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覃因祸得福,郭团长申明禁令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风月石门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焦晓梅在一旁听得笑吟吟的,突然也插话道:“汪叔、张叔,你俩说的这事,我们剧团今年排的一个戏里头就演过,说是一个地主屋里养了个童养媳,是贫农的女子。童养媳在地主屋里当牛做马,老地主还调*戏童养媳。最后童养媳觉悟了,参加革命了。珺瑶演的就是童养媳,老地主没人愿意演,导演只好亲自上阵。可能是演得太像了,有一阵子,剧团那些小伙子一见珺瑶就喊‘童养媳’,一见导演就喊‘扒灰佬’……”
耀全、兴文听了竟都一时语塞,都尴尴的笑了。
又坐了不多久,耀全、兴文便起身告辞。耀猛、麻子两口子少不得又再次对他俩表示感谢,并一直将他们送到场院外的路上。回到堂屋后,麻子便笑着埋怨晓梅:“晓梅呀,你还真是实诚!没看你那几句话说得汪队长跟张会计脸上都挂不住了。”晓梅笑问:“他两个真是扒灰佬啊?”温麻子嘿嘿一笑,却没说什么。晓梅便又若有所思的说:“怪不得珺瑶多半年了都不回石门沟呢,原来是怕她公公扒灰呀?”王耀猛急忙说:“晓梅,这话也只能在屋里当笑话说,可不敢在外头说噢。那些捕风捉影的话咱不传也不信。不过话说回来,耀全倒也是个热心肠。虽说有时候得做个样子把我批斗一下,可平时呢,确实对咱不错。就说施覃惹的这个事吧,要是换个人当队长,弄不好还要看笑话呢,还能像耀全一样的到处给打听消息?所以呢,咱要记住人家的好。”……
又过了不长时间,粉碎四人帮的消息正式传达下来了,王施覃自然也被释放了。偏偏这个时候,出于揭批四人帮的需要,石原县城的各个机关、单位都在树立与四人帮作斗争的典型。施覃便也因祸得福,被城关中学树立成了早就看穿四人帮的反革命本质且与他们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英模人物。学校甚至还让珺瑶、晓梅去给剧团领导说,让把施覃的事迹编成一个革命样板戏。可是剧团领导班子以及好几个编剧都认为,学校要把施覃当成英模学习,他们管不上,可是施覃那事情除非是牵强附会的吹上一吹,否则实在是算不上什么事迹,更是没办法编成样板戏进行宣传的。因此,剧团将为施覃编样板戏的事一直拖着,不说编也不说不编,希望等日子一长,这个事就不了了之了。
施覃成为英模人物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石门沟。不管怎么说,这都是给石门沟长脸的事,因此生产队初步有个想法:打算派人去城关中学邀请施覃回来做一次报告,同时还想把县剧团请到石门沟来,搞一场揭批四人帮的文艺演出。耀全将这个想法向丁家岭生产大队及唐家河公社分别作了汇报,公社和大队都表示支持。李书记一方面考虑到生产队干部的分量不足,另一方面还希望剧团不仅仅是去石门沟,而是能在整个唐家河公社搞一个巡回演出,因此便决定由他亲自出马去与县剧团及城关中学协商,丁家岭大队刘支书及石门沟生产队汪队长陪同前往。
经过协商,县剧团同意前往唐家河做巡回演出,并将石门沟做为巡回演出的首站,但考虑到剧团经费不足,要求唐家河公社适当支付一些演出费用,李书记满口答应。巡回演出的开始时间初步定为阳历十一月上旬,具体日子要等唐家河方面将各巡演站点的戏台子搭建到位后再确定。
城关中学方面也完全同意王施覃同学回家乡去做报告,具体行程由施覃同学与唐家河公社方面自行协商确定,到时候给学校打声招呼就行了,他作报告期间落下的课程,待他返回学校后,安排各科最优秀的老师给他补课,保证不会耽搁他的学习。李书记的意思是让施覃与县剧团一道动身,他的报告就作为县剧团巡回演出的节目之一,施覃对此完全同意。
耀全一回到石门沟,便将生产队干部召集到队部开会研究搭戏台子等与演出相关的事宜,因为事涉英模人物王施覃,也应该叫他的家长参加会议。耀全想来想去,总觉得耀猛戴有帽子,参加干部会议不太合适,于是便叫温麻子列席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总共有十来个人,汪耀林等生产小组组长也全部与会。
会上首先研究戏台子的选址问题。有人提出在小学操场上搭戏台子。但是大多数人都表示反对,因为搭建戏台子至少得五六天,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演出的时候,锣鼓喧天的,学校更是没法上课了。又有人提出就在队部打麦场上搭戏台子,耀全却认为不合适,他摆了两条理由:
其一、现在正值秋收季节,显然不应该占用打麦场上搭建戏台子。
其二、就算在队部搭建戏台子,离王家堡子也太远,王家堡子的群众看戏不方便。
又有人提出在李博堂或者郭达山门跟前搭戏台子。兴文扑哧一声笑了,说:“咱队上四五百人呢,说不定还有别处的人来看戏,他两家门上才多大个地方,是能搁下啊?”
