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转战十万大山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一百一十四章:周翻译又送情报
他们走了,外边的绳网也封死了,苏敢冲意识到应该安全了。马上把那个药包打开,呵?里边有跌打丸,还是中国产的呢?还有药棉和纱布,感冒通,止疼片、复方新诺明等七八种药类。这可是他们九个,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于连成给戴彦斌倒上水,苏敢冲就歪歪啦啦给他吃药。于连成说:“老苏啊?我怎么觉得很怪啊?我们九个在这里快一月了,可从来没有享受到这么好的待遇啊?就觉得这个翻译对我们很热情,有人出过头疼纳闷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过啊?反正,反正我觉得挺怪的?”
苏敢冲也吃了止痛片,已经感觉到两只脚疼得差一点了,精神上也明显的好看了。只见他深深地沉思了一会说:“他很有可能他看破了我,但是,有两个方面应该证明,他还是很有正义感的。但这个正义感,还不足证明他应该帮我们。
“那两个方面?我就觉得他非常奇怪,但心里总觉得他不是很怀疑他。”于连成说。
“哎,看人得从全面入手,一天两天,一件事两件事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应该全面的衡量才是。我觉得吧,一是你们没有受这么大的罪,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像咱们这些青年人,头疼纳闷算个屁?应该属正常现象吧?二是我俩受了这等酷刑,他肯定是触疼了心灵。他毕竟是中国人的种。三就是他的的确确有痛恨越南人背叛中国的思想,所以才可能从我的身上发现了什么东西。哎哟,再等等看看吧,同时也让我再好好的想一想。”
“好,应该好好的想一想。”突然,在那里痛疼难忍的戴彦斌突然说话了,他俩猛一回头,见他已经扶着床头过来了,脸上的苍白样子也已经有了血色,分明是明显的好多了。
“哈哈,我们的戴彦斌熬过来了,嘿嘿嘿嘿。”苏敢冲赶快把他扶到自己的身边坐下,很是关切的问:“怎么样了?现在感觉如何?看来,这些药真的管用了?”
于连成也喜出望外,赶紧走过去,轻轻的搬着他哪只脚看了看说:“其实,咱们这些人很少吃药,突然用了这么多,当然就接着见效了。他妈的!这个狗上尉,等到了那一天,我于连成非把他大卸八块不可!狗日的太没有人味了?”他说着还嘭地一锤砸在了床头上。
三个人发了狠,也咒骂了一顿,苏敢冲说:“咱们讨论讨论下一步怎么办吧?”
戴彦斌还是觉得那只脚不是很舒服,一边轻轻地揉搓着,一边咧着嘴说:“苏大哥?我跟于大哥都是些草木之人,起码没有受过什么专门的训练,很多事儿不知道从何说起。我看,你还是拿个主导意见,我和于大哥起个参谋作用就不错了,嘿嘿嘿嘿。”
“哎,三个臭皮匠,赛个诸葛亮吗?”苏敢冲嘿嘿一笑,又开口说:“现在的情况我粗略的想了一会,咱们分三步走。一是进一步观察周翻译这个人,咱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下下功夫。”他压低声音与他俩嘁嚓起来,然后又说:“二一个是张队长与我商量了个交接信息的办法。”他再次与她俩嘁嘁喳喳了一阵,才说了第三步的计划,他首先问:“你们编泥箕的那个地方在什么方向,离这个地方或者说离那个上尉住的地方有多远?”
“啊哟?那地方在最北边从您进来的门口处,一直向东四百米处左右。那儿有两间茅草棚子,看样子是当时林场工人做胚砖用的,就是在那里头,好他娘的破烂啊?一下雨八百下里吧嗒,连躲避身子都没有地方。正常情况下,有三到五个越南兵看着我们,要拉屎撒尿了,都得举手请假,看得可紧了?”于连成比比划划的说了一大阵子。
“那他们上山伐木在什么位置,是个什么情况?”苏敢冲问。
“哦,就是从我们干活的西边向南,大概有六七百米的地方,那儿的花梨树很多、很密集。哦,这两天他们主要是在山上杀伐,可能再过两天就要往下滚木头了。对了,就是从那边?”于连成顺手向东一指说:“就是那边,离我们住的这栋房子有五六十米,向北是个陡坡,他们每隔几天就往下放上百根大木材棍子?哎呀,都是好东西呀?”
