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锦上欢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陈萝怀着满心的感激和敬佩,不顾田平安老夫妇俩的坚决反对,一心要把他们当长辈看待,不为别的,就是这份忠义和正直。
她能依仗的东西实在太少了,这一家人如此忠心可靠,就是亲人也做不到这种地步,何况他们真正的主子是老侯爷,老侯爷已去,他们忠心的对象自然是自己,就是侯府里的人也无法左右,她不好好珍惜就是傻子。
两位老人拗不过,受宠若惊的同时,也为老侯爷有这样聪明懂事的孙女感到十分欣慰,就同意陈萝每月逢五逢十过来给他们请一次安。
今天是正月二十五,是陈萝请安的日子,今天跟她的是玲珑,两家之间有小门相通,倒是十分方便,平时都锁着,有事需要来往时才开门。
每到逢五逢十早上八时,贺红英就会带着女儿蕙心等在门口,好陪同陈萝一起去请安。陈萝拗不过她们,又不想她们如此麻烦,也不好意思她们大清早的在早春的阴冷中苦等,就约好时间每日准时到达,如此体恤让田家更加高看她一眼。
田宅就在陈宅的西边。老侯爷厚待田家人,当年给了厚赐不说,还每年把山庄和店铺两成的收益给他们用做日常花销,再加上田平安当年受伤的恤银,儿孙们又有出息,他的家底也是颇厚的。
这些年置办了不少店铺山庄,和老侯爷留下的产业一起由田思齐共同管理,每年收益颇丰,如今也买了几十个家奴服侍着,虽算不上荣华富贵,却也殷实自在。
田有余当年成亲时,刚好西邻的客商要卖了宅子回乡,他们一家就买了下来搬了过去,与陈宅比邻而比,独留刘家夫妇看家守院,既能相互照应,又不至于影响到将来主子的生活,如今子孙繁衍四世同堂,一家大小也有十几个人。
田家和陈家差不多大,房屋布局更接近北方风格,典型的大三进院落,每处院子的布局都中规中矩轩敞富丽,房屋多,园子小,和陈家刚好相反,很适合田家人丁兴旺的情况。
每天又有四个小孙子闹腾着,热热闹闹的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
当年长孙田慕贤成亲时,田平安夫妇自觉退居三进的宜寿堂,与孙女蕙心毗邻而居,也不再管家里的琐事,田有余夫妇做为当家人搬在了一进的正院,成了正式的当家人。
陈萝心想,如果她也不用离开滕州,她这一辈子是不是也会过着这样平凡而温馨生活?
三个人说笑着进了宜寿堂,一个平头整脸笑容温和的丫头行着礼揭开了帘子。
田平安夫妇俩知道今个小姐要过来,已经备好了茶水点心在等待,正眼巴巴地往外看着。
虽然正月未完,但到底已是初春,晨风虽依然冷洌,却已经没有了冬日的浸骨之寒,不用再穿厚重的披风和大毛衣裳了。
门帘挑开,陈萝笑盈盈地走了进来,粉颊上两个甜美的酒窝,穿着家常的茜红色蜀锦暗花斜襟窄袖襦衫,下系孔雀蓝绣卷草纹缭绫夹裙,搭着红黄二色提花的织锦面夹棉半臂,门襟和袖口用白兔毛镶了边。
头发结了双鬟,用垂珠锦带系了,其余的披在肩头脑后,十分柔美可爱,过了年似乎又长高了一些,已现少女的婀娜动人。
现在这个季节,陈萝最喜欢穿夹棉镶毛边的半臂,在家里行走又轻巧又保暖,又方便穿脱,出屋门象小披风一样穿上,进了屋又随手可脱下。
田杜氏笑容更深,行礼问侯后,贺红英自去看顾年幼的孙儿,陈萝和蕙心分坐在满头银发的老夫妇身旁,笑语晏晏十分和乐,让她暗叹,如果将来回侯府,也能和这家人一样和睦融洽承欢膝下就好了。
她察觉田平安十分喜欢讲当年和老侯爷乔士诚在外领兵打仗的事,也有意想多了解一些侯府旧事,就有意引他讲述,果然田平安又绘声绘色的讲了一些老侯爷当年之事,陈萝无意间听到了许多令她吃惊的信息。
比如她嫡亲祖母,那位长平侯老夫人的身世,她居然曾是前大齐朝的安宜郡主,她的生父是大齐废太子姜烨,后来被大秦开国高祖皇帝封为顺郡王,她是姜烨唯一存活的子嗣,闺名姜明月。
五十多年前,也就是大齐末年,姜烨助大秦高祖皇帝登基有功,还献上了真正的传国玉玺,所以前朝灭亡后,龙子凤孙皆灰飞烟灭,只有姜烨得以保全,不但家产和府第没有没收,还被封为唯一的异姓王顺郡王,还赏赐大量的前朝遗物给他。
本来郡王的女儿只能封为县主,而且不是宗亲的县主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因为顺郡王没有儿子承爵,高祖皇帝为示恩典,就封姜明月为安宜郡主,和皇家郡主享一样的俸禄和封地,就是她嫡亲的祖母,如今的长平侯老夫人。
陈萝大感惊讶,顺王姜烨他虽已不是太子,可到底是大齐的亲王,为何要助大秦灭了自家祖宗的江山?
