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不寻常事务所

第102章狙击美元霸权!商谈未来之路!

不寻常事务所 冥空星歌 9356 2021-04-06 09:3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不寻常事务所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就在来雅听到来客留言的时候,来客正在自己的魔方大厦里秘密会见一个女人,一个漂亮到令人窒息的女人。

  黄金丝绸一般的长发,垂落在腰间,如春山般的秀眉下是一双深邃而睿智的大眼,如雕塑般精致而挺直的鼻梁,带有充份的自信微微有一点弧度唇型,让她那股让人不敢逼视的冷艳中增添了无限的妩媚,

  她周身仿如罩上一层流云幻光,强大的神圣气息,令人难以逼视,只欲一心朝拜。

  如果有现场直播的话,无数关注世界金融的人都会穿着睡衣爬起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屏幕上这个女人。

  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因为她的实力和地位!

  因为她,玫瑰家族掌门人,核动力集团的总裁决者----丹妮丝玫瑰,说的一句话一个词都能让所以金融交易员以及所有关注世界形势的人心跳加速!

  丹妮丝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是世界公认达到真S级评价的天才少女,现在她看起来仍然只如二十岁般充满青春活力,但来客能感觉到,面前这个看似风姿卓越的御姐,能随时暴发出X级的能力!

  来客自认融合了上帝策划书的魔方大厦,是前所未有之强,放眼国内已无敌手,便是在世界范围内,能与他势均力敌的人也不会超过一掌之数,能稳稳压得他无法还手的存在更不会有;但是面对丹妮丝,他的信心竟不由得有一丝动摇-----也许还是太小看天下英雄了?别人,也在进步啊!

  “离我们最初相识的时候,已经过去十多年,你还是这么年轻有活力,看起来就像二十岁一样。”来客感叹着。

  丹妮丝送上了包装精美的礼物:“嗯,我们核动力的人体转基因科技又有突破,足以支持觉醒者保持青春活到近二百岁呢,便是常人也有机会无病无灾活到一百三十岁左右。我用到了自己身上,所以看起来只有二十岁还是很正常的。

  所以,我给你带了一些样本过来,你不妨分析借鉴一下,也许有些材料,还得指着你的魔方大厦提供呢。你真把宋家的月桂树给整个搬进魔方大厦了?”

  来客拿出一纸协议展示:“嗯,我跟宋家友好协商了一下,他们自愿把种植地点改到了我的魔方大厦,出售所得的相关利润我会给他们提成,保证他们的收益不会比过去低。而且我也给他们留下了一部分树枝做为种子。”

  “哟哟,这样啊,来客你可是比过去成熟多啦!越来越有政治家风范了。”丹妮丝显然知道一些内幕,对此掩嘴轻笑。

  来客接过丹妮丝送来的礼物,抚头轻笑:“成熟啊,你看我,头发都开始花白啦。还真是挺羡慕你仍然这么有青春活力呢。就用宋家月桂树的一部分树枝交换你这药品的配方?”

  丹妮丝点头:“嗯,就是这样呢,共同交流才有进步嘛,你也可以帮我看看配方有什么改进的余地。南海的那些美国航母舰队你不用担心,回头我就告诉他们经费不足,打发他们走人。毕竟我总得做点手段给咱们安排一个合理见面的机会,X级别的觉醒者能感应到我的移动,咱们关系要是走得太近,可能引起美国方面的警惕呢。这就对我们狙击美元霸权的计划不利了。”

  来客:“说到这个计划,美联储又开始量化宽松加息了,我们这边的货币原则是别人加印我们就加印,也计划在春节后增加货币发行量1.2亿人民币,你怎么看?”

  “哟,恭喜啊,这样春节后你们的房市又可以红利滚滚啦!”跟丹妮丝的谈话非常愉快,因为她热情开朗,几乎从来不说会让人当面下不来台的话,总是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以令人愉快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说来客和她聊着聊着就聊到当前中国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丹妮丝自己分析着:

  目前中国企业负债率全球第一,房地产增速全球第一,如果美联储连续加息,中国也跟着加息则贷款利率也要提高,债务可能崩溃,不加,则资金外逃,相信可能很多中国政府官员会建议再加货币发行量,增发1.2万亿人民币,意味着货币再度贬值,就会推高房地产这种会水涨船高的不动产的价格预期。房地产不是炒出来的,而是印出来的。

