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漠北疆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 138 章 匈奴再次南下
因为冒顿单于自认为已经掌握了秦军的情报,所以回去之后就积极的准备继续南下。
他首先派出了少量的骑兵在边境进行骚扰。这倒是让边境的局势再次紧张起来。其次开始再各部落召集军队,进行整训。
他也打算学他的老子头曼单于,来一个倾国南下。在冒顿单于上位一年之后,他便开始把单于庭往漠北移动,同时却把军队都留在了靠南的位置,所有的匈奴部落首领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以各部落有了之前的教训。也都把自己的部众开始往北移动。
战争的阴云开始慢慢的在北方的草原形成,果然,等到所有的匈奴部落北迁完成之后。冒顿单于就召集万夫长以上的军官开会,在单于庭的冒顿大帐中,现在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匈奴军官。(单于庭虽然还在原地,但是剩下的只是一些作战人员,普通的百姓和匈奴的王族都被迁出)
看着大帐中密密麻麻的将领,冒顿单于就是一阵心潮澎湃。曾几何时他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并且那时候他指挥的兵力还没有其中的几位王爷多。但是现在,他作为整个匈奴的最高统治者,却已经站在了这些人的前面。
想到这些,他平复了一下心情:“诸位,本来我大匈奴经过上次的战败,是应该好好的修养生息的,但是为什么们在那场战争刚过去两年,我就准备再次南下,而且还是和我的父王一样,倾国南下。其中的原因相信大家都已经清楚了,我们这次南下要做的不是说和秦军硬碰,我们要做的是造势,我们二十万大军南下,就是要让秦军紧张,让他们露出破绽。伺机消灭其一部,达到让他们内乱的目的。至于要消灭哪一部,大家的心里已经有底了,我的命令就是除了遇见越峰所部全力攻击之外,遇见其他的秦军,我们都是避实击虚。各部一定要紧守这个原则。”
这时候,左贤王提出了一个问题:“单于,臣不是拆您的台啊,而是我实在是要问一下。如果遇见秦军的散兵,我们也要放过吗?这样做会不会显得太刻意了,您起码得告诉我们,多少军队以后我们就不可以攻击了!”
冒顿单于就是一愣:“这个,这样吧,敌人的主力军团人数达到五千以上,我们的军队就选择退让,诸位一定要记住了!如果到时候有人因为贪功而使得军队损失惨重,那就不要怪我不讲情面了!毕竟现在我大匈奴还没有恢复实力,将士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将领们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再说了,他们都是自己部落的首领。当然不希望拿自己部落勇士的性命去硬拼,这些人想要的就是冒顿单于的这个命令,这下好了。以后就算是遇见秦军的小部队,估计也不会有多少首领会命令自己的部队出击了!所有的将领都跪地回答:“是单于。”
冒顿单于点头:“其他的人都下去准备吧,几位大部落的王爷留下来一下!”
等到其他人都退出去之后,左贤王才问到:“单于,您还有什么计划?”
冒顿单于点头:“当着几位的面,我也就不在卖什么关子了。正所谓做戏就要做全套,按照以前我们大匈奴的进军习惯,我们一定是分多路进攻的。所以这次也不例外。休屠王和浑邪王两位继续充当偏师。这次你们每人带领两万人马分别进入太原和北地两郡。但是你们要先出现在秦军的视线当中。我们就其他人就带领主力大军继续从上郡北部进入。你们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第一提前分散秦军的注意力,第二就是可以防止秦军出动偏师从这两个地方进入我们的大草原。对我们手无寸铁的百姓造成伤害!至于要不要和秦军发生战斗,发生多大的战斗就看你们自己的了!你们在这方面可是做的比我们强太多了!”
休屠王提出疑问:“单于,要我们去诱敌倒是没有问题,只是这样的话,我们也很容易被秦军各个击破啊!如果秦军出动他们的骑兵放弃其他两路,专门打我们其中的一路的话,那我们完全不是对手的!”