“他们每天上山伐木的人有多少?”苏敢冲又问。
“十七八个,每天上山的人都是这个数左右。他们是这样的,每班十七八个人轮两天,两天后轮下来,就负责这个院子的站岗、防御等。再换一个班次上山伐木,也是十七八个人。还有一个班次不是闲着么,他们就在院子里调弄木材,准备往北边的河里放木,让大水冲回越南那边……”于连成这次说的够详细的了。
一连的一问一答,苏敢冲总算基本搞清楚了整个大院的情况,也搞清楚了他们七十一个越南兵的活动情况。最后,他又问:“你们注意了没有,他们这里边的军事布置是个什么样子?比方说岗哨情况,重武器布点情况等,要尽量说得细一点。”
这个事儿有点说不准,我们每次上下班都很匆忙,他们不让我们交头接耳啊?据我观察的情况看,那边?”他往西北角一指说:“那里七十米处,有个地方很高,大约有六七米高?上面有间独屋子,那里整天有个岗哨,是挺轻机枪。别的倒没有发现什么。白天他们一般是三个岗哨,都是流动的,没有固定位置。晚上是四个,一个班长带班,三个固定岗,咱们这儿一个,大门口那里好像是一个,那个我们说不准在哪里?”
别看就是说了这么点情况,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去编泥箕的人回来刚刚洗完手,那周翻译就带着一个背抢的越南兵,端着米饭盆子和菜盆子过来了。他们敞开网带,走到窗户前吆喝起来。“快,开饭了?快拿出茶盅(缸)来?”周翻译在菜盆子里搅啦着。
“哎哟,又是他娘的煮黄豆粒子,真恶心人!”邬敬民狠狠的骂了一句。
“苏敢冲?你先来,你来完了是戴彦斌。”周翻译喊完后,见他两个歪歪啦啦的走了过来,又说:“哎,告诉你们,啊?这煮黄豆粒子可是好东西,它的营养成分最高,对身体、对增加营养可好了,知道不?”他说完了,突然从袖子里摸出了一个白蛋蛋,一下就放在苏敢冲的手心里,接着就大声的吆喝起来。“你们俩每人两勺,其他人每人一勺!”
这个动作,别人也不去想,更是不去注意。于连成和戴彦斌早就看得很清楚了,他赶紧把苏敢冲扶到床边坐下,又去搀扶戴彦斌,他们那些得了黄豆粒子后,就挤在一起吃着饭嘻嘻哈哈起来,他两个却把苏敢冲挡起来了,为的是让他赶快看那个蛋蛋,然后赶快处理掉。
苏敢冲到没有先吃饭,而是先把那张纸条飞快的略了一遍,就一张嘴舔进了嘴里,跟着满口的米饭,坠进肚子里去了。周翻译给他的纸条到底写了什么?就这么用眼一瞟,苏敢冲能记住吗?那是当然了,苏敢冲别看是初中没有毕业,那是因为家庭的贫困造成的。其实,他还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个事儿,早就被全团官兵证明了的。
那张纸条写得很密实,有二到三百个字,苏敢冲只那么一掠,就像照相机一样的印痕在脑子里了。大体意思是这样的:
“越军伐木是一季两得,一是越军边防团为了私利而挣钱,以肥当官高层。二是明着破坏边境安全,掠夺中国财物,破坏中越关系。
你们要赶快采取行动,否则,他们将在十日内把你们的那些平民全部杀光,然后就把部队全部撤回到界内,因为,越军近期内有大的部队调整。
这院子很松散,向西是悬崖峭壁,向南是陡峭大山,东侧的慢坡很长,远达数公里。但是,越军的部署只在东侧一点五公里前后。因为东侧再向东还有一座山和一条大沟,他们便没有设很多的岗哨,只有一至三个人巡视性来回走动,真有情况,就靠伐木的官兵迅速撤回增援。这个院子只有一个出口,那就是西南角的破大门。这地方南是随河,北是峭壁大山,中间宽度只有六十余米。
平时院内有兵四十人,西北角机枪一挺,除三个岗哨外,别无防守安排,请你斟酌。”
啊哟?苏敢冲吃完饭,见那些干活的弟兄们,累的躺下睡了觉,自己面朝北的思考起来。应该相信这个华人翻译了,就凭这张纸条就可以信得着。因为,他说的与于连成观察的基本相似。
可他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危险帮我们呢?就是因为他也是个中国人,就是因为他也有爱祖国的拳拳之心?嗯,有理,有道理啊?看来,他老子也是个爱国者啊?苏敢冲下了决心,决定与这位华人翻译进行一次大胆地接触。
还是那种一成不变的套路,下午两点以后,那些人又出去干活去了,周翻译官还是带着一个带枪的人,只不过让人感触的是,那个带枪的人来时是那一个人。周翻译在系网带的时候,苏敢冲使劲的给了他个勾眼,他也急忙还了个知道了的眼神。 转战十万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