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

人间重晚晴——我与“晚霞”报刊的情缘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人间重晚晴

  ——我与“晚霞”报刊的情缘

  一、“活”不是花哨和猎奇 注释标题 此文为1998年5月14日贺《晚霞》杂志创办百期撰写。

  每到月初我就有一种期待。

  我期待一本杂志。它是“言老人事、表老人志、抒老人情、解老人难”的《晚霞》。一得到它我就感到愉快。一般先看目录,把最感兴趣的篇章读了,然后到晚间再从头到尾通翻一遍。有时从不同的渠道多收得一两本,便尽快送给亲友。

  在报刊总量增加很多的情况下,《晚霞》的读者能不断增多,发行量进一步扩大,这是很不容易的。我既是《晚霞》的读者,也是《晚霞》的作者。每当我在《晚霞》发表文章以后,碰见熟人时常听说他读到我的那篇文章。从这一点亲身感受,也证明《晚霞》拥有众多的读者。我为此感到高兴,分享了《晚霞》的喜悦。

  《晚霞》为什么会受到欢迎?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贯彻了“言老人事、表老人志、抒老人情、解老人难”的原则,老人的“志”和“情”是多方面的,可以作各种理解,但总应该是健康和向上的,能给人希望和力量。

  记得在一次座谈会上,不少老年朋友在充分肯定《晚霞》成绩

  的前提下,希望办得更“活”一点。我赞成这个意见。怎样才能算“活”?我以为不是指把杂志弄得花哨或猎奇,写些类似格调不高的社会新闻,而是保持自己的特色和品位,进一步在“言老人事、表老人志、抒老人情、解老人难”下功夫。我相信编辑同志会继续与老年人交朋友,更深入地调查研究,弄清和弄准老年人有些什么事、什么志、什么情、什么难,更有针对性地组织好文章。

  二、继续在四句话上下功夫 注释标题 此文为2008年3月30日贺《晚霞》杂志创刊二十周年撰写。

  十年前,我就描途过这种心情。我说,每月初我有一种期待。我期待一本杂志,它就《晚霞》。一得到它,我就感到喜悦。不仅自己认真阅读,还要把它推荐给有关的老人或亲友。也愿意把自己写的文章寄给《晚霞》杂志,与老友交流。

  十多年来,我几乎参加了《晚霞》杂志每年在成都举行作者座谈会,谈自己的感受和建议。记得十年前,《晚霞》创办百期之际,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晚霞》杂志为什么受到欢迎?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它贯彻了“言老人事、表老人志、抒老人情、解老人难”的方针(或说悬意愿)。

  为什么会强调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上不少报刊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采取了媚俗的态度,用一些格调低下的东西来迎合某些读者。所以,当讨论如何把《晚霞》杂志办得更“活”一点的时候,我仍期望杂志社进一步贯彻这一既定的方针,并继续在四句话上下功夫,更有针对性的组织好文章。

  第二个十年又过去了。以省委组组织部、老干局和西南各省的组组织部、老干局的领导下,经杂志社众多同志的长期奋斗,《晚霞》杂志不负众望,办得越来越好。加大了版面,增加了刊期,丰

  富了内容,迎来更多的读者,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想说的话很多,但时间有限。干部都“能上能下”,讲话当然可长可短。未尽之言,以后有机会再表述。

  三、而立之年的《晚霞报》 注释标题 此文为2015年5月4日贺《晚霞报》创刊三十周年撰写。

  《晚霞报》创刊三十周年,进入而立之年。

  1985年,我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工作,分管新闻和出版处。当时,我国老年人增多,我和时任部长的许川同志,都意识到老年工作的重要性。《四川日报》原副总编辑伍陵同志退下来以后,申请办《晚霞报》,得到我们的支持。以后,全国两次布置压缩报纸,我和许川明确表示:我们经常强调要重视老年人的工作,不能成为口号;《晚霞报》是全省唯一的老年人的报纸,一定要把《晚霞报》保留下来。

  1991年,我年满六十一岁,从宣传部退下来,成为老龄队伍中的一员、《晚霞报》的读者,以后又成为《晚霞报》的作者。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既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1993年起,我以“往事随笔”为总题,写自己难忘的人生经历。《晚霞报》曾为我刊登过《“往事随笔”总序》。去年,天地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往事随笔”三卷本,即《四爸巴金》《铭记在心》和《昔日足迹》,共七十多万字,《晚霞报》又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是对我也是对老人的支持和鼓励,我很感激。

  《晚霞报》约我写文章,我力求照办。2013年重阳节,我为《晚霞报》写了《重阳敬马老》,介绍了百岁老人马识途的乐观精神和《长寿三字诀》,希望人们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马老则

  说:“知我者,致公也。”年末最后一天,辞旧迎新之际,又为副刊“回望”写了《快快活活过好每一天》,从多方面谈了我的一些感悟。听说有的老人把文章复印下来,送给自己的朋友。

  《晚霞报》为我们老人传递信息和友情。我常从《晚霞报》报上看见文友写的文章,就此在电话上交换意见。老友陆原写的诗《酬老友李致电话拜年》,我也是从《晚霞报》上读到的。

  年龄越大,越喜欢《晚霞报》。我家报纸不少,有些对开大报,版面太多,有时多达五六十版以上,广告和新闻夹在一起,一大叠,老年人翻起来很吃力,有兴趣的内容也不多。《晚霞报》一般四开8版,翻起来轻松,适合老人阅读。

  《晚霞报》白手起家,从租房办公到两次买办公楼,到现在发行10万份以上,受到川渝老人的欢迎,实属不易。人说“三十而立”,《晚霞报》已经立起来了。我向为《晚霞报》工作的所有同志,过去的和现在的,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祝贺!

  期待读者和作者给予《晚霞报》更多的支持。

  希望主管和有关部门给予《晚霞报》更多的支持。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