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武帝

第六十二章 依拉军团

大清武帝 清月 4890 2021-04-06 10:1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清武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载沣能够调到北上的军队,自然便是依拉部的五支万人队。这支已经被他磨了很久的宝剑,也已经到了亮剑的时候,草原的狂风将要带着他的怒火北上,对俄国人施以雷霆一击,而载沣等待这一刻也已经很久了,仓促南下的俄国人便是他的第一滴血。

  早在载沣在盛京举行除夕盛宴的时候,不仅仅东北各个地方和军队派遣了自己的主官前来赴宴并且参加典礼。蒙古诸王公也到了盛京拜会了载沣。他们大多数都给载沣带来的了大批的财宝还是牛羊布匹。以庆贺新年。之所以这样,原因倒也是不复杂,因为日本人叩响了朝鲜的国门,中日在朝鲜大战。这些蒙古部落,作为大清比较独立的子民,他们既然没有派遣军队参加,缴纳应该的贡品和钱财也是应该的。而另外一个原因还是因为盛京的政治意义之所在,盛京是满清入关之前的首都,而载沣位列超一品的亲卫,在满清的贵族体系之中,乃是仅次于皇帝的存在,所以他举行的宴会,这些蒙古王公无论是考虑贵族的礼仪还是考虑到政治上的影响,都派遣了自己的代表参与进来。

  蒙古贵族很多,但是不是每一位都会派遣代表,有些连着路费都很难负担起。所以能够不远千里来拜访的大部分都是蒙古领头的几位王公。其余的小贵族们,一般都是将礼物托付给爵位高的王公,让他们带过来。例如宾图王克苏隆还有科尔沁郡王阿穆尔灵圭便是他们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蒙古王公朝觐(举行典礼的时候,载沣是代表皇帝的。)有着一个极为新鲜的面孔。那便是依拉部落的万夫长阿木尔。

  迪丽娜尔的父亲当初也被分封为了依拉郡王,这也是一个不低的爵位。自甲午年到戊戌年,依拉部落在载沣的秘密支持之下,发展壮大,他们不仅仅可以自己放牧牛羊,自己狩猎获取食物,还会定期得到旅顺那边运过来的粮食,载沣早就下令让江则维每隔三个月定期,购买大量粮食,然后走吉林边境,将粮食运到依拉部落。载沣之所以这样做,便是要求迪丽娜尔让依拉部落,适龄的青年都要参加军事训练,至于部落的生产和发展则交给女人就行,不足的食物缺口通通都由他来进行补给。不过载沣也让迪丽娜尔制定了严苛的训练制度,一旦满足不了的,还是要从军队之中退下。

  甲午年间,依拉部落只有七万丁口,不过四万顶帐篷。到了戊戌年,已经有了超过帐六万顶,丁口也是直逼十万人。不过尽管如此,在载沣的要求之下,迪丽娜尔还是采取了超越历史的训练制度,从十万丁口之中整训出了的职业军队,不过区区六万余人。俩个王帐万人队,四个万人队。当然载沣为了这个六个万人队也是费尽了心思。他早在甲午年的时候就将依拉军团当做他的底牌进行培养。

  北方大规模的平原和草原,再加上中国漫长的边境线,广袤的国土面积。这些都决定了在很早之前,载沣就开始重视骑兵军队的建设。其实满清本就是靠着马上立国,有着很强的骑兵传统。但是近代骑军较之古代,无论是战斗方式还是武器装备已经完全不同了。较之古代骑兵而言,近代骑兵已经不再走重甲步兵的路线。昂贵的战甲还有为了维护马匹负重而种植特殊成本。但是载沣依旧在依拉部落的骑军建设之上,还是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载沣在旅顺口区每年赚的钱,七成以上都是投入到依拉部落之中。

  除了支援他们的粮食以外,载沣还为要求安庆内军械所在原来的“汉阳造”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造而制造新式骑枪。载沣对安庆内军械所提出的要求,便是缩短枪身,降低重量,增加弹容量。这几点对于这个时代刚刚起步的中国军事工业来说,十分困难。尤其增加弹容量这一点,这是德国技师都没有办法克服的问题,因为弹容量对骑兵重要,对步兵同样重要,88式委员会步枪,五发的弹容量必然是经过德国技师反复试验过的结果。