而且他封为太子后,为何会被废掉?难道是因为太子之位被废,所以才怀着满腔怨愤反向倒戈?大齐亡国时,坐在龙椅上的到底是他的父亲,还是他的兄弟?
想来应该兄弟的可能性要大些吧,若是在亲爹手里,肯定不会被逼到这种地步,若是在兄弟手里就说不来了,历史上的废太子有几个有好下场?
若是身家性命妻子儿女都无法保全,恐怕只有拼死求一条活路了,所以才助外人夺了自家的江山,只为了那一线生机吧?
自己的血脉可真是高贵,居然是前朝废太子唯一的孙辈,如果大齐皇家真的全被屠尽,那么自己就是唯一留下的骨血了,难道自己被送到庄子无人过问与这有关?
或者有人指使谭福生对自己暗下杀手是有人想彻底灭了前朝血脉?陈萝忍不住打个寒噤,她以为到了滕州就死里逃生,其实生活依旧危机重重。
她忍不住问:“那顺郡王的太子之位的是如何废掉的?他一个堂堂的亲王,为何要助齐高祖皇帝灭了自家祖宗的江山?”
田平安让丫头上了热茶退下,叹了一口气说:“无外为了一条活路罢了,若不是已被逼上绝境,谁愿意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姜烨,前朝齐武帝的嫡长子,生母是齐武帝的发妻孝贤皇后。孝贤皇后曾是大齐三大国公府之一,护国公常卫青的嫡长女常颖娥,后嫁于当时尚是三皇子的齐武帝,十年后太子病死,护国公府助他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登上了皇位。
齐武帝继位后,封常颖娥为后,嫡长子姜烨为太子,护国公常卫青为大司马,嫡长子为护国公世子,嫡次子为安国侯,一门两爵,且掌兵权,成为大齐最大的豪门世家,一时富贵无双。
因为齐武帝继位前的残酷的皇子争斗,他失去了好几个子嗣,常皇后也曾怀过两胎,却都没能平安生下来,直到齐武帝二十五六岁,方才平安生下了嫡长子姜烨。
姜烨成年后,又娶了舅父的女儿常玉莹,生下嫡女长姜明月,也就是陈萝的祖母,长平侯老夫人。
齐武帝虽然很敬重贤良能干的常皇后,但最宠爱绝色倾城且才情过人的杨贵妃,多年来宠冠后宫无人比肩,生下了的一子一女皆深得帝心,就连常皇后都不得不忍让几分。
而杨家除了世袭的保国侯爵位,杨贵妃的两个兄长,一个是右仆射,一个是车骑大将军,族中子弟也都官运亨通,地位直逼护国公府,成为大齐第二大世家,
姜熠也是齐武帝最为喜爱的儿子,齐武帝多次说姜熠最象他,刚刚启蒙就封为赵王,好在齐武帝对姜熠只是宠爱而已,最看重的还是太子姜烨,多年悉心培养,倒也没有影响到他的太子地位。
后来,护国公常卫青的发妻,也就是姜烨的外祖母,太子妃常玉莹的祖母病逝,姜烨奉旨代替父皇和母后前往吊唁,此时常玉莹已身怀六甲,再有几个月就要临盆了。
谁知返回路上突然遇袭,等到京畿卫赶到,常玉莹惊吓过度一尸两命,姜烨不但身受重伤,左手还被砍掉昏死过去,后来被太医救下,只是已经残废。尚在呀呀学语的姜明月因为留在太子府,侥幸得以保全,常皇后闻言昏死过去。
谁知后来调查下来,袭击太子姜烨的居然是护国公府的死士。齐武帝一怒之下下旨抄家,然后在抄检中居然在常家的密库中抄出了龙袍皇冠等物。
常家顿时成了乱臣贼子,齐武帝要将常家诛九族,后来常皇后下跪三天三夜,方改为不牵连族亲,只问责护国公府和安国侯府,两府十二岁以上男子抄斩,其余妇孺流放岭南,三代内不得回京不得科举。
又看在太子外家的面上特下恩旨,特许常老夫人按常礼十日内由族亲发丧,等发丧后再处死成年男丁,处死后不弃市,由旁支葬入祖坟,保全皇后和太子颜面,又允许妇孺去岭南时带上少量忠仆和财物傍身。
常家大小共处死成年男子十六人,妇孺二十八人流放岭南。 锦上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