  近似公式为:年增房地产总值=(GDP-全社会投资总额)0.3+(M2-GDP1.5)0.3,其中,第一部分是正常增值,第二部分是资产通胀。

  表面上看,房地产大涨特涨是中国政府赚了,因为一切土地都归国家所有,但实际上,高额的租地买地成本,会抵消中国的廉价人力资本,表面上看经济繁荣了,国家GDP上去了,但中国的无产者,并不能从中享受到多少好处,反而增加了他们为自己添置不动产转变为有产者的难度。

  当初中国太宗有句话属于敢为天下先,令人佩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现在这种房地产高涨的形势,可不是先富带动后富的节奏,它反而加大了后富向先富看齐的难度。一个普通城市的繁华地带,生意人自带街亭,几平米大的摆摊地方就得年租金三五万,而在大城市,便是要个十万二十万,也不奇怪。致富的门槛可是有些高了。而在购入不动产的消费方面,举例说明:上海某人2007年初在上海九亭奥林匹克花园小区看中一套76万元的期房,但由于一些原因,他并未出手。时隔三年,经历过无数次看房,2009年底他终于出手了,但价格却翻了一番,最后成交价为146万元。同一套房子,真没想到转了一圈还是买回来了,不仅房价涨了一倍,还搭了三年的房租。不过,他并未过于沮丧,因为这个价格在2009年底已经算是上海的价格洼地了,现在这套房子在他手里已经涨到了四百多万元!

  中国的中央政府里肯定有人明白这一点,但地方政府的人显然也很明白自己的工资福利跟GDP的关系。决定政府人员能否升迁的,不是理论上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广大人民群众,而是政府人员自己;不能给政府人员带来福利、反而损害其利益的,就得下台;中国有句话,当明规则和潜规则不一样的时候,按明规则说话,按潜规则办事;于是中央喊了N次是时候调控一下给房价降温了,实际上却是越调越高-----特别是中央所在的首都,所有增加房子成本的政策,最后都由消费者买单,有如扬汤止沸,把房子价格和房租价格步步高涨地推了上去。

  如果外资赚不到足够的钱,他们自然就会外流。首先被波及的就是日企,因为最近中国抵制日货,房价成本又变高,所以他们可能开始大规模退出中国。

  通过大规模增加货币量来维持政府统治和保持发展势头,属于饮鸠止渴,赚的是受国家保护的重点企业,亏的是出卖劳动力的普通老百姓----别看他们的人均收入可能都不够纳税资格,但这是国家的根基,一座大楼,根基完了,上边不管盖得多豪华,都得倒下来。

  国穷民富,国家感觉钱不够用了,可以随时变出钱来,国富民穷,国家感觉钱不够用了再想变出钱来,就要面临崩溃的危险。

  但是没必要在对方面前说这种扫兴的话。

  丹妮丝认为,中国政府显然比丹妮丝更理解中国国民的承受能力,要是把希腊人民的承受能力跟待遇预期跟中国人民的换换,中国政府破产两次都够了,但按中国百姓的承受能力和待遇预期来看,可能还真就崩不了。

  于是丹妮丝义愤填膺地表示:“美国最近做得太不厚道了,又开始量化宽松印钞票,一般国家这样做,必然导致国内通货膨胀,但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所以它把通货膨胀的负面转嫁给其它国家。美国量化宽松,我们不加大货币供应量,就得吃亏。”

  来客点点头,表示赞同;就跟丹妮丝聊起他的一些相关见解-------他听家里长辈说起,以前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特别厚道,建国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里,没有玩过量化宽松,汇率也没动过,物价极为稳定和低廉,苏联老大哥的人出访中国,拿出一卢布寻思买点西红柿尝尝,老农大吃一惊:“真的都买?您拿啥装啊?”老大哥掏出一个手帕,寻思包起来带起,结果老农直接把整筐的西红柿连筐一起给他了。

  如果只是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这政府从来不加发货币的做法,倒也算是厚道,但一等跟世界接轨,老实人就吃亏了。80年左右的留学生去美国,简直真是灵魂深处都震撼了:美国社会底层的平均年收入都有上万美元!而当时中国广大群众的年收入只有几百块人民币!还不到人家的零头!--------这还是教科书上宣传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群众么?到底谁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把中美收入的差距从百分之一追到了几分之一,不容易啊!

