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国际纵队【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铁十字之芯:装甲精英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莱因哈特话音未落,从另一边四名装甲掷弹兵和一个排的国民军士兵押着那些外国人走了过来,我打量了其中几个看起来没有受伤的人,看上去就像是受了惊的老百姓一样。
这些人被带到一边,然后西班牙翻译【这货原来是个大学的语言老师,也是通晓多种欧洲语言】一个个挨着上去询问他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果不其然这些人一半是从法国来的,剩下的有意大利人和比利时人。
我走近了几步想试着听听那些人的具体情况,那个西班牙翻译接着又问他们这些人是怎么进入到西班牙的,以及他们的职业到底是什么……结果答案把我们所有人都镇住了。
很多人都以为所谓的国际纵队是由清一色的共产主义者组成的,完全就是苏联人的干涉军而已。但是当我们询问这些共和军国际纵队的职业时,他们当中有音乐家,有作家,有记者,甚至还有大学生,以及……其中一个人自称是思想家。
所以说,苏联人的的确确派出了正规红军参加了西班牙内战,但是绝绝对对不是和这些人混杂在一起的。类似海明威那种,绝大多数都是浪漫主义者,思想家和哲学家之类的人物,他们的思想本身就带有一种愤世嫉俗的意味,当看见了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和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人民的海报时,他们毫不犹豫的就加入了。甚至在国际纵队当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流浪汉,而且不仅仅是以法国人和美国人居多,而且有着相当比例的亚洲人。
总而言之这些人以空想主义者居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原本是码头工人和农民之类的人,因为看不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所作所为于是参加了国际纵队。虽然他们战斗意志很高,但是缺乏基础的战斗常识。而且在我看来他们支援的只不过是半个西班牙人民而已,另外半个站在我们这边。
为什么海明威和相当数量的美国国际纵队的人回国之后受到了美国政府的严密监视和控制?甚至海明威患上精神类疾病并且最终自杀都和美国政府对他的控制有关。原因就在于此,一个有点愤世嫉俗的思想家,一个喜好打抱不平的作家,特别是一个经历了最残酷的战争洗礼,有着熟练使用军用枪支和作战经验的人回到了美国,很容易变成社会危险分子。况且从西班牙回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足够组建一个加强团。当时的美国正规军都不一定比他们会打仗。至于说海明威的亲苏联共产主义倾向,也许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些国际纵队的人并没有被当场射杀,而是被带走进行了下一步的审问。恐怕国民军自己都搞不明白他们到底是不是共产党。
但是毫无疑问,在国际纵队当中是存在着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这一点倒是真的。浪漫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少量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流浪汉+艺术家+空想家+作家+老掉牙的武器装备=国际纵队
其实就是苏联的红色国际干涉军,和我们的性质差不多。
“阿尔弗,去检查一下那些共和军的坦克,”海卡上尉扶着一辆桶形吉普车的车顶开过来对我说道“看看里面有没有他们的电台和密码本之类的东西。”
“jawohl!!”我点了点头,然后叫上格奥尔格和赫尔穆特走向公路右边的共和军坦克残骸,在大约500米长得草地上横七竖八的散落着十几辆共和军的坦克残骸,其中有T26和BT5系列,还有两辆苏联的四轮装甲车。
“我要不要回去拿一下冲锋枪?”格奥尔格走了一半突然对我说道“那里面可能还会有活着的人。”
我看了看那些坦克残骸,那些被20毫米和37毫米火炮打中的共和军坦克外表看上去还算完好,但是那些明显被88炮打中的就很惨,绝大多数都是炮塔被直接炸飞,甚至有的只剩下了薄薄的一层底盘,负重轮往上的部位不翼而飞了“去拿一下吧。”我说道“没准还真的有人活下来了。”
格奥尔格取了两把MP36型冲锋枪,并且给了赫尔穆特一把,我们走向了距离我们最近的一辆还算完好的T26型坦克,并且打开了上面的舱盖,一股子烧焦了的味道从里面传出来而且还带着一股子热浪。当我们好容易适应了热浪之后向里面看过去。
那里面第一眼看上去居然还算完好!位于前面的驾驶员我是看不到的,但是应该死得不能再死了。炮塔里面有两个人,一个炮手一个车长。这种安排其实很科学,车长可以多余出来观察环境而不用去操心别的事情“把他们拉出来吧。”我说道,然后伸出手试图去抓住其中一具尸体的肩膀——哗啦啦!!