耀全满会议室里扫视了一圈,将烟锅子在凳子腿上磕了磕,满脸严肃的说:“我是这样想的:咱之所以能把剧团请来,还不是沾了施覃的光?所以呢,咱搭戏台子首先要保证王家堡子的群众看戏方便。我盘算了一下,油坊跟前地方就很大,还净是草坡,又没有庄家,所以,就在那一坨选个地方搭戏台子,美得很。就是来个两三千人看戏都没麻达。”
大家都说耀全考虑得周到。戏台子的选址就这样定下来了。
接下来研究搭建戏台子的施工问题。经过充分讨论后,决定由汪耀林承头搭建戏台子,总共安排三十个壮劳力给他,要求在五天内搭建完毕。因为搭建戏台子要用到树木、沙土和铁丝,耀林便建议从汪家老院子后坡东边那片林地里砍树,在油坊北边挖土,刚好可以挖出个大坑,一下雨就能积水,以后油坊用水也方便些。大家对耀林的建议都没有什么异议。
后来又对演员们进驻后的住宿和伙食安排做了初步研究……
接下来的日子里,耀林便领着一帮小伙子围绕搭建戏台子忙活开了。瑞年尽管年龄不大,但由于个子高力气大,也被耀林选中了。瑞年跟另外两个后生负责挖土。他寻思着剧团要来演戏,玲玲也一定会回来,因此心里便有些兴奋,挖起土来也就十分的卖力,终日价挥汗如雨,竟完全不知劳累似的。那另外两个小伙子见他如此卖力,一个人都能干出两个人的活来,他俩即使偷一偷懒也不会影响干活进度的,于是便一边手底下磨着洋工,一边嘴上又不住的恭维煽哄瑞年,好叫他心里滋润,以便干活更卖力些。……
根据生产队的安排,从桐油加工厂腾出了几间库房作为巡回演出队的临时驻地。耀林等一干小伙子早早就从社员们家里借来了高脚长凳子、床板、竹薄子以及被褥等,三下五除二就在那几间房里支好了床铺。铺好了被褥。做饭的锅灶安置在王耀猛家的场院里,也早早的盘好了。生产队还安排了六七个妇女给帮厨做饭。做饭所需的柴米油盐以及猪肉菜蔬等,生产队也都给预备停当了。
剧团的巡回演出队来了。施覃也跟着他们一道回来了。戏箱、磨电机等提前运到了唐家河街道,然后石门沟生产队便安排了一众壮劳力从唐家河抬到山上来了。剧团的同志们从唐家河到石门沟尽管都是空手,但仍有个别人叫苦连天的,说是路太难走了,走得人腰酸腿疼。
这次的巡回演出队规模很大,总共二十来个人,除过七八个演员、一个导演、一个编剧外,其余的是服装、道具、音响、灯光、厨师等等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在戏里面客串一下,跑一跑龙套也是没问题的。正如瑞年所料,玲玲回来了,焦晓梅、孔雪甯等青年演员也来了。但是玲玲她师傅文老师并没有来,马老师也没有来。
根据唐家河公社与剧团的协议,巡回演出队在石门沟要演出五场,连来带去总计三天,白天、晚上均要安排演出,时间十分紧凑。也因此,带队的郭副团长(也是导演)便要求所有演职人员任何时候均不得擅自离开驻地,也不得自行寻找住处。这个要求,尽管没有指名道姓,但是玲玲知道,这分明就是针对她的,意思就是不让她回家去住,就是不演出的时间也不能回家去。玲玲尽管心里十二分不情愿,却也不敢明着跟郭副团长作对,不过她心里盘算着,一定要想办法逮个机会回家一趟。
话说这郭副团长也是四十来岁,与文老师是同龄人。她们二人是同一年进的剧团,且都是唱旦角的,长相、唱功都是十分出众,不出两年,就双双成了剧团的台柱子。可是后来郭副团长生了一场病后嗓子给坏了,就再也没法唱戏了,于是就转行当了导演。 风月石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