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宗镜录略讲(卷三)

第五十四讲 大千眼开好识尘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宗镜录略讲(卷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五十四讲

  大千眼开好识尘

  修行人不是演员

  对于教理不通,光是做功夫,也是一种偏差。并非修禅不对,而是没有智慧的禅,很可能发生鬼定。鬼定就是五阴境界的定,我们对《楞严经》所言五阴境界要搞清楚。再来讲第六种病。

  六、名利坐禅,如扇提罗死堕地狱。

  佛后有位弟子叫扇提罗,打坐工夫很好,一定好几天,实际上不是定,那叫“熬”定,硬撑出来的,“名利坐禅”,给人看的。过去在大陆也碰到很多这种情形,记得年轻时初学佛,听到杭州某某庙子有人闭关,那时没看过人闭关,不知闭关干什么;你吆喝了半天进去一下,看了要供养,人坐在里面打坐,四周围着玻璃,给人看的。当时虽然没有深入佛法,却觉得不是味道。

  另外还有一件也是我亲眼所见,我经常拿来跟出家同学说笑。抗战胜利,从峨眉山下来一个和尚,自南京到杭州,抗战八年未到杭州看西湖,第一个愿望,万事不管,先看看西子无恙乎!西湖庙子不多,大家都晓得峨眉山来了个大和尚,有道,问之不知其名,戴顶斗笠,一天到晚双盘坐在那里,座前铺块毛巾,摆个洗脸盆。晚上回去,喝!一脸盆的钱。我心里纳闷会是谁呢?一定是熟人。我一去看果然是个认识的和尚,他闭着双眼。我们两人讲话,知道他为盖庙子而来。他问我怎么也到杭州了?我说我家乡在这儿,你来这里要先跟地头蛇打个招呼,这是玩笑话。我问他搞了多少了?他说不少了!我告诉他赶快回去,他问为什么叫他回四川,我说你再不回四川来不及了!出家人不懂时局变化。这是真实之事,我不讲人名。

  然而你说那人没有佛法吗?的确有一点,他是修净土的,我们虽然说说笑笑,开他玩笑,但对他还是很恭敬,他在峨眉山的确有一套。峨眉山有座舍身崖,万丈悬崖,有许多人为祈求父母病愈而许愿从舍身崖跳下去。舍身崖靠西康大云山,西藏人带肉必用布覆盖,否则就被红嘴老鹰刁走。红嘴老鹰专吃人肉,在舍身崖下等人往下跳。这个和尚做了很多好事,在舍身崖没有路走,他想一个人慢慢走下去,有一次一不小心失足滑了下去,结果还是没有舍身。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也不知道,好像有人抬着,到了下面都是大岩石,走了三天路才回到本庙,你看崖多高啊!他还是有一套,但盘腿坐在那里,多少有“名利坐禅”之嫌。而修行人若真为了名利坐禅,如扇提罗,死后堕入地狱。

  入定不易 莫陷定难

  七、设证得禅,即堕长寿天难。

  要注意!这是真正坐禅,虽然没有学理,真坐禅入定绝对可以长寿。不过在佛法来讲,学佛是求解脱,不求长生不老。佛法有三灾八难之说,长寿即是一种灾难,一个人活得老不死是灾难;还有坐禅坐得好,“升天”也是灾难,升天福报大,福大即是灾难。有云“贫穷布施难,富贵发心难”。在佛法言,长寿天、福生天、广果天?都是八灾难之一。但话说回来,真能坐禅得定,长寿不是问题,如果诸位只求长寿,要多打坐,此话绝不假。“设证得禅,即堕长寿天难”,假设有人证得了禅定,因没慧观,便堕在长寿天,三灾八难中之一难。话虽如此,如果你真有本事、有工夫修到长寿天的境界,一转而证得菩提而解脱,我并不反对。

  八、如水乳禅,教授学徒,绍三涂种子。

  譬如念咒子、听声音,以各种各样的工夫,本是权巧方便,却当做是真禅,这是“水乳禅”,牛奶加水,走了样的禅,拿这种方法来教授学生当禅学,结果结的是三涂种子,会往地狱、饿鬼、畜牲下三涂去。

  九、四众不沾真法之润,转就浇漓。

  自己没有真正修禅定,不能使四众弟子真正得到佛法的滋润,使得佛教与佛法越来越糟!

