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清晰的记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附:清晰的记忆
◎邵建华
杂文学会走过了20年的漫漫行程。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从记忆深处浮上脑海。其中,马识途同志、李致同志的身影,恰像特定镜头似地定格在眼前。随着一声“杂文家是文艺战线上的战士,永远应该用战士的心志和姿态投入创作”的呼唤,我不禁热血沸腾起来。
记得1987年一个秋风瑟瑟的日子,我为争取尽快成立省杂文学会而四处奔走。经学友引荐,我专程拜访了省委一位负责文化教育工作的副书记。当他听完我的来意后,习惯性地作出指示:成立省杂文学会嘛,不要急躁。既然全国杂文学会尚未成立,既然西南地区还没有一个省级杂文学会,我们何必要赶在前头呢!杂文啦,惹是生非,容易闯祸。我看还是等到全国都成立了杂文学会,我们再乘个末班车,也不迟嘛!你说是不是?
副书记边说边拍着我的肩头,似乎表示“关切”。我却为他的高论惊诧,为他甘居下游以求“自保”而不屑。官做大了,“心态”与“视野”却如此狭隘,不禁引人发出唏嘘。这难道不是“盆地意识”作怪么?抑或是有更深沉的“顾忌”存焉?
第二天,我又拜访了省社联的一位负责同志。他的回答就比那位副书记巧妙得多!他说:成立省杂文学会,好哇!不过你们应先争取被批准成立。然后,我们再接纳你们为“团体会员”,好不好?
好不好?我能说不好吗?这明明是“顺水推舟”的托词,说了等于没说。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学会筹备组有同志给我传来一人好消息:省作协主席马识途同志同意承担省杂文学会名誉会长的职务。并要我到省宣传部去请李致同志(时任省委宣传部主管文艺工作的副部长)担任学会会长。然后将正式申请报告递交省作协审批就可以了。
此时此刻,我真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赶紧遵嘱一一照办。
在宣传部李致同志的办公室,当他听完我的来意后,不觉笑了。他说:你们推举马老作学会名誉会长,这是众望所归,非他莫属。至于我呢,因工作太忙,不能为学会干什么实事,挂虚名做啥?
我赶紧回答:学会的具体工作,有秘书组努力去干,请你放心。现在是请你答应“挂帅”就好。
李致同志思索片刻,坦诚直言:我知道你们的难处所在。写杂文嘛,要针砭时弊,难免有人“对号入座”麻烦和是非在所难免。不过杂文学作者的动机和用心是好的,忧国忧民,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好嘛,我答应为你们担当力所能及的责任,为发展四川省的杂文创作与研究事业作出努力。
听听,真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确是良知和正义的表现。
果然,省作协的正式批文很快下达了。
在省杂文学会的成立大会上,我由衷地说了一句肺腑之言:首先,我要感谢名誉会长马识途同志和会长李致同志,他们“铁肩担道义”,为学会的成立扛起了大旗!四川省的杂文创作及其研究才有望迅速发展!从散兵游勇变成团队力量!
这段清晰的记忆,我将永志不忘。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