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行道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公行道
在原来华西协合大学南墙外侧有一条泥土小道,平时少有行人。抗战爆发后居住者愈来愈多,这条小道也就逐渐形成了一条街道。由于是新建的公众通道,而孙中山先生又最为赞赏《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语,很多地方都悬挂着他手书的“天下为公”的横幅(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曾经多次题书“天下为公”四字,据调查只是题赠友人的就有32件,在很多场合都把“天下为公”作为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所以1938年在为这条街道命名时就命名为公行道。成都的街道正式以“道”为名,这里是最早的一条。近年在城市改造之中,对公行道进行了改建与扩建,成为一条通向新建的电信南路的大街。
成都出生的民国时期重要军政人物张群在抗日战争时期回川任职,在公行道4号修建了一座官邸,是当时无数军政要人出入的地方。原建筑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作为云南省政府驻川办事处的办公地,近年改建为云川宾馆。
公行道中的张群公馆 杨显峰提供
在公行道上,至今还保存着一座名叫“颐庐”的小院(“颐庐”二字为戴季陶手书),院中有一座三层的青砖小楼,修建于1940年,它的修建者是华西大学校董张世煜,但是长期居住在这里的是他的长女、曾经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留学并成为我国第一位牙科女博士的张琼仙教授和她的丈夫、著名农学家陈志平博士。张琼仙一生执教行医于华西口腔医院,曾经为朱德、聂荣臻、贺龙、张爱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治牙。2010年9月28日,华西口腔医院为她举行了百岁庆典。2013年2月20日,被喻为“华西口腔活化石”的张琼仙老人因病逝世。 成都街巷志.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