  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

  禅师有十种过错,换言之,禅师的过错是光以为打坐做工夫即可,不肯研究教理;法师们的过错是只晓得研究佛学,没有真正去作修证的工夫。

  律以心戒为宗

  律师十过者:一、但执外律,不识内戒,故被净名诃。

  此“律师”是佛教中戒律的律师,非法律上打官司的律师。律师所犯的十种错误有:

  一、一般讲戒律的人,只知外形的条例,好比学法律不研究法理学。换言之,不研究法律哲学。例如四书五经、汉律、唐律,乃至宋元明清律是中国的法律哲学,建立在人伦道德上;而《礼记》等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一部大宪法,也是最重要的法理学,所以我经常鼓励学法律的人研究这本书。一般学校念的法律,不是大陆法系就是海洋法系的西方法律系统。吾人自己的汉唐宋元明清所构成的法律系统,则无人研究。把自己的法律系统研究了,再配合《礼记》与佛教大、小乘的律学,一定是一部非常伟大的法律著作。这是讲到戒律,顺便一提人类道德重整的问题。

  那么,他说一般守戒律的只注重外形。譬如吃素,有许多解释,可以说不在戒律范围内,也可以说在戒律范围内,因为生病时可不必,为什么呢?因这些问题是偏于外在的,那研究起来多了!戒律最主要的是内心的起心动念,心灭了,菩萨戒律八万四千法,都不犯,一切端在起心动念,动机有一点错误就犯戒,此是菩萨戒律。拿普通话说,问你“居心何在。”

  所以他说一般讲戒律的只晓得执外律而不识内在的戒律,内在没有定力,一起心动念就犯戒了。真讲戒律,大乘戒律,妄念不断等于是天天在犯戒,不管什么妄念,甚至善的妄念也已经犯了禅定戒,根本菩提大戒。

  “故被净名诃”,净名即维摩居士。佛的十大弟子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也被维摩居士诃责。有两个比丘犯戒,其罪应堕无间地狱,两个比丘烦恼得要命,心理受自责自谴的压力,快要死了,后来被维摩居士痛骂一顿,连先前为他俩析戒增其恐惧的优波离律师也骂进去。结果两个比丘听了维摩居士的话后,当下悟道证得菩提。这是关于内律的道理,与人起心动念的道理有关。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批不如共识苦

  二、执律名相诤计是非,不识见心苦集。

  只抓到戒律的名相,名即是观念,逻辑的概念;相即是现象,戒律的条文就是戒相。他说一般研究戒律的,只晓得抓住戒律外表的名相,因此没有变成自己守戒,反而在心理上专门观察别人的是非善恶,这本身已经犯了戒。看这个也不对,看那个也不对,那个人眉毛打个结,他为什么不开心……一天到晚观察计较人家,这是错误的!

  守执戒律的名相,因而爱“诤计是非”,喜欢到处在是非心上计较。我经常告诉同学,善恶之心的分辨就是是非。人类社会一切道德教育、戒律、法治、民主等等人伦之道,就是明辨善恶是非,这是人道,很好。但是讲形而上道,明辨善恶的观念太厉害,即是非心太切,搞得瞋念大,并且有许多是执在自以为是的善里,便很有问题。“厚善薄恶”也是一种瞋念,对坏人看不惯,无法包容,没有慈悲心,也是一种错误。

  这是戒律内在的范围,真正研究起来非常难,它不像普通人世间的法律。人世间的法律是比较刻板的,碰到了这个行为,以这个行为的事实来做判断;戒律是除了事实,更重进一步追究心理动机。至于佛法究竟的戒律,管你心理善恶是非动机,任何一个动机都是错,都是比量,都是非量,这就严重了!所以说起心动念都是犯戒。

  “不识见心苦集”,他说只知执著戒律的名相,“诤计是非”,善恶心分别过激,自己不能反省,犯了见取见、戒禁取见,心理充满了苦,要灭掉一切苦,由苦集达到灭道,就得道了。

  等持三学心在道

  三、秉戒定慧相资方能进道;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

  戒定慧是三位一体的。晓得持戒,持心念之戒;晓得修定,做工夫;晓得参慧,“观心内证”,这戒定慧三样,平等平等,不可缺一,而且要真诚,不可轻度。“方能进道”,戒定慧等持,才可以谈进入修道的范围。“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光晓得戒律,智慧没有,工夫也不到,又如何开悟证道呢?

