镋钯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镋钯街
镋钯街是一条小街,位于下东大街南边,东起磨房街,西到红石柱横街。在近年间的城市改造中,已经向东直达府河。
“镋钯”二字不常用,成都方音读dǎng pá,而且有不同的写法。《四川省成都市地名录》按《华阳县志》的写法写作“镋扒”,是不正确的。现在在很多场合见到的“铛钯”和“傥钯”更是不正确的。近年来一般都按《成都城区街名通览》的更正写为“镋钯”,这是正确的。按照老成都人多年的说法,镋钯是过去大慈寺僧人常用的兵器,因为大慈寺僧人当年在此练武,这里就是寺僧存放兵器的地方,后来形成小街,所以就名为镋钯街。
清代的几种镋钯 袁庭栋提供
可是镋钯到底是一种什么兵器,却长期没有能够说清楚(例如《成都日报》记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经在2008年8月就镋钯究竟是一种什么兵器向有关部门与武术界著名人士进行过调查与访问,结果仍然没有找到答案)。从我国古代兵书考察,镋钯原来不是一种兵器,而是两种兵器。“镋”的形状有点像月牙,所以也称作月牙铲,京剧《野猪林》中鲁智深手中所用的就是。早期的“钯”很像农家所用的钉耙,《西游记》中猪八戒手中所用的就是。到了明代就出现了把二者合成为一种兵器的镋钯,它的形制与来历在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写的《练兵实纪杂集卷五》的《镋钯解》中有所记载:“此器长八尺,粗可寸半,上用利刃,横以弯股,刃用两锋,中有一脊,弯股四棱,以棱为利……于马上最便,可戳可格,利器也,此自杀倭始。”这种兵器在清代的绿营中还有使用,又因为形状的变化而称为凤翅镋、五齿镋、月牙钯、通天钯等。
镋钯街上过去有过菩提庵和大清庵两座尼庵,很可能是依附大慈寺而建。据有关记载,街上还有一座秦楚庙。秦楚庙的名字很特别,难以解释,估计是民间对一座移民会馆的不很准确的俗称。秦楚庙的旧址在1951年办了镋钯街小学,以后属于二十二中,就是今天的成都礼仪职业中学(东区)。
大草院巷(原在镋钯街北,已于2000年被拆除)1993年 陈锦摄影
镋钯街 1998年 冯水木摄影 成都街巷志.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