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马棚街附西马棚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东马棚街附西马棚街
东马棚街和西马棚街在清代都是满城中的胡同,东西相邻,当时名叫仁德胡同和广德胡同。这里是满蒙旗兵养马较多的地方,原来有很多竹木搭建的马棚,少有住户。民国时期不再在这里养马,并逐渐修建了若干民房,并把街道名称改作了东马棚街和西马棚街。
西马棚街成都市特殊教育中心和西马棚街小学 2009年 牟薇摄影
1912年四川外国语学校从昭忠祠街迁到东马棚街,1914年改称为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1919年9月,15岁的巴金以李尧棠的名字与他的三哥李尧林一同考入此校读书,从补习班到预科、法文本科,直到1923年春天离开成都取道上海去法国留学。因为巴金自幼在家读私塾,没有上过小学和中学,没有中学的毕业文凭,所以被学校列为旁听生,没有得到毕业文凭。但是,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是巴金青年时期所上的最重要的一所学校,他不仅在这里初步掌握了英语、法语和世界语(巴金是我国世界语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与最早的一批文学作品也都是在这一时期问世,他所参加的第一次社会斗争(为反对军阀刘存厚而举行的罢课与请愿活动)和参加社团、编辑杂志也都是在这一时期。所以,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对于巴金的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东马棚街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旧址 20世纪60年代
长期在东马棚街办学的成都市第一中学现与树德中学合并,称为成都树德实验中学,就是开办在当年的外国语专门学校的旧址上(这个旧址还包括1914年开办在这里的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一师于1919年迁盐道街)。而成都一中的前身又是1931年在这里开办的四川省立女子中学(另有省男中在五世同堂街)。正因为这里过去办的是女子中学,所以成都一中在建校后很久仍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都仅有的两所女子中学之一(另一所是成都十一中),现已改为男女合校。
民国时期,东马棚街上的一个宅院中出售一种由家庭主妇自己制作的豆瓣酱与红豆腐,颇有口碑,人们都称之为“太太胡豆瓣”。
抗日名将孙震在成都城内的故宅在今西马棚街小学校园内。 成都街巷志.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