  四、弘在名誉,志不存道,果在三涂。

  你动机在标榜持戒,不要等毁谤人家,其实已有毁谤他人的犯意了。为了名誉而遵守戒律,真正的动机、发心并不是为修道,这个果报是堕落三恶道。外表看起来是做善事,实际上,善的外形会招来恶果。

  五、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

  不管禅师、法师、律师,三种各易有所偏差。所以我常告诉大家修四念处,不净观、白骨观、安那般那数息,都是四念处的范围。①“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不管你修哪一个宗派法门,都是在破坏佛法,不是真正的修道,有那么严重!

  大千眼开好识尘

  六、执律方便小教以为正理,而障大道。

  戒律没有研究清楚,专门抓住细行来否定一切大行为。这点尤其青年同学要特别注意!不但学佛如此,一个人做事业也是如比。据我自己的经验,人,做任何伟大的事业,有个最大的弱点,喜欢在小事情上表现自己的精明,而且往往喜欢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小地方上,因此人很少有大英雄、大豪杰。大英豪小地方他一定知道,不知道那叫大糊涂蛋,不叫大英豪,但是知道了根本不在意,这是最难的。细行都知,而见地、着眼在大处,那才是大丈夫之行。这句话,请青年朋友注意了!不但学佛如此,就是在世间做一个了不起的人,也应如此!我们读史书经常可以看到“小人”,秦汉以后不大用“小人”,汉朝历史叫“细人”,闽南话也叫“细人”,一点也没错,在小地方计较。我们学做人,尤其学佛,要把心胸、气度放大。不过,我经常有经验,某人本来蛮好,一学佛、一打坐,一下子变得大概跟我一样越来越小了!最后变成“人扁”了!

  这里《宗镜录》说不要执戒律中做为方便的小教,以为是正理而障碍自己的大道,应该在小处要知道,而在大处着眼。

  观心免过

  七、师师执律不同,弘则多加水乳。

  佛法从佛弟子以后,各个宗派、祖师,戒律规矩每个庙子不同,佛法变成牛奶加了水。“师师执律不同”,每个老师所执戒律不同,虽然在弘扬戒律,若是加进自己主观的意见,那等于掺水入乳。

  八、不依圣教传授,误累后生。

  光晓得研究戒律,没有研究真正的大乘的经典,没有体会形而上道,不依圣教传授后来的人,结果耽误后来的青年学生。

  九、四众不沾真法之润,转就浇漓。

  四众,即出家男女二众与在家男女二众等弟子,因而无法沾润真正的佛法,这样佛教便越来越衰败了!

  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

  法师、禅师、律师,每一种都有十种毛病。永明寿禅师非常客气,实则从佛说的经典中全部节录下来并不只十点,他老人家已经笔下留情,只列举十点叫我们反省。

  永明寿禅师为什么要提出这十种过失呢?因为上面引用《楞严经》直接告诉我们怎么明心见性。从这一段开始,要慢慢告诉我们修持方法以及悟道。

  是知若不观心,具如上之大失。

  这是永明寿禅师的话。所以要了解,真正修行,若不向心念上观心反照,就会发生上面所讲三十种偏差的过失。

  没有资格站在地球上的人

  如《大智度论》云:“菩萨摩诃萨,若欲不空食国中之施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讲,走大乘道的人,要想不空吃人世间一口饭,你就要研究如何智慧成就、超凡入圣。

  摩诃即“大”,菩萨摩诃萨翻译成中文即“大菩萨们”。菩萨梵文是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中文不好翻,勉强翻译即是有道、成道、得道者为菩萨。中文刚开始也有翻成大士,后来觉得不恰当,又翻成开士。后来又认为这两个翻译仍不够圆满,干脆翻译原文,叫做菩提萨埵。