  不过在载沣大笔资金的投入之下,还真的有中国技师提出了解决方式,那便是将原来的口径由7.92mm降低到了6.50mm。更换了子弹之后,确实是将弹容量由原本的五发提升到了现在的七发。虽然问题同时出现,威力降低了很多。不过载沣对改造之后的新式步枪依旧十分的满意。亲自将这支中国的第一支骑枪,命名为96式宜式步枪(安庆简称为宜)。宜式步枪研制出来之后,便日夜兼程的生产了十五万只,然后走海路过了吉林送到蒙古的依拉草原,早在97年年底,便将所有的枪支全部运输到了依拉部落。

  除了换装了步枪以外,载沣还为他们改装了少量的麦德森轻机枪。约莫着一千余挺。麦德森轻机枪是世界上的第一款轻机枪,载沣偶然之间接待德国军官的时候,了解到了丹麦有这样的生产出来的这种新式轻机枪。但是因为其性能还不是很稳定,加上火力和重机枪相比,差距还是很大。所以各国对其的重视程度是十分的有限。但是别人的忽视,恰恰便是载沣的机会,他在上海费尽了心思,将麦德森请到了江南工业大学,予以他大量的经费支持,继续改造轻机枪。麦德森倒也是不负众望,成功的制造出了可以形成一定战斗力的麦德森02式轻机枪。这个02是区别于第一款来讲的,当然了,这一款也有着自的缺陷,那便是造价昂贵,一挺要数百俩白银。便是载沣也就只造了四万余挺。其中还有两万挺被他改造成了骑兵用的轻机枪,骑兵专用的比之陆军用的,也只是缩短了枪管,改变了枪托。不过尽管只是这般简单,最终改造成功的也只不过只有五千余挺。

  步枪,轻机枪乃是载沣为了武装依拉部落花费钱财的大头,还有一部分便是他顺便请人改造了依拉部落的马刀,用参杂了稀有金属的特质钢铁锻造了依拉部落的马刀,增加了其柔韧性和锋利。总而言之,载沣训练出一个能够在东南亚无敌的骑军部队出来,算是呕心沥血也是不为过。

  盛京城,静轩皇庄。

  静轩皇庄位于城北,和城南的紫禁城隔着很远。皇庄之内有一温泉,名曰静泉。终年都有泉水叮咚。据说当初努尔哈赤便是在这里第一次看见他的爱妃孟古。不过这座山庄现在早就随着其周边的围场,在咸丰年间就被一并赏赐给了老醇王。

  山庄坐落在一片矮山之上,外面便是大片大片的围场,围场依山而行,三面皆是,唯有一面有着出口。三面的围场之上皆是白雪皑皑的一片。但是山庄的中间,静泉之上,却是缓缓的飘起了白色雾气而此刻载沣便正躺在温泉浴汤之中享受着,他全身赤裸,露出水面的皮肤皆是古铜色,其原因不过是他每天早上都要裸身迎着太阳练习孙福全教授他的剑术和拳技,所以才养成这个样子。当然载沣自己也不希望自己一副小白脸的模样。

  虽然武毅军已经到了九连城,但是载沣依旧在沈阳而没有南下。他骑马,速度总是很快的。比起步行南下的军队,载沣骑马总是要比他们快上很多。再加上武毅军再九连城还要修整,而盛京城的信息较之九连城更加的通畅,所以他便留在了盛京城之中。

  当然静轩皇庄里面的温泉也是吸引他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沐浴的地方是静泉的一处泉眼,靠近外面的围场。不过隔着一道小小的用来防御野兽的矮墙。如果你以为这样显得安全上有心粗心大意,那你就错了。院墙外的白雪下面,每个数十米的距离便卧着一个白衣社,垫着狐皮的白色斗篷将他们紧紧的包裹,只要有必要,握在手中的驳壳枪随时都可以打响。更别说周围树木掩盖下的身影,还有院落内的宁静。院落中间,泉眼台上,自然是临时搭建的帘幕,用来遮住里面载沣的裸露的身体。

