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让明末不留遗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但是现在洪承畴手下的这些货色呢?他们过去大多是明军中的二三流角色,一流角色都是有些骨气的,或者像曹变蛟、周遇吉那样和清军或闯军死磕到底,或者像白邦政、陈永福那样加入闯军之后和清军死磕到底。如果这些人光是叛变的话,洪承畴也能接受,他自己不也当了叛徒了,他们奸淫掳掠、杀良冒功,洪承畴也不放在心上,然而他们的人品过于低下,以至于连自己部下的士兵都迫害,这洪承畴就忍不了了。以在沂州兵变中被杀死的夏承德为代表,这帮人喝兵血、吃空饷,各种手段五花八门,有的克扣士兵的饷银、食物,有的连士兵拿命换来的抚恤都贪。像孔有德、尚可喜这种优秀的汉奸,尽管气节什么的是谈不上,但是他们明白乱世之中军队的重要性,绝不会对这一自己安身立命的资本如此挥霍。洪承畴过去在明朝当督师时就非常熟悉这样的情况,军屯土地被官绅侵占,朝廷的军饷本就少得可怜,还有人从中克减。结果活不下去的士兵们有的把自己的衣服、武器卖了,有的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卖了,还没饭吃,就有的逃跑,有的沿街乞讨,最后就是铤而走险去当流寇。想当年洪承畴和李自成的决战打到最要紧的关头,宁夏发生兵变,连巡抚王辑都被杀了,洪承畴只能撇下李自成去镇压。现在虽然控制了江南,能提供给军队的资金更多,可是绿营将领的贪欲也变得更大,为了遏制这一势头,洪承畴多次组织反贪行动,清理空额,还杀了几个贪得特别厉害的整肃军纪。对于纵兵劫掠一事,他也在禁止,因为这样会让军队迅速土匪化,而且很容易得罪江南士绅。
洪承畴有些越想越气,对面是一群流寇,可是军纪整顿那么容易,自己手下的正规军反倒这样难以禁制。其实也很好解释,能跟着李自成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的这些人,能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不被洪承畴当时给出的功名利禄诱惑,都是些意志极其坚定,能克制欲望的人,那是从李自成任陕西农民军总掌盘时的十万部下中百里挑一筛查下来的一千人,而剩下那十来万意志不坚定的人都跑了,正是洪承畴帮闯军完成了军纪整顿。现在明军由他们主导军队,军纪当然有保障。洪承畴也不必自卑,毕竟他指挥的是一个王朝经历了二三百年的缓慢腐化之后一步步堕落下来的军队,烂才是正常的,现在的闯军、西军,到了二三百年之后也不见得就比洪承畴的部下强多少。
洪承畴非常清楚这支自己长期统带的军队的战斗力,他们能镇压一般的明军义军,但是不可能在现在这种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与闯军、西军主力正面抗衡。而且一旦战局不利,其中的很多人可能再次叛变。“再次”都不足以形容他们,江南绿营中的不少人都曾经是大顺军,而大顺军中有大批明朝降兵,明朝官军中又不乏招安的流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洪承畴当了叛徒,还知道这是丢人的事,经常被人骂得哑口无言,但是这些军阀有很多根本不以投降为耻,奉行纯粹的有奶便是娘主义。
尤其是明朝的水军,洪承畴想不出办法来对付。根据他部下刺探来的情报,明军水师是以装备了红夷大炮的大型炮船作为中坚力量,同时配备了海量的小型船只,人员则是以原登州水师的老兵和左良玉部老兵为骨干,士兵多为沿江渔民、水手出身,新近补充了一部分郑军。而江南清军水师的骨干是原黄得功部的水师,而黄得功的水师是怎么来的呢?和左良玉一样,是用一群杂牌拼凑的。而差别在于,左良玉部的水师自从周凤梧降闯以来,经过了多次战争的考验,已经锻炼成成熟的部队了,而自从黄蜚南下、黄斌卿北上,这两支强大的正规水师进入长江,黄得功的水师就成了给登州水师和舟山水师打杂的,清军南下之际,这些人叛投清朝,扎起了浮桥,放清军过江,但是他们的作用也就仅此而已了。之后在和黄斌卿部的交战中,洪承畴部下的水师损失很大,而且水平差距越来越明显,洪承畴不懂得水战,手下也没有合适的战将,他几次试图挖明军的墙脚,张名振、阮进、王朝先、黄斌卿、马进忠等人都受到过洪承畴的拉拢,但是被挖角过去的都是些不出名的小角色,几个主要大将都没有动摇。洪承畴也不感到意外,他们要是那么容易叛变的人,当初清军下江南时他们就已经降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明军现在无法从舟山北上,所以长江口不至于受到威胁,洪承畴在长江沿线大量修筑炮台,希望能以江南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弥补水军的劣势,最强的火器部队,都被布置在了南京西侧,准备迎战明军主力,不太可靠的吴胜兆被打发回了松江,以防他临阵倒戈或者和太湖中的反清势力有接触。洪承畴万万没想到,这个决定成为了套在他脖子上的第一根绞索。
“将士们,你们还记得丁丑国耻吗?”
“不敢忘!”
朝鲜第四大岛南海岛,其纬度大致和中国的鲁南地区相当,集中在这里的是一支中朝联合舰队。这支舰队的规模不算特别庞大,但是也有各型战船五十余艘,全部是远洋大船,官兵六千余人。
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计划,从朝鲜出发,在冬季突袭长江口,打洪承畴一个措手不及,明朝方面,很多人都反对这个计划,首先就是这个计划太过冒险,几千水军突袭长江口,就算得手,又如何站稳脚跟?而且明朝的文武群臣也大多不信任朝鲜人,自从丙子之役后,朝鲜便倒向了清朝一边,还曾经派兵帮助清军攻击明军。
李定国也不相信朝鲜,但是他决定相信林庆业,这个朝鲜将领一直是明朝军民的挚友。在清军侵朝的战争中,他率领朝鲜军民奋勇抗击,后来朝鲜战败,不得不屈服于清朝,林庆业依然没有放弃抵抗,继续为明朝提供情报,事情败露之后又逃亡明朝。清军入关之际,他跟着登州水师南撤,最终在黄蜚死后归降了武昌朝廷。
林庆业没打算通过朝鲜的朝廷来办这件事,那样的话,清军一定会知道这件事,他决定冒一次大险。 让明末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