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清武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载沣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他害怕庚子事变重新上演。到时候八国联军由天津大沽口登录,直奔京师重地,拳民暴乱,更是让中国陷入了救无可救的境地。想要解决庚子事变,他在看来,如今京畿地区,军队派系林立,一片混乱。而且训练大多不足,军备也是松弛无比。想要他们镇压拳民,抵御洋人,怕是不可能。
为什么京畿地区如今军队派系林立?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慈禧如今衰老多疑,中央政权又几乎抓在光绪的手中,所以她更是惴惴不安。自载沣率领了保定之后,她仿佛是套着的紧箍咒忽然之间被松开,开始下达各种懿旨,改组京畿地区军队。一方面任用自己信任的将领,一方面又因为看到了新军军力甚强,竟然丧心病狂的将武卫军之中的将官骨干,拆分到了其余的军队之中,还搞起了强国新军计划,妄想着将京畿地区所有的军队训练的和新军一样的犀利。却不想,武卫军、武毅军皆都是训练了五载有余,所谓十年陆军,百年海军。
拆分了武卫军没有让整体的素质立刻上来,反而还丢掉了一支精兵强将。慈禧这个老妇人,自自己的妹妹叶赫那拉氏去世之后,整个人就变了更加的神经质。不过也难怪,浸淫了宫廷争斗数十年,当年的那些支持者,自己的丈夫,儿子,盟友。要么已经像“鬼子六”一样被他逼迫成为了仇敌,要么就像奕譞一样,已经撒手人寰。她一个人苟存于世上,皇宫之内,掌权的是一直和她有着政治冲突的养子。朝堂之上,荣禄等人也是备受打击,几乎没有立锥之地。能够找到安全感的,唯有握在手上的军队。
她在载沣离开了保定之后,先是把她信任的董福祥重新任职为甘军都督,让其将三万甘军和章高元的嵩武军一万人合并,并且扩充为十二万人,赐名镇北军。驻扎在河北沧州。又升任原武卫军中军总兵马玉昆继任董福祥的武卫军都统之职,而原中军总兵则是由马云昆推荐的王士珍担任。一时间之内,李系人马竟然几乎掌握了整个京畿武卫军。作为妥协,李鸿章的内阁所系,对慈禧的这次扩军不仅予以大力支持,还听从了慈禧的命令,从武卫军之中抽取精锐,并给将天津讲武堂之中的教官悉数派遣北上沧州,以训练镇北军。看着慈禧的这个架势,似乎是要把镇北军训练成为新军第一。
朝堂之中,面对着慈禧轰轰烈烈建军计划,只要翁同龢上言反对,而且还拒绝支付镇北军的军费。慈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把翁老头晾在了一边,大内税赋一直在她的手上,这几年下来,她没有怎么大肆铺张浪费,倒是存下了不小的一笔银两,便是直接挪给了镇北军之用。虽然镇北军有着十几万大军,不过这笔钱用上两年还是足够的。
后来翁老头跟光绪说,慈禧会让后党起势,自古军权不可旁落帝王。哪里知道光绪却毫不在意的告诉翁老头,倘若老佛爷有意愿要废掉我,京城神策军。难道听我的,不听她的吗?这倒不是光绪自己愚笨,帝王正统,况且自甲午年开始,各地洋务逐渐兴起,赋税都有所增多。若不是此番日本人犯朝,国内也是一片河清海晏,或许有着些许微末之乱。但是都是不足以挂齿。慈禧没有办法废掉他这个皇帝。而且顺宝一万大军就驻扎在天津城,只要京城内出现事端,必然驰援。
更何况还有岑春煊和马玉昆,都是忠臣之将,没有必要担心远在沧州的镇北军。退一万步说,董福祥还有着太子太保的名头,也不是荣禄那种有着狼子野心之人。光绪虽然心思纯良胆小,但是这回他并不糊涂。他甚至巴不得慈禧多多练军,一来消耗掉了她那些存之不用的内裤钱粮。二来更是让这个老婆子找点事,免得在政事上找茬。
不过对于这些载沣是毫不知情的,信息量是实在是太大了,靠着不稳定的电报信号传播,不知道要多久。但是梁朝宗还是把这些事情的大致轮廓告诉了载沣。只说了京中被老婆子搞得乌烟瘴气。而庄亲王等人能够和弥勒教那些人混的这般的熟悉,也是因为政局混乱的原因,所以想要载沣早日回京。
