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让明末不留遗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硕垒、衮布、素巴第三汗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要论野心,谁的都不小。七年前,素巴第会盟喀尔喀、卫拉特各部贵族,制定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卫拉特四部中,土尔扈特部远走伏尔加河流域,杜尔伯特部的达来泰什是个颇有能力的雄主,不仅赶走了土尔扈特人,还曾经出兵秋明,遏制俄罗斯的扩张。但是达来泰什死后,杜尔伯特部四分五裂,一部分人跟着土尔扈特西迁,辉特部自立门户,杜尔伯特部的势力大衰,屡遭俄罗斯的侵略。和硕特部的固始汗称雄于青藏高原,与清朝保持着良好关系,但也不想掺和清朝的事情。准噶尔部的巴图尔珲台吉在于素巴第、固始汗会盟之后,建立了自己的统治秩序,和硕特、土尔扈特两部联姻,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抗击俄国,与喀尔喀部保持和平。准噶尔汗国与叶尔羌汗国是敌对关系,双方冲突不断,叶尔羌汗国的阿卜杜拉汗在弟弟巴拜参与明朝的抗清战争之后,也默认了这一事实,毕竟现在陕西在明朝的控制下,和明朝保持友好关系也是好事,而且对于桀骜不驯的弟弟们,阿卜杜拉也感到很棘手。清朝打算在这方面做文章,和准噶尔结盟,牵制喀尔喀,打击叶尔羌,但是巴图尔珲台吉也清楚,清朝现在无力干涉蒙古事务,因此也只是虚与委蛇,并不真的站在哪一头。
腾机思倒戈之后,多铎刚从浙江返回就要求挂帅出征讨伐喀尔喀,但是清军在湖北、陕西两个战场损失过大,暂时没有余力对付喀尔喀,而多铎作为清军三路主帅中唯一获胜的一个,也开始有了跋扈之态,所以多尔衮没有同意出兵,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但是怀柔也要以武力作为后盾,临近陕西的鄂尔多斯、西套各部在长素和扎穆素的劝诱下不断倒向明朝,当初在陕西沦陷时击杀了左勷的那个小族长甚至被自己的兄弟和侄子击杀,首级献至西安送给了左光先。李来亨在宁夏集结了重兵,四分五裂的蒙古人无法对抗他,而李来亨同时却能提供大量的盐、茶、铁。两年前攻入河西走廊大肆剽杀的蒙古酋长们一下子爱好和平起来,不断用牲畜换取内地货物,甚至不介意把自己的族人“租”给李来亨当雇佣军。哈密的巴拜也是个重要的贸易伙伴,不过他更渴望军火。准噶尔人从土耳其、俄罗斯招募工匠,建立兵工厂,在火器方面越来越有优势。虽然明军也需要大量的军火,但是巴拜除了马匹之外,还能提供吐鲁番的硝石,因此李来亨还是把兰州的军工厂的很大一部分产能分给了巴拜。巴拜这样的小邦之君威胁不到大明,但有他扼守河西走廊西端,明朝的商人便能一直深入西域,直至帕米尔高原,准噶尔与和硕特之间也被隔开,难以威胁甘肃的安全,这笔买卖还是很划算的。巴拜许诺,如果明朝再和清朝作战,他还会派儿子土伦泰率兵参战。
苏尼特部的背叛,令和清朝最亲近的科尔沁部都出现了动摇。太后布木布泰的哥哥、顺治皇帝的岳父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向清廷报告说,察哈尔人被腾机思诱去的日渐增多,张家口一带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科尔沁部的后方也开始不安定。科尔沁王公最担心的是内喀尔喀的动向,当年内喀尔喀五部在达延汗的后裔宰赛的领导下曾十分强盛,努尔哈赤经过三次战争,才将他们征服,如今内喀尔喀只剩下了扎鲁特、巴林两部,但是科尔沁人依然担心一旦清朝和喀尔喀的全面战争爆发,这两部会临阵倒戈。
然而清廷却根本顾不上草原的事务。多尔衮的死讯传回京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阿济格趁着敬谦巽安四王还在前线未归的机会,立刻率领山西的八旗兵返回京城,想要求两白旗支持自己。然而,两白旗对此漠然以对,阿济格这才得知,就在他和多尔衮出征的时候,多铎在京城病故了。多尔衮、多铎既死,已经在对明战争中死伤惨重的两白旗诸勋贵认为紧靠朝廷才是生路,他们不愿意跟着鲁莽的阿济格再做什么冒险的事了。