冒顿单于点头:“休屠王这个顾虑提的非常的及时,这里我就给你们特权,如果发现有秦军大批向你们移动的迹象,你们就可以选择全速撤退。要吗就进入大草原,要不就和主力部队汇合。”
休屠王和浑邪王领命:“是,单于。那我们现在就去准备去了。”
说完,两人就退了出去。退出冒顿单于的大帐,浑邪王才轻声对休屠王说到:“休屠王老哥,我怎么感觉这次南下有点不对劲啊!心里面总是在打鼓。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休屠王也是叹息:“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啊!我也是一样,所以才会问单于我们到时候该怎么办!算了,不想了。反正你我的军队都是作为偏师,就好好的做我们的事情吧!大不了和上次一样,发现不对劲,我们就往回跑,这茫茫的大草原可是我匈奴勇士的天下,将会成为我们最好的长生之所。”
浑邪王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反正我们又不是要真的和秦军死磕,相信这逃跑的本事,秦军还是比不过我们的。”
而在冒顿单于的大帐里面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左贤王主动请战:“单于,上次大战,因为我的冒失,使得我们和秦军提前碰撞。这是我的过错。所以这次希望单于给我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我愿意带领手下的部落作为全军的先锋开路。”
冒顿单于摇头:“左贤王,你的军队上次损失最严重,到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我看还是算了。这先锋的位置我打算让右毂辘王部来做,右毂辘王虽然还年轻,但是却已经经历过各种战阵了,而且为人沉稳。是此次做先锋的不二人选。”
右毂辘王马上就站出来:“谢单于信任,我一定不负单于所托。好好的开路,保证我大匈奴后队的安全。”
冒顿点头:“右毂辘王的能力我是没有任何的怀疑的。这次的成败就看你的了!还有,左右贤王作为左右两军,左毂辘王所部作为后卫,为大军押运粮草。本单于亲率单于庭所部,作为中军,紧随右毂辘王的部队前进。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几位,都听明白了吗?”
剩下的几位王爷:“明白了单于。”
冒顿单于摆手:“好了,都出去准吧!”
“是”王爷们回答之后,就都退了出去。只有冒顿单于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呆:“秦国,秦军,很快我就要让你们臣服,让你们归附。”
在冒顿单于的策划之下,所有的匈奴首领都同意了这次南征,并且所有的人都很积极,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再次出现了旌旗蔽日,人头涌动的场景。二十万匈奴大军,向着秦国边境,滚滚而来!
第 139 章 硝烟突起
北地郡,自从上一次边军们在边境地区成功的阻击了休屠王的军队,得到嬴政的奖赏和蒙毅的鼓励之后,这里的士兵都带有一股傲气。
因为他们是以少打多而且还取得了胜利,所以他们就认为秦军的主力根本就没什么,匈奴人就更加不用说了,在边境上留下的几千具尸体就是明证。
士兵们都简单的认为,之所以自己没有受到更好的待遇,不是因为自己的战斗力不行,而是因为自己只是边军!所以,在北地郡的军中现在都有一点麻痹的情绪,就在前一段时间有匈奴人的骑兵开始活动之后,他们还在认为,匈奴这样做只是在虚张声势,经过上次的大败,匈奴人是不可能进攻的。
可是,这次他们想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北地郡,匈奴人的大营,休屠王仍然是选择带兵进攻北地郡,虽然说冒顿单于给他的任务只是佯动,但是上次在北地郡吃了大亏,所以这次他决定找回这个场子。
在自己的大营帐中,休屠王看着自己手下的两个万夫长(休屠王其他的军队跟随冒顿单于行动,所以只有两个万夫长在此)沉声说到:“两位将军,上次我休屠王部在北地郡是吃了大亏的!两位的手下也就不少人都把自己的性命留在了这里,可是我却什么都没有得到。这是我整个休屠王部的耻辱,这次我们虽然是牵制敌人,但是我决定给秦军一个狠狠的教训,情况我都已经派人探查清楚了!上次我们之所以大败,是因为秦军做了充分的准备,把所有的百姓和军队都集中到了几个城市之中,再加上我们的勇士根本就不擅长打攻城战,所以才会损失这么大。但是这次,秦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准备,虽然说他们还保持日常的巡逻,军队却是分散在各处的,我们的勇士根本就不用再打什么攻城战了!所以我决定要对秦军发动进攻。”
一个万夫长犹豫到:“大王,这样的话,我们算不算是违背单于的命令啊!他可是要我们牵制敌人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就算打赢了秦军,我们的损失也不会太少啊!”
休屠王摇头:“这点我们大可不必担心,相信单于就希望我们这样做吧!那样就会更加逼真,秦军才会相信我大匈奴是要全面进攻了!说不定在单于的大军进入上郡的时候,蒙恬的大军就向我们这边来了,那单于不就可以就势一举南下,虽然说这样做,我们是冒险了,但是两位想一下,这其中的功劳是多大?到时候整个大匈奴的子民都认为我们是真正的勇士,那样的话,不就有更多的民众愿意投靠我们吗?我们所掌握的部落不就更多了吗?”
