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成都街巷志.下册

东华正街附东华门街 西华门街

成都街巷志.下册 袁庭栋 2838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东华正街附东华门街 西华门街

  清代在成都城中心的贡院是在明代蜀王府的基础之上修建的,在东西各开一门,分别名叫东华门与西华门。东华门与西华门之外的街道也就名叫东华门街与西华门街。在东华门街西端,还有与之垂直的东华门北街和东华门南街,呈丁字形排列。民国时废贡院,东华门与西华门也不再存在,并将东华门街改名为东华正街,将东华门北街和东华门南街简称为东华北街和东华南街。清代的贡院已不在了,如今还在街道名称中保留下来的,就只剩下缘于贡院的东华门与西华门命名的东华正街、东华门街与西华门街了。

  如果以清代的城墙作为老成都城范围的话,在清代的前期与中期,东华门处在正中间的位置,所以清代有《竹枝祠》写道:“东西南北一城环,四条大街对四关。十字分开详细算,东华门在正中间。”一直到清代后期有了一个四方相通的商业口岸盐市口之后,成都人才把盐市口作为成都城的中心。

  20世纪40年代的东华正街 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提供

  东华门街口 1985年 林青摄影

  今天的东华正街(清代名东华门街,民国时改今名)位于顺城大街南段以西,与提督街口相对。2003年街道扩建之后,原东华北街和东华南街再加上东华北街北边的大红土地庙街、小红土地庙街一道合并为东华门街,北通西玉龙街,南通蜀都大道,只不过原来的东华南街与蜀都大道人民东路段的交口要比今天往东一些。这是因为1986年这里要修建物资大厦,而当时的东华南街正在物资大厦的红线之内,所以就把原来的东华南街拆除,向西迁移16米,修建了一条新的东华南街。在2003年之前,这里还有一个明显的拐弯。2003年街道扩建之后,就完全拉直,看不到过去老街的路线了。

  清代的东华门街与西华门街这两条东西相对的街道的格局不对称,东华门街是出东华门之后一直向东的东西向街道,同时又有南北向的东华门北街和东华门南街。西华门街却是出西华门之后的一条南北向街道,所以今天的西华门街仍然是南北向的。原来的西华门街不长,位于人民西路以北,往北走是马道街、平安桥街、五福巷,再往北才上羊市街,一共只有900米长,却分成了4条相连接的街道。2003年把这四条街加宽拉直,合并为一条长街,统名为西华门街,南口在人民西路,北口在羊市街。

  在这里,有两个情况很容易误解,一是今天的东华门街的街道名称是2003年才有的,而今天的西华门街的名称却是清代就已存在;二是无论是今天的东华门街还是今天的西华门街都与过去不同,都是2003年才扩建与重建的新街。今天的西华门街是在过去三条街道的基础之上重建的,而今天的东华门街则不是过去的东华门街(过去的东华门街是今天的东华正街),而是过去的东华门北街、东华门南街,再加上过去的大红土地庙、小红土地庙四条街道合并加宽而成。

  古老的东华门街与西华门街上,先后住着成都近代历史上三位著名的国医大师。

  在原来的东华南街上,住着我国中医“火神派”的开山鼻祖郑钦安。

  郑钦安

  郑钦安(1824—1904)生于四川邛崃,长在成都,年轻时号称“槐轩教主”的成都著名学者兼名医刘沅问学,但以学医为主课。24岁时在成都正式悬壶行医。同治八年(1869)刊行《医理真传》一书,五年后刊行《医法圆通》一书,光绪二十年(1894)再刊行《伤寒恒论》一书。他的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都是推崇《伤寒论》,以辨阴阳为主旨,以用生姜、附片等热性药为特色,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被时人称为“姜附先生”、“郑火神”,在我国中医界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他与他的后继者也被称为“火神派”或“扶阳学派”,至今仍然是成都中医内科的一个特色流派。2009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广西中医学院设立了我国第一家中医传承工作室“钦安卢氏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由“郑火神”嫡传弟子“卢火神”卢铸之之孙、有“小火神”之称的成都名医卢崇汉负责主持,与此同时,该工作室的教学基地“卢火神扶阳中医馆”也正式揭牌。

  在原来的东华南街上,开设有著名的黄济川痔瘘医院,即如今迁建在太升南路的成都市肛肠专科医院的前身。

  黄济川

  黄济川(1862—1960)四川内江人,本名黄锡正。17岁时患严重的肛瘘,八方求医无效,后经富顺民间医生龚心裕用挂线疗法治愈,遂拜龚为师,五年学成,乃改名“济川”,誓用平生之力在四川济世救人。1897年在泸州开办痔瘘诊所,1904年到成都祠堂街开办黄济川痔瘘诊所,1907年迁东华门南街6号。1954年他将自己的全部秘方秘法献给国家,卫生部组织他在全国进行推广。1956年又将全部产业献给国家,开办了国有的成都痔瘘专科医院(1998年更名为成都市肛肠专科医院),亲任院长。他所制作的枯痔散与药线和他所运用的挂线疗法不仅在我国,甚至在东南亚国家都有很高声誉。1955年他出版了《痔瘘治疗法》一书。生前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政协常委,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当代成都的国医大师、被成都人称为“王小儿”的著名儿科专家王静安生前长期居住在西华门街9号(民国时期成都还有一位著名的“王小儿”,指的是顺城街药铺“王荣丰堂”中的王朴臣。新中国成立以后,王朴臣携其子王伯岳入京,以后一直在北京行医)。2005年“王小儿”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国医大师”称号,2006年“王小儿”被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学会授予“一代宗师”称号。2007年9月6日,“王小儿”病逝于家中。 成都街巷志.下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