阿济格暴怒,他一口咬定多铎一定是被人谋害的,但是他已经失去了对兵马的掌控力。尼堪、瓦克达、满达海、岳乐扶多尔衮灵柩返回时,顺治皇帝出城迎接,阿济格令部下大张旗帜,环丧车而行。济尔哈朗早已设下埋伏,以阿济格等人身怀利刃、图谋不轨为由,将阿济格的三百名亲兵全部缴械后杀死,将阿济格下狱。此时代善、博和讬均病重不能视事,济尔哈朗、尼堪、瓦克达、满达海、博洛、岳乐六王会商,禀明太后布木布泰之后,决定以谋逆之罪将阿济格赐死,子女皆废为庶人。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正白旗的苏克萨哈迅速倒戈,与詹岱、穆济伦弹劾多尔衮私造龙袍等逾制之物,有不臣之心,苏克萨哈随即被提拔为护军统领。刚林、冷僧机、祁充格、巩阿岱、锡翰、西讷布库……一批多尔衮生前信用的官员纷纷下狱处死。当鳌拜为首的一众两黄旗官员开始弹劾谭泰、巴哈纳这两个都统时,尼堪、博洛、岳乐三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多尔衮虽然也排斥异己,但是除了豪格,他并未对哪个满洲同胞下过死手,对于鳌拜、索尼、遏必隆等与自己不合的人,都只是贬官罢职,依然让他们去冲锋陷阵,为大清效力,济尔哈朗以如此血腥的手段报复,未免太过分了。尤其是尽杀阿济格卫兵一事,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岳乐私下找到济尔哈朗,声泪俱下地诉告,他们都是在山海关、瓦窑堡、襄阳等地与李自成、李过等人连番恶战之后幸存下来的勇士啊,结果却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自己人手里,难道还嫌满洲人的血流得不够多吗?正黄旗的索尼、镶黄旗的遏必隆等人也都不赞成如此扩大化地诛戮。最终,谭泰和巴哈纳被削去官爵世职,没收三分之二的家产,正黄、正蓝两旗的都统分别由伊尔德、郎球接任,在亳州之战中战死的镶白旗都统卓罗由鳌拜的族人索浑接任。
济尔哈朗一党原本不用如此急迫地用如此暴戾的手段去铲除异己,可是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代善、博和讬二人相继病死,数月之内失去了五个王爷,清朝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震荡,再加上蒙古的乱局,济尔哈朗急于立威,要通过对所有隐患的全部清除来稳住朝局。顺治皇帝还只有十岁,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太后布木布泰则表示支持济尔哈朗,但也告诫他不要诛戮太过,以免人心惶惶。尼堪虽然与多尔衮并不算十分和睦,但多尔衮毕竟是大清的摄政王,如果在战死之后被踏上一万只脚再用大炮轰,大清的颜面何存?而且多尔衮毕竟曾是摄政王,朝廷中有几个人不曾巴结他?若是都要清算,恐怕会引发内乱。在尼堪、岳乐等人的坚持下,多尔衮依然被追封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帝礼,公布的阿济格、刚林、谭泰等人的罪行都与多尔衮无涉。代善第八子祜塞的儿子杰书继承了代善的爵位,改封康亲王,多铎次子多尼继承豫亲王爵位,五子多尔博过继与多尔衮,继承睿亲王爵位,勒克德浑之子勒尔锦继承顺承郡王爵位,博和讬之子彰泰继承饶余郡王爵位,不过这五王全都是孩童,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当然,济尔哈朗也没有狂妄到企图像多尔衮一样独揽朝政,他选择了代表两红旗势力的满达海和在军队中威望最高的尼堪作为合作对象,三王共同理政。
领导女真人跑步进入封建社会的皇太极,是一位当世罕见的大政治家,领导清军入主中原的多尔衮遂不及皇太极,却也称得上一位乱世枭雄,那么现在领导大清王朝的济尔哈朗呢?他也算是一位优秀的爱新觉罗宗室,能征惯战,得士卒之心,也深具城府,然而他的政治智慧与本来就不怎么高的多尔衮相比都颇有不及,残暴程度则更在多尔衮之上。
可知爱新觉罗家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让明末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