那万夫长迟疑,不过出于忠诚他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大王,这样的话,那就和单于的初衷相差甚远了!就算取得胜利,您能保证单于不好过河拆桥!到时候趁机削弱我休屠王部的实力?现在我们可是还有几万勇士随着单于行动啊!要是他全部都扣下来,就我们自己的这点实力,根本就不可能翻起什么浪来。”
休屠王一听,脸色就是一变,随即想到:“冒顿单于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就说到:“这个,就不要再说了,浑邪王的军队不也有大部分在单于身边吗?我就不信单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扣押我的军队,其他的部落首领可都在看着。现在我们还是说说怎么进攻吧!”
两位万夫长听到休屠王这样说,到回答到:“谨遵大王将令!”
休屠王点头:“好,具体就这样做,两位各带五千兵马分散出击,专门打秦军的小哨卡,而本王就带这主力一万军队朝着他们的城市进发,造成压迫的态势,两位觉得怎么样?”两位万夫长当然没有问题,都回答:“大王英明。”
休屠却谦虚的道:“这不是我英明,而是秦军教会了我,他们不是最喜欢打弱的吗?这次我就学学他们,说不定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好了,两位下去准备一下就出击吧!”
北地郡,在休屠王的进攻下,顿时就进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百姓再一次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开始流离失所,财物被抢。这其实也不能全怪秦军,毕竟虽然骄傲自满了,但是秦军还是保留日常的巡逻和放哨,如果匈奴人还是按照以前的进攻方式的话,肯定已经被发现了。
但是这次匈奴人学精了,为了对付秦军的哨探,他们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要不就是伪装前进,要不就是乔装成百姓,要不就是深夜发动进攻。
而秦军呢?确实如休屠王常说的那样,没有把部队集中起来使用,而是分散到了漫长的边境线上!这一下就全部悲催了!这是一个普通的哨卡,里面驻扎的军队也就一个百人队,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向北警戒,传递烽火消息。可是在这天深夜,所有的大部分将士在进入睡眠之后,在他们的哨卡四周却出现了一大批鬼鬼祟祟的身影,这不用说,就知道是匈奴人的军队了。
当天负责夜晚值班的将士,也是一百个警惕,在匈奴人的火把靠近的时候,就准备大喊,但是,已经晚了!早有匈奴的精锐士卒摸进了秦军的哨卡,在值班士兵准备叫喊的时候,就从后面给他们来了一刀。然后才是匈奴人的大队,冲进哨卡之中,见人就砍,逢人就杀。
很多的将士还在睡梦之中就为国捐躯了!其实这样的情景在北地郡已经上演一段时间了,但是奈何匈奴人做的太隐蔽,所以一路下来,都没有哨卡能够及时的把消息传出去。
匈奴人在处理完哨卡的尸体之后,就开始撤退,他们做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正所谓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的。就这一次,匈奴人没有清点哨卡秦军将士的尸体,等到所有的匈奴人离开之后。
从不远的草丛中,奔跑出一个少年士兵的身影,他用仇恨的眼光看着远去的匈奴人,原来这个士兵因为晚上吃错了东西,夜晚的时候,刚好又参加值班,肚子一闹,就找了一个地方先解决一下。在草丛中他目睹了匈奴人的进攻,看到平日里和自己关系很好的哥哥们,就这样遭到屠杀,他也很想冲出来战斗。
但是想到自己就算冲出去,也于事无补,他就想着,等到匈奴人离开之后,去点燃烽火台。把匈奴进攻的消息的传递出去。站在自己的哨卡中,少年士兵看着那一具具秦军的尸体,眼泪哗哗的往地上流淌。
看着自己的伍长,什长,百夫长都已经躺在了冰冷的地上。想到他们平时对自己的照顾,少年士兵就想大声的呼喊,但是他并没有。
而是停留一会儿,就向着烽火台的方向跑去,点燃火把狠狠的甩在了烽火台上,烽火在这个夜空显得格外的耀眼,远处还没有被偷袭的哨卡,得到消息之后,立马把消息传递了出去。
一个个的烽火在这个黑夜亮起。这让本已经离开哨卡的匈奴人就是一愣,一个千夫长模样的人对着手下的一个百夫长就说到:“怎么回事?那个哨卡不是已经被处理了吗?怎么还会有人报信?你,快带着你的部下去看一看。”
百夫长领命,就带着自己的部下向哨卡杀回,而报完信的士兵,早就已经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他要去找到大秦的军队,重新入伍,再一次拿起刀剑战斗! 漠北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