  丹妮丝也表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世界各国相信美国的实力和信誉,同意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按理说美元应该成为世界经济的定海神针,但是美国政府对美元的政策,一次次从世界范围内掠夺财富充实他们自己,令我们失望。

  1944年的时候,各国同意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

  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海外军费巨增,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源源外流。

  196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不足以抵补当时的210.3亿美元的流动债务,出现了美元的第一次危机。

  60年代中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

  1968年3月,美国黄金储备下降至121亿美元,同期的对外短期负债为331亿美元,引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

  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102.1亿美元)是它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美国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

  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

  最后美国彻底耍流氓,宣布以前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做废了------不许再拿这个价来我这里挤兑黄金了。

  然后世界范围内各种物价随着美元的水涨船高,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腾飞时刻。

  (注:1金衡盎司=31.1034768克)

  最后丹妮丝郑重表示:“我们应该合作起来,为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不能再让美国这么玩下去了!”

  丹妮丝心里清楚,来客不可能没事跟丹妮丝说这个美联储加息(加的息来自何方?显然又给美元注水)的事,显然潜台词是你能不能帮着想点对策或是拉一把。

  于是丹妮丝也就很爽快地同意帮着华为等中国企业在欧盟的生意开绿灯,来客也很高兴,因为中国很多高层都认为,只要国家重点扶植企业还能维持生产,良好的形势就崩不了,这样做,也算能给有关部门一个交代了。

  丹妮丝认为,未来的二十年左右,就是摧毁美元霸权的关键时刻,在这种关键时刻,显然光凭欧盟自己的力量不够。但是加上中国,就差不多了,在国际货币的份量上,欧元是30%出头,人民币是10%出头,已经不弱于40%出头的美元,考虑到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一直被美国有意打压,实际上欧盟与中国联合起来,在国际货币上的说话份量已经凌驾于美国之上!只要份额各占百分之几的英磅和日元保持中立别来添乱,丹妮丝就有信心把美元打落世界老大的地位,就是为的这一目标,所以丹妮丝才会拉动欧盟各国入股亚投行。最后,不光是中国的老伙伴俄罗斯,英国、法国、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美国的关键盟友均加入了亚投行,只有日本以实际行动表示它站队在美国这一边,让美国倍感尴尬。

  对中国的变化,丹妮丝感觉还是挺欣慰的,中国已经学会了国际主流的规则:能带领伙伴们一起发财的,才是好伙伴。有长远的共同利益,才有长远的友谊,只靠捐款赞助发展起来的友谊是靠不住的。所以当年丹妮丝婉拒了中国要捐助欧盟1千亿美元的做法,后来却非常高兴地接受了来自中国的大订单,并回赠了当年中国流落在外的一个十二生肖铜像,说服欧盟各国入股亚投行。

  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以前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是属于玫瑰家族的。”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包括玫瑰家族在内的犹太人被黑特勒进行集体种族屠杀的时候,玫瑰家族总部的契约都被或没收或焚毁,玫瑰家族在美国的分部趁机独立了出去。

  虚弱的总部没法和强大起来的分部翻脸,还得保持合作态度-----因为有共同的敌对目标。

  以协助总部在欧洲重组、执行欧洲复兴计划为条件,总部同意了分部的独立。实际上按当时的形势来看,总部如果不允许分部独立,自己反而可能会变成分部。

  丹妮丝自己也并不觉得当初总部的选择有什么错,像台湾当初那样,一直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民国才是正统,所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原来只是我中华民国军队编制下的第八路军,是造反作乱上来的,没有合法性!因此唆使美国出面,行使一票否决权,多次拒绝中国大陆进入联合国。最后大陆起来了,绕过安理会,直接召开世界各国代表大会(这种情况下一票否决权无效),通过了加入联合国的决议。接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宣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既然联合国里只能有一个中国,那民国兄弟你怎么看?(民国代表拿求助的眼神看向美国代表,但美国当时看到中国的国际实力之后,决定走拉拢中国一起压制苏联的战略路线,对扶不上墙的中华民国的求助眼神进行了战略性无视)-------你说过联合国里有我没你,有你没我?那就按你说的办吧!然后,中华民国的代表抱着自己的席位当场哭晕过去,跟中华民国的席位一起被人从联合国里被扔了出来;岂不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可笑得很么?-----都已经相当于流亡政府了就别拿大了。趁着老一辈的交情还在,允许分部独立换来恢复和发展的机会,总比一蹶不振、从世界顶级家族中除名好。

  分部也没有什么错,强大了自然就要有更高的追求------实际上分部做得已经算是有情义了,丹妮丝感觉要是自己当初在分部当老大,拥有了远超本部的实力,那还客气什么?果断把总部实力分化吞并才是最优选择吧?

