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偏爱川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致文存:我与川剧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巴金偏爱川剧
新发现一封巴金谈川剧的信,使我惊喜不已。
一月前,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杜建华打电话告诉我,原成都市川剧研究所副所长戴德源,在1961年市川剧院编印的内部资料中,发现巴金致成都市川剧院的一封信。此信是为祝贺成都市川剧院成立一周年而写的,表达了他对川剧的深情,并提出发展川剧事业的建议。原信在“文革”中丢失。后经林捷(时任该院党支部副书记兼第二团团长)证实了此事。信中许多情况和意见,我都听巴老讲述过。在巴老百岁之际,发现了这封未收入《巴金全集》的信,实在令人高兴。
我知道巴老喜欢川剧。上世纪60年代初,巴老回成都写作,我与巴老第一次见面的地点,巴老就约在川剧场。巴老与酷爱川剧的成都市市长李宗林是朋友。不少川剧演员也十分尊重巴老,与巴老交往甚密。巴老的《成都日记》中的第一天日记,就记有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书舫、戴雪如去看望他。巴老这次在成都住了四个多月,看川剧达三十多场。1961年1月24日,巴老在给萧珊的信上说:“上星期六我请川剧二团演了一次《生死牌》,不单是我看得流泪,沙汀也揩了几次眼睛,张老的太太一直在用手帕。川剧有些改动,但仍然激动人心。”
这以前,早在1952年,川剧参加全国会演,以《柳荫记》等剧目轰动文艺界。川剧团到上海巡回演出时,巴老不仅自己看,而且买票请朋友看。以后,川剧每次去上海演出,巴老不仅全家去看,买票请朋友去看,还委托胞弟李济生代他请演员吃饭。
1987年10月11日,巴金与川剧表演艺术家陈书舫(右一)、左清飞(中)
巴老称赞川剧剧本的文学性强。在《谈我的短篇小说》一文中,巴老说:“我喜欢的倒是一些地方戏的折子戏。我觉得它们都是很好的短篇小说。随便举一个例子,川戏的《周仁耍路》就跟我写的那些短篇相似,却比我写得好。一个人的短短的自述把故事交代得很清楚,写内心的斗争和思想的反复变化相当深刻,突出了人物的性格,有感情,能打动人心,颇像西洋的优秀的短篇作品,其实完全是中国人的东西。可见我们的传统深厚。我们拥有取之不尽的宝山,只等我们虚心地去开发。每一下锄头或者电镐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收获。”这个观点,巴老也对我说过。
巴老尊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川剧表演艺术家廖静秋患癌症,为保留她的艺术精品《杜十娘》,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巴老与作家李劼人、沙汀等,联名提案把《杜十娘》赶快拍成电影。巴老说:“现代科学固然不能挽救她的生命、减轻她的痛苦,但可以保留她的艺术。”廖静秋拍完电影《杜十娘》后不久逝世,巴老为此写了散文《廖静秋同志》,称赞廖静秋“不愿意白活”,“不愿意把她有的那一点发光的东西带进坟墓里,即使花了那么多痛苦的代价,她也要多留一点东西给中国人民”。
巴老喜欢川剧的喜剧,认为《评雪辨踪》《拉郎配》等,应当列入世界喜剧名作之林。
“文化大革命”摧毁了文化,摧毁了戏曲,也摧毁了川剧。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在1978年看了川剧,冲破“四人帮”的禁锢,让川剧和传统戏曲获得新生。四川及时地提出“振兴川剧”的口号,在全国戏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巴老很赞成振兴川剧。
我在省委宣传部工作期间,积极参与了振兴川剧的工作。1987年,我随川剧团到上海演出。当时,巴老因身体欠佳,已不再去剧场看戏。川剧界的朋友无不为此感到遗憾。周企何和陈书舫提出:巴老不能来剧场看川剧,我们就该去看望巴老。经我与巴老商定,在一天下午,由我陪同部分演员去巴老家。除陈书舫和周企何外,还有张巧凤、左清飞、王起久、王世泽、田卉文、古小琴等优秀演员。巴老在客厅会见了他们,气氛热烈。几乎每一个演员都为巴老清唱了一段。巴老既高兴又感动。为保证巴老的健康,我们把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最后,大家请巴老讲话。巴老说:“我小时候,父亲就常带我看川剧。1940年我第一次回四川,途经泸县,在街上听见放《情探》的唱片,感到十分亲切,我站着把它听完。乡音难得!多谢大家来看望我,为我演唱。”巴老开玩笑说:“我不会讲话,李致会讲话,让他讲。”这种“金蝉脱壳”之计,引起哄堂大笑。巴老与大家合影后,亲自送出大门,挥手与大家告别。
我在上世纪80年代曾随川剧团去西柏林、联邦德国、荷兰、瑞士、意大利和日本演出。巴老很关心这几次出访演出,在给我的信上说:“知道你们访日演出成功,也替你们高兴。”
川剧表演艺术家竞华,唱做俱佳,有很高的声誉。她的演唱自成一派,人称“竞派”。巴老喜欢看竞华的戏,特别爱听她的唱。在病中也听竞华的川剧音带,如《三祭江》。巴老赞美竞华的唱腔是第一流的。
1987年秋巴老回乡,应张爱萍将军之邀,三次看了川剧艺术家的表演,每次都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张老建议巴老随意,时间可长可短,巴老却因“乡音难得”,坚持看到底。
巴老这次回川期间,会见了许多川剧界的朋友。周企何和舒元卉还到巴老住地聊天,并共进午餐。周企何是川剧四大名丑之一,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40年代就与吴先忧有很多交往。吴先忧是巴老青年时期的朋友,巴老称他为自己的“第三个先生”。巴老和周企何是通过吴先忧相识的。舒元卉在50年代就是优秀的青年演员,萧珊当年很喜欢看她演的戏。
1988年1月14日,周企何不幸仙逝。巴老在给我的信上说:“请代我在他灵前献个花圈。生命虽短,艺术永在。他会活在观众的心中。我还保留着去年10月在成都和他喝酒谈笑的照片。那情景如在眼前。”
巴老1987年回四川,还去了自贡市。巴老在上海就看过剧作家魏明伦的《易胆大》《巴山秀才》两个戏的录像,对我称赞魏明伦很有才华。这次去自贡,在魏明伦的陪同下,看了《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巴山秀才》中的四个折子戏。魏明伦不时向巴老解说,巴老常常露出笑容。演出结束后,巴老因腿疾不便上台祝贺,全体演职人员下台来看巴老。巴老被感动了,一再向大家表示谢意。
有人给巴老开玩笑,说巴老突破了不去剧场看戏的“宣言”。巴老答:“回家乡是特殊情况。”
巴老对川剧的热爱,饱含着对故乡的深情。
巴老偏爱川剧,川剧界的朋友敬爱巴老。
2003年8月16日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