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之北洋称霸

第六十八章 北海道移民的困境和解决办法(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之北洋称霸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PS:明代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又称开中。开中之制系沿袭宋﹑元制度﹐但明代多于边地开中﹐以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充实边境军粮储备。洪武四年(1371)制定中盐例,根据里程远近﹐一至五石粮食可向政府换取一小引(二百斤)盐引。此例以后随形势变化﹑米价高低而不断有所变动。

  自从刘老爹的这一“听来”的计策实施后,几乎每家每户都欢呼雀跃,其实按照大明朝的律法类算,本身军户们就应该有自己的土地,这些土地本身就是他们合理合法拥有的,只不过之前都被朱以歌许以厚利给忽悠过去,当初大家都是本着反正这些地名义上都是自己的但实际上早就被那些指挥使或是千户老爷们给侵吞的一干二净,有和没有又有什么分别,所以基于这种光脚不怕穿鞋的心理作祟才自愿签了文书将土地自愿挂靠在朱以歌名下,而且当时主要掌握天津卫大量土地的旧有官员体制已经被朱以歌给打破,所以不算那八成新开垦的土地,其余的熟地就这样都被朱以歌既不用坏了名声又得到了土地此举可谓是一举两得...

  到后来天津镇移民过来的人口越来越多,而且对于天津这种新兴的港口其城市化和商业化也没跟得上步伐,所以使得一开始移民大半都涌入了农场或是工厂。所以使得天津镇如今发展极其不平衡,农场或是工厂人口虚高不下,而城镇中却人丁不旺,当初那些浙党的商人们能趁朱以歌不在联合罢市,此举趁虚而入也是因为人口分布不平衡的一个原因之一。

  而且这两年朱以歌一直征战在外,文武一道须要张弛有道才行,身为一个地方实力派就要有应有的后勤保障,要不然征伐四海的军队再强也不过是无根之萍罢了。所以说,征战那么长时间战功也立的不少了,是时候该梳理梳理自己的内政了,朱以歌鉴于此才偃旗息鼓即使那些人如此嚣张的搞破坏也跟“忍者神龟”似的躲在老窝里埋头苦干。

  话说这一政策一出台后,告示前全都是围满的天津镇军户们,而那些各个农场和地方的官吏亦是扯着本就有些嘶哑的嗓子大声宣传,没办法谁叫这个时代识字率不高,能识字的基本上谁还会逃难来,额...当然王辅是有目的性的而俞晨或许家里有难言之隐才...总之即使经过这几年朱以歌不断的对治下军户进行教化,也只不过在这八十多万人中提高了不到一成的识字率,别小看这不到一成,在这个时代能做到这一步算是很成功了,毕竟朱以歌不像其他小说大神那样又是编写三字经又是编写什么震惊世界的文学教材,就这样可就苦了不断宣传的官吏们,当然这些官吏也是本地人和底下围观的群众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要是态度稍微不好,嘿嘿~~都不用朱以歌收拾他们直接底下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就不绕他们,所以这些底层的小吏就只得扯着嗓子拼命的重复喊着一遍又一遍,这种情况整整持续五六天,才将天津每一处的军户都给讲明白...

  “哎~~老大倒是有福气了,这一分田就是十亩良田那,哎~~可是二娃和三娃该如何是好?这..这王爷也真是的,是不是告示上遗漏了什么东西,咋没说二娃三娃内..”一名农场内的中年军户屯丁摇头晃脑唉声叹气的对一旁的老友絮絮叨叨。

  “我说老四啊,你还有啥不知足滴!你可不能做那昧良心的事情,还要念叨王爷的不是?你这是对恩人的态度吗?嗯?”一名比名叫老四的军户大几岁的屯丁皱着眉头呵斥道。

  “呵呵,三哥,哪能那!我没这个意思,您家中就一个娃娃跟着您逃到这里,而我呢!我家可有三口人哇!三娃又是刚到天津生的,我也是忧心二娃和三娃他们以后该..这告示上只说给家中一户分十亩地而这地还偏偏只有长子才能继承,那咱老二和老三给如何是好哇?”老四连忙辩解言语中又是深深地对自家的几个儿子感到担忧。

  那名叫三哥的军户拍着老四的肩膀宽慰道:“哎~~想必王爷千岁必然会有解决的办法滴!你瞎操心什么?你家三娃才五六岁到现在还穿着开裆裤玩耍呢,老四不是哥哥说你,你太那个杞...什么忧天,不过你家二娃倒是快十六了,也该打算打算了,不过咱天津镇能活命的活计多得是你倒不必担心了,千岁爷必然不会饿死咱们的,实在不行你家二娃也跟我家大郎一起当兵得了...”

  “哎~~当兵?但愿王爷能收吧~~”

  “哎呀~~走啦走啦趁着还没到春耕,咱们也没啥事干,倒不如喝酒去吧,我家那口子酿的红薯酒可好了,用的都是殿下给咱们的高产红薯酿成的,美了去了~~”

  “哎!也罢!不想那烦心事,揍!三哥我和你喝酒去...”

  .....

  以上的对话并不在少数,在天津凡是天津镇在籍的军户们都再议论这项政策,有的人口不多倒也看个热闹但有的强悍些的来天津镇后安定下来娶妻生子生一大堆的不在少数,而担忧的也主要是这一拨人,所说自家的除了长子剩下的几个儿子年岁正小,但人不愿虑必有近忧,由此也使得众多军户家庭陷入了失眠状态...