  现在,玫瑰家族的本部已经再度强大起来了。当然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丹妮丝的雄心,可并不仅限于核动力与欧盟,她希望掌控得更多!

  要彻底整合出史上最强的玫瑰家族,不但要发展自己的力量,对不太听话的分部,也要适当展现自己的威力,加以震慑,为最终的统一打好基础。狙击美元霸权地位只是第一步!

  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当然,玫瑰家族在美国还是有一部分利益的,她既然推动美国舰母舰队来中国南海巡逻,那么投桃报李,有时也得为美国传个话-----美国认为中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令其十分难受,所以丹妮丝就开始试探来客在这方面的想法。

  丹妮丝就像跟来客聊起了闲天一般的谈起:中国的地,理论上只有拥有农业户口的才有资格种,城市户口就是再会种地,名下没有土地承包份额也是徒呼奈何,这科学么?这合理么?而中国这些农业户口,有擅长种地的,有不太擅长种地的。擅长种地的,种地真能发财,因为大棚里的反季节蔬菜跟秋天里的大白菜显然价格有天渊之别。不擅长种地的,种出一地菜发现卖出的利润还顶不上运费,最优选择是让菜烂在地里或是拔出来扔掉,才会亏得更少,也挺悲哀。把土地转包给别人自己去城里打工,有关部门开始时是禁止这种转包的,但后来发现禁止转包这只能导致土地抛荒,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为什么不彻底放开这一禁令,让会种地的承包更多土地?而让不擅长种地的去城市里打工呢?如此一来,中国的城市人力成本就会进一步下降,而农业的利润也会提高啊,这样中国政府也可以省掉很多对农业的补贴费用吧?如果中国支持种田能人成立大集约农场,让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分红,会怎么样呢?也许刚开始时会经历一些改革的阵痛,但阵痛之后,中国可以用于利润生产的资本会更多,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人均收入都可以暴涨,跟美国的人均收入对比会从原来只有美国的几分之一变成只与美国差那么几分之一--------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也省得美国总派代表过来恳求我过来说服你们放弃对农业的高额补贴扶植。

  来客和气地表示,你的想法创意很合理。中国十四亿人十亿多的农业户口,以前中国种地基本都是人力,包产到户很合理,现在发达国家早就推行了机械化、现代化的大农业,中国包产到户一人几亩地的种地效率就跟不上国际形势,太有待提高了。但是欧洲工业革命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羊吃人运动,政府故意把广大农民坑破产,逼他们进工厂,工人供大于求,工资被压到极低,才有了吃人的血汗工厂和资本出生以来每一个毛孔里都粘着血的传说。这种手法实在太过残忍,我国政府现在虽然是一切向钱看了,但也没无情到这种程度。中国现在的国情跟欧洲不同,中国是农业国,农业人口超过十亿,农民占的比例远比欧美国家大得多。确实,现在农业科技这么发达,包产到户已经跟不上形势了,大农业集约合作才有光明前途,美国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2%,三百万农民却养活了3亿美国人,还是全球谷物出口大国,农民自己的生活过得比华尔街精英还舒服,因为那里没有贫下中农,全是地主级的存在。中国确实根本不需要十亿这么多的农业人口,把农业人口削到一亿左右甚至是一千万左右,照样可以满足中国的粮食需求。但现在城市房价高涨已经让城镇户口的新一代压力大了,再把农业户口的新一代也坑进去,万一出了乱子,后果不堪设想。步子要一步步迈,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所以有些事,还得一步步潜移默化,以前农民工地位很尴尬,现在国家立法保护他们的权益;土地转包以前是禁止的,现在如果较真来说,也不合法,但我们睁一眼闭一眼,让它事实上不受违法处罚,这样潜移默化个五十年左右,也许农业改革的条件就成熟了,你看呢?

  至于说对农业的保护和补贴,我们承认,但美国自己不也是对农业进行补贴么?我们还是跟他们学的。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通过农业补贴,做到粮食自己自足是很重要的,如果依赖的进口太多,对世界粮食的压力太大,也不好。

  非洲还有很多人饥一顿饱一顿的,美国为何不考虑向非洲兄弟出口粮食呢?为什么非要在我国打开销售缺口呢?(因为他们没中国有钱,中美欧自己心里都有数)

  于是丹妮丝再次称赞了来客的仁义与稳重,这个问题就告一段落了。 不寻常事务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