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成都街巷志.下册

法云庵路

成都街巷志.下册 袁庭栋 675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法云庵路

  法云庵路位于龙江路以东,得名于原来在这条街上的法云庵。这座尼姑庵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本名法云禅院,法云庵是俗称。“法云”二字出于佛经中“菩萨十地”中第十的“法云地”,其义为大法之智云有如甘露之雨遍注众生。法云庵在民国时期就已不存,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利用法云庵的旧址修建了成都市殡仪馆。

  抗日战争时期,以法律系知名全国的北平朝阳学院内迁成都,于1938年夏至1941年夏在法云庵中办学。由于学院中共产党员多、进步人士多,特别是有全国著名的左派经济学家“邓、马、黄”,即新中国成立后任民盟中央副主席的邓初民、任湖北省民盟主委的马哲民、任高教部副部长的黄松龄(他们三位都是中共党员),还有著名的杨伯恺、黄宪章、潘大逵、李续纲等教授,学生中有谢韬等活跃的共产党员,课堂上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课余则积极参加成都的各种抗日进步活动,建立抗日救国的统一战线,故而被称为成都的“抗大”(即指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遏制朝阳学院的进步力量,除了采取一系列反动措施之外,在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的一手策划下,学院1941年夏天被强迫迁往重庆。 成都街巷志.下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