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不可一日不读书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不可一日不读书

  先来听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小偷潜入一户人家,爬到屋梁上,准备夜深人静,下来偷点东西。天刚黑,一个少年提灯来到这里,坐在下面读书。小偷心想,有人在这里,看来上半夜没法偷东西了,正好打个盹,等人走了,下半夜再行动。

  然而令他无奈的是,这个少年看书太用功了,竟然连续看了一个晚上,眼看着天要亮了,少年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小偷心里有点急。更气人的是,这个少年实在是太笨了,一篇很短的文章,反复读了很多遍,他还是背不下来。

  小偷急了,跳了下来,大骂少年:“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少年目瞪口呆,小偷竟然流畅地把这篇文章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他一眼,扬长而去。

  少年的名字叫曾国藩。

  提起曾国藩,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带领湘军消灭太平天国的晚清中兴之臣。尤其是近几年,曾国藩的影响和地位在国人心中一直往上升,甚至还有人称他是“半个圣人”。半个圣人什么意思呢?有些人认为,中国上下五千年,能够称为圣人的只有两个人:孔子和王阳明。这两个人的影响力自不必说,而曾国藩能被称为半个圣人,说明了曾国藩的过人之处。

  当然了,今天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给曾国藩歌功颂德的,就像上面那个故事讲的那样,曾国藩小时候很笨,也是个普通人。他后来之所以能够大放异彩,很大原因在于他对自己提了一个要求:不可一日不读书。

  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这得从曾国藩的科举考试说起。

  曾国藩这个人,尤其是小时候,资质只能说普通,但胜在勤奋,熬夜无数,看书无数。所以他仅仅23岁就中了秀才,跟历史上那些奇才自然没法比,不过在普通人群里,也算是很好的了。他的好运不止于此,举人也是一考而过。在他们那个小地方,这成了一件不得了的事,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曾国藩这时候也是春风得意,带着大家的祝福,进京赶考,想要再接再厉,一举拿下进士,考个功名回来,安慰一下老爹。因为他老爹比较惨,比范进还惨,范进至少还考上了举人,他老爹终其一生,考了无数次,也不过是一个秀才而已。

  然而曾国藩这次的进京之旅并不如意。进士考试,光靠勤奋可能还不够,还需拼天赋,而这正是曾国藩的弱项,因此他落榜了。不过曾国藩运气好,碰上了皇太后60大寿,为了庆贺照例增加恩科一次,也就是第二年再举行一次考试。难得一遇的机会,让曾国藩碰到了,他干脆不回家,留在京城复习一年,准备再接再厉。结果第二年曾国藩又落榜了。

  连续两次都没考上,曾国藩觉得脸上无光,情绪低落。曾经是家族的荣耀,也曾意气风发,如今却落到这般田地,自己这么努力,到底有什么用?年轻的曾国藩一时想不明白,索性不回家了,出去转转,散散心。曾国藩的目标是,顺着京杭运河,去江浙一带看看。可是到了徐州就没钱了,他被迫去附近的睢宁借钱。睢宁的县令是他父亲早年的一位朋友,人很慷慨,直接借给了曾国藩100两银子。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位县令的年俸也不过才40两,所以这笔钱对于曾国藩来说,是天文数字。

  拿到钱后,曾国藩继续南下,到了富庶的南京。他本想痛痛快快地玩到底,其他考试、还钱、回家什么烦心事,统统不想。这么郁闷的日子里,就是要放纵一下自己。然而曾国藩到底是个读书人,刚到南京就发现了收藏版的《二十三史》,要价却很高,正好是100两银子。曾国藩考虑了下,直接买了。这下又没钱了,也玩不成了,曾国藩只好打道回府,从南京回到湖南老家。

  外出两年没回家,进士也没中,借来的那么一大笔银子也让自己花了,用什么去还?这些烦心事,让本已疲惫不堪的曾国藩烦躁不已。而且,这种感觉离家越近,越是明显,曾国藩担心没法向家里人交代,也担心让自己的父母失望了。

  想来想去,没什么解决办法,曾国藩硬着头皮回家,把一切都交代了。他做好了挨一顿臭骂,或者受一顿毒打的准备。然而他老爹毕竟是读过书的人,虽然心疼钱,但是这时候更心疼这个儿子。这么年轻,就备尝人世间的大喜大悲,他现在承受的压力,一定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最后他老爹说:“这笔钱虽然不少,但是我愿意替你还钱。而且你用这笔钱买了书,这是好事,是我们读书人的样子。只不过,既然书买来了,我希望你认真看书,不要忘了你的初衷。”

  这么一件大事,竟然让他老爹轻轻化解了,说明他老爹也不是一般人啊。然而处理虽轻,却重重地落在了曾国藩的心里。自己这些年来读书是为了什么,怎可因为考试不中而放弃自己的兴趣,任由自己自甘堕落呢?想到这里,曾国藩仰天发誓,用心读书,不忘初衷。两年后,曾国藩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一鸣惊人,考中了进士。

  曾国藩后来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说:“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有钱未必是好事,只求代代有秀才,这是读书的种子。所以曾氏家训中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曾国藩坚持“不可一日不读书”,并说这是自己一生唯一值得骄傲的地方。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