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清武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罗云生见载沣对赵长歌心生好感,自然也是满脸笑意。赵长歌在他看来,在军事上极有天赋,只要稍加培养。将来最差也是一方骁将,做得好成为一代名帅。也未尝不可能。他在载沣转身之后,便开始继续的介绍平壤城下的境况。
载沣却打断了他的继续介绍,问道:“你刚刚也说了,平壤城是墙体老坏,日军又有重炮。他们有着大胜之势。可是为什么他们没有一举拿下平壤城,至少也要轰塌城墙,挫伤你们的士气,和你们打一打巷战啊。”罗云生道:“确实如此,倘若不是后来增加了战功的奖赏,提升了士兵们的士气。日军应该此刻已经占领了平壤城了。”
“当然,对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由两点原因。其一、在之前平壤外围的战争之中,我军损失惨重,日军同样如此。他们如今从桃行军团调入了预备军。虽然数量不知道有多少,但是总要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调整。面对着我军现在士气大振,如果桂太郎强行的进攻,反而会对他三个师团的精锐兵力造成更大的损伤。”载沣听着他分析的句句在理,便不住的点头。笑着问道:“罗将军怎么知道对面有援军赶到?”罗云生道:“庆军的斥候,我都有细心的调教过。所以较之其余诸军,要出色一点。”
接着罗云生又开始分析第二点。“虽然我们希望平壤城能够不被日军攻破,好能够在政治上不陷入劣势之中。但是其实日本人又何尝不想在平壤城和我们决一死战呢?武毅军不远千里,他们以逸待劳。而且平壤城外,现在据点已经几乎全部被拔掉,守军只能够依靠着城墙而守。恰好平壤城墙破旧。而且这几天虽然日军没有攻打,但是一直保持这一个攻势的态度,仿佛是猫戏老鼠一般的对待我们。这很明显是为了保持军心的强盛。”
听着罗云生的分析,载沣笑道:“看来罗将军不仅有着将军之能,也有着帅者之谋啊!”载沣的这个夸奖,却是让其余的军将们听了,为之一震。为将者和为帅者是不一样的。前者谋一军,后者小谋一战,大谋一国。粗略来说,这就好比是提督和总兵的区别。总兵到底还是一将者,虽然可以率领数万兵马,但是攻城略地,在庞大的版图上还是十分有限的。而载沣的这番话,无异于肯定了罗云生有着为帅者的潜力。要知道,罗云生和载沣并不是一个体系之内的。载沣的势力仅仅在武毅军,但是罗云生依旧属于地方团练。而在宋庆死了之后,庆军的接班人,也一直悬而未决。大家不是没有想多,现在已经在管控庆军的罗云生。只不过罗云生毕竟年纪还是太轻了。像他这样,多数情况下还是可能会回去重建云麾军,至于庆军的都统,十有八九还是由从其他地方空降过来。
但是载沣如今这样一说,罗云生接班人的位置就有些准头了。任谁都知道,载沣是当今圣上唯一的胞弟,而且十分倚重。这以后的日子,大家都知道,老佛爷终究还是会还给皇帝的。大清终究还是光绪帝的,老佛爷再厉害,也比不过当年的武瞾。抱住了载沣的大腿就等于抱住了皇帝的大腿。这个逻辑,每个人都是知道的。
早就已经对载沣已经仰望很久的罗云生,一听到载沣这般的夸奖。一下子便是觉得这些日子在前线受到的委屈都消失的。这个年纪不大的青年将军,喜极而泣。跪在了地上道:“谢王爷赞赏。末将万死不辞,以报王爷期望。”话说很早之前,载沣和罗云生便因为王文韶的缘故有着书信上的交流。可谓天涯知己,载沣那个时候便对罗云生颇为欣赏。而罗云生对这个王爷也是崇拜有加,皇权之下往往这样。一旦有了崇拜,即便是像罗云生这样的出国将军,也免不了多了一股狂热之情。而载沣看到了罗云生眼中的狂热,内心之中自然也是高兴万分。
他道:“罗将军该当此夸奖。平壤可保,罗将军当是首功。”罗云生这个时候却谦虚道:“宋帅以身殉国,才该是首功。文浮何德何等,敢妄居首位。”文浮是罗云生的字,载沣听他这样一说,顿时也觉得自己有些失言。尴尬的笑了两声,这个时候一边的聂士成道:“王爷来此,是不是考虑前去拜访一下宋公的墓地?”聂士成乃是淮军老将,自然是圆滑无比。他早就发现了其中的尴尬之处,恰到好处的给了载沣一个台阶。