  天津镇的总兵府内,朱以歌由于刚刚受封还没来得及给自己整一套王府,所以依旧还是住在之前的府邸,毕竟经过这次狗急跳墙后那些士绅派们也似乎冷静下来没有了动作,再者说圣旨明言这未来的天津总兵还需要朱以歌推荐之后才行,也就是说朱以歌没点头“未来”的天津镇总兵就不可能住进来。

  “殿下,眼下咱们治下的军户们都得到这个消息,同时咱们天津镇的所有产业均已拆分一半的设备和高产耐寒的良种装船就等人到了就可以出发了。”王辅身着一身天津按察副使兼任兵备道四品官服神情略带兴奋的说道,值得一提的是自从王辅由武职兼任兵备道以来,慢慢的随着朱以歌屡立战功王辅也水涨船高,品级上没多大变化但王辅终于被运作成文官即是以按察副使职位兼任兵备道。

  朱以歌面带笑容点头满意道:“嗯~~不错不错。火候也该到了,接下来就颁布剩下的政策吧,记住!勿必要讲政策给咱们治下百姓讲明白,要不然可就得不偿失了,这次宣传司(朱以歌私设)的官吏做的不错,事后必有重赏!”

  “诺!臣这就去办..”王辅刚要转身似乎想起什么似的回过身道:“哦对了!殿下,臣这里有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事就说,孤是那种阻塞言路之人吗?”朱以歌显然心情大好随意说道。

  “额...是这样,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外地商户进驻天津城内买地皮经商,之前的事情殿下您也知道那些商户着实令我们差点栽了跟头要不是咱天津镇底子厚恐怕难逃此劫不过当时却有一家商户没有参与其中依然照旧营业最后使得这户商家被诸多商户所联合封杀,如今除了咱们天津镇他们哪都去不成了,凡事咱们大明各地商户都不与其商贸来往,诸多货物也出不去手。这不,如今快要油尽灯枯之际才找到臣,请求臣给他们做主,臣自知兹事体大故不敢专权特向殿下说明...”

  “哦?竟有此事!”朱以歌颇感意外诧异道:“大明内地商户历来与我为敌,还真没想到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哇!”

  “殿下,是否见一见这名商人呢?”

  朱以歌决断的说道:“见!当然要见!而且还是大张旗鼓的见!”

  “诺!属下这就去安排时间...”

  王辅未说完朱以歌突然问道:“对了,他是哪里人士?竟有此勇气敢与天下商户为敌,难道他不知道我朱以歌已经是那些商户们的仇敌了吗?”

  “额..具体的属下也不清楚,只知道这一商户乃是两人合股经营的商行,听起口音应该是山西一代之人,一个姓渠名叫渠守信,另一个姓常名叫常必和。”王辅回答道。

  “哦?山西常家、渠家?”朱以歌捏这下巴轻皱眉头说道:“嗯~~无论是哪一家的,反正这二人确有不凡之处,能反其道而行之与我交善就能看出,此人眼光确实毒辣,这样吧明日一早你叫他们来我府上一叙。”

  “诺,属下这就去办。”

  “嗯对了,今日就将准备好的告示都发出去务必在五天内将我们移民北海道的政策通知到各家各户,现在马上就要春耕了,我们要是误了今年的农事那北海道那边可就要依赖天津输血一年那,此事紧急万万不可马虎半分!”朱以歌郑重其事的叮嘱道。

  “诺!属下必当竭尽全力以成此事,殿下请放心,机械设备还有土豆等耐寒高产的种子早就装船了,只得人到了就可以出发了,必不会耽误殿下的大事。”王辅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嗯~~炳璋辛苦了,没什么事你先忙去吧,我就不给你添乱了..”

  “诺!属下告退...”

  ....

  王辅走后朱以歌在屋子内左右不停地踱步,眉头紧皱好一会儿像是想到什么似的眉宇之间好似拨云见日一般。原来朱以歌一直在想这两家到底是何方神圣,最后整整想了大半天朱以歌才想到这两家应该就是后世所谓的晋商八大家其中两家吧;没办法谁叫这八大家最最有名的就属范氏和乔家,前者是一个以出卖国家利益行的是卖国汉奸行为发家致富,而后者却是创业者们顶礼膜拜的典范之一,这两家一坏一好完完全全将其他六家的光芒给掩盖住了,以至于朱以歌这个熟读史册的宅男都差点没记来。

  实际上晋商八大家并不是同时起家的八个经商家族,这八个家族起家的时间有先后顺序基本上贯穿称霸明、清、民三代五百多年的中国北方商界。

  其起家之本多为小本经营有卖黄豆的还有种菜起家的,还有卖布卖梨起家的比比皆是,而范家靠给女真人当走狗起家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当然其他几家也或多或少和蒙古以及俄罗斯在恰克图进行口外贸易,但毕竟这几家的吃相还远没有范家那么难看,范家和努尔哈赤的后金“贸易”几乎都到了销赃的地步,别家和口外蒙古人做买卖虽然也买卖一些茶盐铁之类的战略物资,但那也是大明政府的默许的,毕竟大明就靠这些策略牵制蒙古人,而开中法施行之后官府垄断的这些行业也或多或少分出几个辛苦钱给人家商户,但范家却不同,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关外能于小冰河期在辽东苦寒之地生活得如此滋润至少有九成源于范家的不断输血,这也是为什么满清只要入寇关内之后就立刻满血复活一段时间,全因有了范家将满清抢来的金银换成一袋一袋的粮食,不过范家也不好过,最后虽然被顺治鞑子立刻封为皇商但到了康熙时期就被他们的满人主子给剪了羊毛至此衰败下去。

  而渠家和常家虽说资产不如八大家的后起之辈们多,但起家之时却比较早渠家起于元末明初而常家则是明朝弘治年间,这两家的风评却还不错,毕竟一个传承两百年一个一百年,其中底蕴和涵养倒也是有的。

  想到这里朱以歌终于想到了对付那些江南士绅微商的点子了,越想朱以歌越忍不住得意的发笑...(未完待续。。) 大明之北洋称霸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