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祠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三圣祠街
在暑袜中街以东、北新街与中新街街口以西的一条小街叫三圣祠街。三圣祠街原名三圣祠巷,其得名就是因为清代在这条街的西口建有一座三圣祠。三圣祠初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乾隆四十九年(1784)毁于火灾,八年以后重建。民国时期祠庙被拆,以原址为基础扩大之后修建了暑袜北三街小学。
清末的四川中西学堂 四川大学档案馆提供
由于三圣祠早已不存,所以祠内所供奉的是哪三位圣贤已经不可确知,目前有三种说法:三国的刘、关、张;道教神系之中的三霄娘娘,即云霄娘娘、紫霄娘娘和碧霄娘娘;上古三圣。关于上古三圣又有三种说法:唐尧、虞舜、夏禹;伏羲、文王、孔子;夏禹、周公、孔子。笔者认为更古老的三圣可能更为可信。这是因为就在这三圣祠稍北处的提督街上,清代建有祭祀刘、关、张的三义庙,不太可能在这很近的位置修建两座祭祀刘、关、张的祠庙。过去成都以“三圣”为名的寺庙还有好几处,单是同治《成都县志》中所载的就有三处,目前都不清楚所祀的到底是哪“三圣”。只知道今天的三圣乡那里曾经有过纪念刘备、关羽和张飞的三圣祠。成都至今都还有一条三圣街,却又不是因为三圣祠而得名,有关的介绍见“三圣街”。
四川总督关于四川中西学堂等校合并为四川通省大学堂的奏折 四川大学档案馆提供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就在三圣祠街开办。这是四川历史上第一个专门学习西方近代文化的学校,也是一所五年制的留学预备学校。学校的主旨是学习“西学”,如英文、法文、数学、天文等,由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主持校务。五年之后,即1901年,四川第一批官派出国留洋的学生共22名,其中的18名留学生都是中西学堂第一届的毕业生(另有4名选自尊经书院的毕业生)。钱为善留学英国归国之后任四川电话局长、四川工业学堂总理委员(相当于校长),胡骧留学法国归国之后任四川机器总局局长。光绪二十八年(1902)初,四川中西学堂与尊经书院、锦江书院合并,成立了四川通省大学堂,当年底即按全国通例,改名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是为今天四川大学的前身。2006年,四川大学举行了建校110周年校庆,就是因为是以四川中西学堂开办的1896年作为它最早的建校时间,是以四川中西学堂作为它最早的前身。 成都街巷志.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