  小院的门被轻轻的敲响,在安静的雪天之中格外的清亮。侍候在门边的孙福全对浴汤里面的载沣道:“王爷,是阿木尔。似乎他带来了军报。”载沣一听,摆摆手,示意孙福全开门让他进来。“哗啦啦”从浴汤里面站了起来。在帘幕之中侍候的越纹,赶紧上去,为他载沣披上了浴袍和斗篷。只听道,载沣打趣道:“还是你过来,我才舒服。自小被你服侍惯了,换了别人,总是起鸡皮疙瘩。”里面的越纹身上依旧穿着杏花红锦袍,只不过捋起了袖子露出了白嫩的藕臂。越纹娇笑道:“爷早就应该让我过来。”载沣怜惜道:“这边实在是太冷了。若你不给我写信,我还是不准备让你过来。”话刚落音,便见门被推开。长的异常高大的阿木尔走了进来。

  他见载沣就披着浴袍和斗篷,便在雪地之中赤脚行走,心中不由大惊。心想王爷的身体果然不是平常人可以比拟。他单膝跪下,低头抱胸行礼道:“拉苏尔(鞑靼语 意味着天神腾格尔的儿子,编造的查了很久没有查到。是迪丽娜尔在部落之中给载沣取的称号。),这是北衙孙大人派人送过来的紧急电报。是从瑷珲城那边过来的。请您过目。”阿木尔自除夕夜之后,便没有离开,待在载沣身边一直当个小小的侍从官。尽管,他如今已经是依拉部掌握着最强军队的万夫长,但是在他最为崇拜的载沣面前,他还是愿意当一个小小的侍从官,岂止愿意,他更是把拉苏尔的侍从官当做一种荣誉和一种骄傲。

  载沣接过了他手中的军报,看了一眼。这封电报正是俄国人南侵的事情。他看着电报上的内容,仰天大笑数声。然后一把扶起了还跪在地上的阿木尔。问道:“电报上的内容,你可看了?”阿木尔木讷的摇摇头,表示没有。载沣继续道:“俄国人过了黑河了。”阿木尔一听,先是有些吃惊。然后便是怒目圆睁,十分的气氛。载沣看着这个比他要高上很多的大汉,笑道:“阿木尔,想去杀人吗?”阿木尔重重点点头,对载沣道:“拉苏尔大人,阿木尔想去杀这些俄国人,他们在顿河河畔,杀了我的父亲和母亲。”载沣听着,看着阿木尔的大胡子道:“依拉部落可听从我的号令。”

  只见阿木尔扑通一声,跪在了院中的雪地上。大力的拍打着自己的胸膛道:“依拉部是拉苏尔最忠诚的奴仆,拉苏尔拯救了依拉部落。大尉(迪丽娜尔)离开部落之前就告诉我们,拉苏尔的命令高于一切,甚至高于她的命令。只要拉苏尔下令,依拉部落所有的马刀都会被擦亮,所有的火枪都会被上膛。依拉所有的骑士都是拉苏尔最锐利的长矛,最矫健的雄鹰。拉苏尔所指明的方向就是依拉骑士冲锋的方向,愿为拉苏尔踏平高山,踏破河谷。”载沣看了看这个敦实的大汉,满脸的虔诚。心中自然很开心。他继续道:“那你即可回去,留下一个王帐万人队保护部落,其余的五个都由你来统领,去击败俄国人,既然他们选择了渡过了黑河,就不要让他们再回去了。”阿木尔一听,眼神之中散射出了一丝仇恨的目光。吼道:“拉苏尔万岁。”然后便如同雷鸣落地一般,转身离开了小院。

  载沣又转身对着孙福全,道:“老孙,去军衙发一份电报给万岁爷。为依拉部落向他请战。”孙福全行了个万福,道了一声“是”,便退下……

  (未完待续) 大清武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