  菩萨摩诃萨假使要不空食人世间一粒米,换言之,没有成道以前,消耗了人世间许多的米粮,都还是欠债,将来要还的。尤其出家有一句话:“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要想不空食国人的布施,应当修学般若波罗蜜大智慧成就,要求大彻大悟。

  又《宝梁经》云:“若学大乘佛法者,受施主抟食,如须弥山,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如不学者,若未堕僧数,十方无唾地处。”

  佛法中关于饮食分为好几种。人吃的饭叫抟食,又叫段食,一天三餐,加宵夜四餐,再加点心五餐,若再加喝茶就六七餐了,这是分段吃。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印度人吃饭用手抓;新疆人吃抓饭,一手捏起一团饭叫一抟食。段食以外有思食,思想是一种饮食。欲界众生靠段食;天人境界是思食;入定的人吃什么饭?思食,真正入了定,舌识不动,鼻识不呼吸,《八识规矩颂》提到“眼耳身三二地居”,与这个道理有关。

  佛经说修大乘佛法接受人家一碗饭、一抟食的布施,就像须弥山那么多。你要晓得吃一口饭很不容易,那都是社会上许多劳苦功高者的付出,我们才吃得到,你不修道没有成就,欠的都是账。

  “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受施主布施一件衣服,等于可以覆盖整个大地一样,这是形容恩重难报。

  “如不学者”,修道人不好好学,即使接受一件衣服也还报不了,因为这都是社会大众功劳、血汗的成绩,我们凭什么该享受?学佛的人要晓得这个道理,如果你悟了道,可以还,那还的方法很多。

  “若未堕僧数”,所以出家要真正做一个僧,什么僧?要证果悟道,做个圣贤僧,那可以,不然,“十方无唾地处”,换言之,不修行不成道,空过一生,尽管这个世界土地这么大,连吐一口口水那么丁点大的地方,都没有你的份,你非堕落不可,有那么严重!

  “无唾地处”是佛在印度形容而翻译成中文的文字,假使不用梵文词句翻,直接以中文翻译就是他生来世“无立锥之地”,站都没有你站的地方。换句话说,没有人身给你变啦!这块土地你还有资格站吗?没有资格在地球上站,因为你再变出来就不一定是人啦!这都是佛说的,不是我说的,不要搞错了!

  学问之道

  《维摩经》亦云:“敬学如师,才起学心,便有为人天之分。”

  《维摩经》也说,真正学佛修道的人,要发起真正的恭敬心,对任何一种学问知识,尤其佛法的见地,要敬它,不是敬老师,这个学问本身就是老师,就是佛在这里也一样,他也会“敬学如师”。只要真正发起对人、对法、对学问的恭敬心的人,你发起这种修行、学习的心,便有人天的立定点,甚至已经天人合一,超越人世间了!

  大家求学,往往因为好奇、喜欢、兴趣,问他为什么学?有兴趣。这个话拿学佛来讲,先打三百下手心,赶出山门外。这个“兴趣”很难听,其动机不是一种恭敬的追求心在追求真理。

  或闻宗镜一句,定成佛无疑。

  永明寿禅师最后加了这句话。这是真的,《宗镜录》所辑全是佛经的精华,抓住其中一点,修行决定可以成功。

  故《法华经》云:“若有闻是法,无一不成佛;唯除未闻者,盲冥不信人。”

  《法华经》说“唯信能入”,这个不是迷信之信,要正信,要自己证进来的信。当然正信前总有迷信的一段过程。

  我经常跟朋友们讲,你不要搞这个玩意,搞这个要问自己发疯没有?硬发疯摸进来,还必须具备一个肯上当的心情,发疯要上这个当,你把它抓一下看看!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其实不但学佛法,任何一门学问,不发“疯”不会成功的。你说你有聪明,这个东西研究研究,一副专家很懂的样子,戴个厚厚的手套,表现得很聪明,实际上这种人反而是大笨蛋,百无一成,因为他自以为聪明。