连顺拱手道:“武毅军乃是国之利器,朝鲜日军如今战力受损,倘若其本土不再派遣精锐陆军过来,那么武毅军确实没有必要继续留在朝鲜城之中。”载沣笑道:“日本三大近卫军团,如今两个被打残了。但是六个甲级师团却才被消灭两个。早就听说了其中黑木师团和小村师团已经在仁川登陆了。这两个师团虽然没有第三师团和第六师团精锐,但是也是甲级师团。诸位莫要大意。”众人沉声应是。
载沣又道:“武毅军可以继续留在朝鲜,但是如今战事已经停歇,我需要回一趟京城述职。”清朝兄弟相残并不是很多,而且以亲王之爵领军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亲王领军毕竟是让人忌讳的事情,否则当初的奕譞完全没有必要急着把神机营脱手,而没有及时脱手内大臣的“鬼子六”最后还是遭到了慈禧的报复。
当众人听着载沣这样说,一时间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关窍,载沣主动回京述职。乃是表尽忠心,避免主少国疑之事。大家都没有办法说什么不是。倒是阿木合不明所以,毫不避讳道:“王爷您在前线,大家伙心里都多了一块石头。这好好干嘛回京城啊?”一句话还没有说完,看着旁边的张作霖对他挤眉弄眼,他倒也是明白了几分,赶紧闭上嘴巴。
却是载沣毫不忌讳的说道,“我走了,连顺大人就是诸位心中的那块石头。”然后转身对连顺恭敬的鞠躬道:“朝鲜诸事就摆脱连大人了。”连顺见着王爷这般正式,心想王爷既是自己的旗主,对自己又有知遇之恩,怎么可以受如此大礼。他连忙跪地磕头道:“老奴是大清国的人,当为大清国卖命,实在当不了王爷的大礼。这些是老奴份内之事。应该如此。”然后他又担忧的问道:“只不过老奴不知道王爷准备怎么回京城?”
听到了连顺这般的问,载沣不由也是一个头大。回京城,不过就是两条路,陆路和海路。大同江有港口,可以直达天津港口,然后直达北京城。陆路就得走来的时候的路,过东北,从山海关入关。可是海路是走不了,日本封锁了渤海,靖海还有黄海。北洋舰队至今还在港口里面龟缩不出,渔船现在都不敢出港。能在海面上跑的,不是日本人的军舰就是洋人的货船,大发战争财。
连顺刚刚问完,便见胳膊上还缠着绷带的聂士成上前一步,道:“王爷,再过十几天就开春了。要不等着开春再走?天气也暖和点,马儿步伐也快点。走的顺利的话,一个月估摸着就能到北京城。”载沣抬头一看,竟然是聂士成留着自己,眼神之中划过了一丝嘲讽,不过很快就消失不见了。他接着聂士成的话道:“现在走,一个月也可以到。”这一路过来,步行要两个多月,而骑马的话得看怎么骑,传说之中的八百里加急,要不了半个月就可以到北京城。但是载沣显然不可能那样往回赶。
却见他刚刚说完,连顺跪在地上,又惊呼道:“殿下,您本来就是千金之体,一个月赶到北京城,就是老练的骑兵,怕是一个月赶回去了,也是屁股不能落座上十天半个月。而且天气寒冷,一旦染上了风寒之类,更是得不偿失。老奴赞成聂总兵的想法,回去也不着急一时,不若等着开春再走。我等派遣部队护着您回去,这样我们这些奴才下属也能放心不是。”载沣见着连顺忠心耿耿,不由心头一暖。下去把他扶起来道:“老将军不必担心,本王也是熟练武艺弓马,虽然没有到弱冠之年,但是这点奔波也是受得了的。”
他心中想着,你们这些人都不知道京中形势危急。我哪里还有时间等着开春,早点到我心也能早点踏实下来。连顺又道:“奴才自然是知道王爷您身体可以扛得住这些。但是毕竟是苦楚,我们都不愿意您受这个苦啊。”载沣叹息想着,可是这北洋舰队一时间也不能把日本人赶走,我不这样走怎么走。
正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却见冬佳阁议事堂的屋角之处,忽然站出了一个消瘦的身影。正是如今的神纪营代理总兵,郑文和。郑文和拱手道:“殿下,卑职有一个办法,既可以免去劳顿之苦而且还比您这种方法还要快。”载沣惊讶道:“什么办法?”郑文和想了想,道:“要不,殿下和我一起走吧?”载沣眼珠一转,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大笑不止。
(未完待续) 大清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