载沣见此,自然是顺着台阶而下。道:“是应该去看一看宋帅。不仅仅如此,我还要去前线看看士兵,看看日本军队。”罗云生一听,顿时有些慌张。道:“殿下,您乃千金之躯,万万不可以身犯险。日本间谍忍者,如此犀利。您还是不要去前线为好。宋帅那里倒是离着近,可以去一番。”载沣大手一挥道:“我乃陛下之弟,日本的魑魅魍魉徒为尔?不用担心,更何况我身边还有神纪营的士兵和孙参将保护。他们敢来,尽数屠了便是。何必麻烦。”
一想到了载沣路上已经遭遇了刺杀,而且成功的逃生。更别说之前的那次辽东刺杀,他也有耳闻。而孙福全像一个老头子一样的站在载沣身边,对场间的话,仿佛什么都听不见去。一看着便是高深莫测,罗云生便相信了几分。不过他还是劝解道:“可是王爷,这前线的军况还没有讲完呢。”载沣心想,你能够知道的事情。我哪件不知道呢?神纪营和白衣社的探子,连你们的斥候营在哪里都知道。更别说探查日本人了。不过他还是笑着道:“路上讲于我听听也是可以的。”罗云生一见载沣坚持如此,也不好说什么。便吩咐道:“去喊两营云麾军过来,给为王爷护驾。”话罢,便引着众人往外走。
罗云生虽然此刻没有了地图,但是他依旧对前线的情况如数家珍。他继续道:“日本人现在兵力,我观之。在数量上应该远远多于我们。但是我今天看到武毅军军威雄壮,手上的利器多之我们远矣,几乎每哨都有数挺麦德森连射枪。(这个时候只要不是普通步枪都是利器)而且还有一些小炮,我都没有看过,但是武毅军能够装备的,我猜想也是很厉害。所以守住平壤城,没有任何问题。”听着罗云生的夸奖。载沣摇摇头道:“我之前就已经说过,我们的目标不是守住平壤城。这样盲目被动守成。每年要耗费多少兵力和日本人没完没了的拉扯?对国家民生之恢复,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要主动出击,最好把桂太郎在平壤城附近的三个师团彻底的打败。”因为今天人数比较多,所以载沣倒没有说那些要打到日本本州岛的话。
听着载沣的话语,罗云生的眉头又紧紧的皱起来。他道:“只不过殿下,虽然武毅军士气如虹。手头之上还有着诸多利器。但是日本军队又何尝不是如此?较之甲午年间,这次的日军无论是在战法,军队训练还是武器之上,都已经上升了好多。最为关键的是,日军的兵力要高于我军。眼下武毅军有着六万余人,在城的庆军有着三万余人。这三万余人,可没有武毅军堪战。况且,日军人数集中。朝鲜附近又没有什么战略迂回之处。所以还请殿下从长计议。”
对罗云生这番老成之言,载沣的心中是极为抵触的。自己之所以来到平壤,要做的不就是击败日本人吗?可是又不能说罗云生的这番话没有道理,实际上,他的这番话是极为有道理的。在战术上藐视敌人,那是愚蠢的。于是载沣又追问道:“那么罗将军可以为我们讲一下日军的部署吗?”
见醇王听的进去自己的意见。罗云生缓缓的舒口气道:“日本人以梓木河为界。布置了两个师团。最近好像梓木河靠北的这边又多了一个直属旅团。也就是说有着四万人在梓木河以北。三万人在梓木河以南。他们之间相互换防。仗着自己的兵力雄厚,日日攻城,对平壤城保持着巨大的压力。除此之外,梓木河以北的地区,他们目前还在修筑一个炮兵阵地,似乎准备架设大型的臼炮。虽然最近还有没有遭遇大口径炮弹,但是明显炮火较之数日之前在准头和威力上,都已经提升了很多。所以末将推测,他们的炮兵阵地已经初具规模了。”一边的连赫问道:“不是都说了平壤这个城墙不行吗?干嘛还准备架设大口径的臼炮,小日本鬼子吃撑了吧?”
载沣见他傻乎乎的开口,回头瞪了他一眼,冷声道:“好好的跟着罗大人后面学学。问问罗大人,日本人为什么要架设大炮。”连赫眼神一转,便到了罗云生的身上。罗云生苦笑一声,对连赫行礼。然后道:“日本人的臼炮,猜得不错,应该是为我们准备的。”
(未完待续) 大清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