  所以要诚敬心,以诚敬心由肯放手投入的“迷”信,而进入正信,无有不成功的。

  一个儒生的佛缘

  若已闻者,皆是曩因,既受衣珠,曾亲佛会,不可放逸,须志披寻。

  这是告诫我们,假使已经听闻到佛法,也都是过去生的因缘,不是这一生的。“曩”即过去,佛家讲三世因果,人生的遭遇不是这一世的因缘,而是多生的因缘。譬如昨晚找资料,偶然翻到二百多年前清朝人写的一本书,很有意思。他说明朝末年清军入关时,有个读书人,不信佛的。过去的儒家不得了,对宗教观念很排斥,看到和尚道士,理都不理,认为是妖魔鬼怪,哪像现在奖励大专青年研究佛法,没有这回事。年轻人搞这一套事,老一辈的人眼睛瞪得像鸭蛋那么大,斥之为邪门、异端,门口贴张条子:“僧道无缘”,不要来化缘。

  这个人也是如此,学问、修养好,又有功名。明朝亡国,清军入关,他也不出来做官,意志清疏,行止潇洒。有一天跑到一个庙子的小庵堂,有二三个比丘尼在那里,他无聊随便翻翻经典,看到《金刚经》,站在那里不动,看完了讲一句话:“我这一生几乎错过了!”也不晓得怎么了?此人回来以后就开始打坐,六年以后圆寂了!玉津双垂,头顶放光。儒家一般都不信的也都亲眼看到。“玉津双垂”,死时鼻孔流出来的不是鼻涕水,而是像白玉一样的筷子插下来,比烧的舍利子还高一点,玉津散掉就烧出舍利子。整个村庄风云雷雨,异香三天。这是一个读书人反对佛法,到了晚年幡然觉醒的例子。他在几乎错过一生下,最后得到这个成就,这就是正信的道理。

  这种人不是这一生的因缘,“皆是曩因,既受衣珠”。贫子衣中珠,这是《法华经》的比喻。这个“衣”不是我们身上穿的衣,把衣服脱了还有一件衣,是爸爸妈妈给我们做的,不用自己花钱,是爸爸妈妈给的本钱。穿了几十年,这件衣服里就有无价的宝珠,你找到就成佛了!这是《法华经》上的形容。

  “曾亲佛会,不可放逸,须志披寻”,所以,曾经亲自见到过佛所说的法,这一生有这个因缘,就绝不可放逸。要立志把经典翻开、披开去找、去研究,不要买了经典放在那里陈设给人看的,没有自己去参究。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忽遇缘差,空无所得。所以《瑜伽论》云:“不缓加行中,又能如是勇猛精进,谓我今定当趣证,所应证得,不应缓慢。何以故?我有多种横死因缘,所谓身中,或风、或热、痧痰发动,或所饮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或宿食病,或为于外,蛇蝎蚰蜒,百足等类诸恶毒虫之所蛆螫,或复为人非类等之所惊恐,因斯夭没。于如是等诸横死处,恒常思惟,修无常想,住不放逸。”

  他告诉我们大家,尤其年轻人,既然知道这条形而上的路,是为自己而学,为自己寻找生命的根源而学佛,就不能够慢慢来。其他为谋生、为职业而学的知识也应该学,但是为形而上道,《瑜伽师地论》说“不缓加行中”,拿土话讲就是“慢不得”,不能说今天没空,等到明天再来,要勇猛精进。

  他接着又说,人随时可能死亡,你不要认为自己还年轻,人有种种的死法,身体里或者一下风动,气不对,或者高烧而死;或者痰壅塞令人亡;或者饮食中毒、胃溃疡、消化不良,各种坏食残积身中;或者在身外被虫咬伤等等,有各种死劫。譬如前两天媒体报道有个小孩在屋外棚架下被猪咬死,才几岁的小孩,本来有七、八十年的未来,谁知道会被猪吃了指、脚而致死。生命是很脆弱、最靠不住的,求真理、求自己生命来源的这个学问,不可以迟疑。你说等等,等儿子女儿结婚,没事再来,等一下又抱孙子……来不及的,要赶快啊!

  编案:

  ①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 宗镜录略讲(卷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