。吴维民又问,烟花多不多?不等掌柜的回答,吴维民接着说,礼花弹也多给我一些。列完清单,掌柜地去忙活去了,吴维民坐在那里喝茶等着他。时间不长,烟花炮仗的装了一车,吴维民又对掌柜的说,自己家里还想做些烟花,再给自己几坛子火药。掌柜的高兴啊,今年生意不好,遇到吴公子这样的大主顾可是真难。吴维民对掌柜的又说,这些炮仗给我从到城南的孟家庄。掌柜的愣了,问,吴公子家不是在城里?吴维民不耐烦的看看掌柜的,说,我想去我师傅家里过年,城外热闹。不少你钱,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你把这件事办好了,我回来再买你一些。掌柜的哪里再敢多嘴,吩咐一个伙计赶上车跟着吴公子去送货。
吴维民带着一大车炮仗往孟家庄去,快到庄头上的时候,柱子已经等在了那棵大柳树的下面。从孟家庄找了一个偏僻点的房子把货卸了,吴维民悄悄地嘱咐柱子,一定要看好。另外,通知李年的人赶紧把炮仗运走,以免夜长梦多。交代完毕,又带着炮仗店的伙计急匆匆的往回赶。回到炮仗店,吴维民又重新装了半车炮仗,然后让伙计跟着一起去府里结账。看着吴维民的背影,炮仗店掌柜的擦了擦眼睛,这是一阵啥风啊,竟给自己带来这么大一笔生意。于是赶紧拿起算盘噼里啪啦的打开了,脸上也露出了商人特有的笑容。
且不说吴维民回家以后,炮仗店的伙计卸车这些琐事,咱再说说刘得财。刘得财姑家的表弟叫二狗子,刘得财那天一早找到了他。这也好找啊,他摆了一个烟摊子,正好斜对着宪兵队的门口。这小子从小胆子大,要是换了别人,整天看着那些鬼子,还有那只伸着长舌头的狼狗,早就躲得远远的了。别的卖烟的一走,二狗子的烟摊子的生意好了不少,不只是路过的人买烟,还有些汉奸也过来买烟。当然,汉奸们拿了烟不给钱的时候也不少。二狗子长得矮小,一看汉奸不给钱就开始一把鼻子一把泪的哭,汉奸们也害怕把鬼子引出来给自己找麻烦,只好踢他一脚,扔下钱走人。鬼子的给养好,来买烟的倒没有。看到表哥来了,二狗子问,啥风把你这位少爷吹来了?刘得财笑笑,说,这几天没事,来找你玩玩。然后就找个地方坐了下来,眼睛却不住地瞄着鬼子宪兵队。进来进去的鬼子不少,一上午下来少说也有三十多个鬼子。汉奸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有几个汉奸头子也进进出出的。快到中午的时候,一辆大骡子拉的车来了,上面坐着一个鬼子,赶车的还有跟着的有四个汉奸。刘得财故意问二狗子,这些鬼子和汉奸是干啥的?二狗子摇摇头,说,俺也不知道。反正是三天来一趟,中午饭前过来,吃过饭再拉着一大车东西回去。看看鬼子汉奸都进去了,刘德才给了二狗子几个小钱,让他去买几个烧饼来充饥。兄弟两个吃着烧饼聊着小时候的事情,说得倒也热闹。过了一个多时辰,大车出来了,还是鬼子坐在车上,几个汉奸跟在后面。直到鬼子的大车看不见了,刘得财拍拍屁股这才告辞了二狗子。二狗子看着表哥的背影,这是咋回事?平时表哥连一个铜板都不舍得拿出来,今天竟然请自己吃烧饼?
傍晚快吃饭的时候,张来运和刘得财都来了。吴维民看看两人,问,这两天都有啥消息?刘得财把脸凑了过来,小声的把中午看见鬼子的事情说了一遍。这样一算,三天以后鬼子还要来。吴维民看看二人,说,就打他们了。咱们明天去找李年,咱们三个人,还有柱子,再加上李年的几十号人,还能收拾不了这几个鬼子汉奸?看着吴维民有些悲壮的表情,张来运二人心里真有点后怕。平时嘴里说打鬼子,要是真的打鬼子,心里还真有些发憷。看看还没到开饭时间,吴维民来到父亲的书房,说,爹,快过年了,我想去看看孟家庄我大伯和王家二叔。吴老爷子一听很高兴,这些事情放在往年,都是自己催上儿子几遍他才去,今年真是懂事了,竟然替爹操心了。于是高兴的说,你王家二叔家在城里,去着倒也方便,你孟大伯家在城外,恐怕你当天回不来,你得住一晚上。不过,你也别住时间长了,快过年了,家里都忙,别过多的给人家添麻烦。吴维民一个劲的点头,只要自己出了城就行。
第二天,吴伟民带着一个长工坐着一辆马车出了家门。他早早的打发张来运二人去联络柱子,然后让他们再去联系李年。自己先去王二叔家里,吃过午饭才能出城。咱们先不说吴维民怎么去王二叔家里,只说张来运二人找到了柱子,三人是一见如故啊,都是些年轻的愣头青,天不怕地不怕的。三人去南边山里找李年,由于去过一次,柱子带路倒也不麻烦。把李年叫到一边,悄悄地告诉了他吴维民的计划,李年高兴啊,扬名立万的机会到了。三人告诉李年,下午到孟家庄与吴维民汇合,商量打鬼子的计划。看看已经晌午,李年请三人在道观里吃午饭。每人两张煎饼,一块咸菜,还有一碗玉米面粥,这就是李年他们的午餐。柱子想,上次还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我呸。李年也有些不好意思,对三人说,咱打了鬼子,我请你们下馆子。三人呵呵了两声,谁信? 云霄山下的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