我只拉掉了他的半个肩膀!!一下子整个炮塔内部全都是血腥味道。这个可怜的共和军坦克手的右胸的位置中了好几发发7.92毫米硬芯穿甲弹,谁知道这种子弹是怎么打穿T26坦克的炮盾的
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把里面的两名坦克手全都拽了出来,尽管是敌人,但是我们还是尽量把他们的尸体都拼到了一起。最后当我看向里面的时候“没有电台,”我说道“他们没有电台!!”
“会不会在坦克炮塔后面的位置?”赫尔穆特说道。
我摇了摇头,德国的无线电技术在当时也算是世界一流水平了,而T26型坦克的成员只能呆在前面的倾斜装甲后面,以及炮塔垂直位置的那一点而已,其余的地方不是油箱就是弹药架。我们都造不出来可以塞到弹药架之间的小型电台,苏联人自然也没那个技术,除非他们使用的是步话机。
我注意到在两个侧面弹药架之间似乎有什么东西,但是我真不想进去看看。于是我拿过赫尔穆特的MP36型冲锋枪,打开折叠托,然后伸到炮塔里面去轻轻的勾了一下……啪嗒!!
“是旗子!”格奥尔格说道“信号旗!!”
那是两面很常见的苏联红色信号旗,而在信号旗后面似乎还有一些什么东西,这些我不得不进去看看了。我找了一块手帕捂住口鼻,然后在赫尔穆特和格奥尔格的帮助下慢慢的踩了进去。
尽管隔着一层手帕,但是我仍然闻到了一股子血腥味道,感觉就像是把人体的肠子掏了出来在这里面放上去了两个小时又拿出来的感觉一样。冷不防我脚底下碰到了一个半圆形的玩意,低头一看……一个脑袋。
确切的说,那是半个脑袋,是驾驶员的脑袋,我们的Pak36反坦克炮的炮手选择了瞄准驾驶员前面的那个小小的窗户,结果一炮削掉了他的半个脑袋。我急匆匆的拿了两杆小旗子和一本讲解旗语的小册子,然后爬了出去。
整整一个连的共和军坦克居然只有一辆坦克里面找到了电台,但是也没有发现密码本。当我把两杆信号旗和小册子递给海卡上尉的时候,海卡上尉翻了翻那本小册子“就只有这些??”
“是的,”我说道“只有一辆坦克里面有电台,其他的坦克里面全都是这样的小旗子。”
“难怪……”海卡上尉又捡起来那两面小旗子“他们始终都不愿意拉开一定的距离。”
共和军的坦克里面没有电台,只有一个连的坦克指挥官才配有一架电台,到了排这里也很少有电台,所以他们都使用了旗语。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不肯把距离拉的特别远,一旦距离远了,在坦克驾驶过程中扬起来尘土的作用下,他们很可能根本就看不见到底对方在打出来什么旗语。
我们就这样耽搁了整整一天,入夜后,所有人都很疲惫。尽管我们打了一场几乎可以写到教科书里面去的胜仗,但是我们依然无精打采。我咽下了最后一口面包,扭头看见西蒙上校站在一辆通信车旁边举着话筒正在用西班牙语飞快的说些什么。而且似乎还很着急很急促的样子。我很纳闷他这是怎么了,战局有变吗?
西蒙上校电话打完了,然后扶着通信车,满脸的焦急,那种表情似乎不是在担忧战局,而是在想着某个人……
“西蒙上校想要提前进攻大学城。”路德维希看了一眼那边说道。
“提前?大学城?”我糊涂的问道。
“西蒙上校的家里人,好像在马德里大学城里面,据说是参加了红色赤卫队。”路德维希解释着说道“现在在所有的国民军当中我们的进展是最慢的,因为耽误了两天搜索哪只共和军的坦克部队。所以西蒙上校很害怕去晚了他们就没命了。”
大学城就是国民军第一次马德里战役的进攻重点之一,也是整个马德里战役的关键。第二天中午我们再次开拔,凭借着优势的机动性,第三天上午我们就看见马德里著名的大学城的围墙了。 铁十字之芯:装甲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