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名联观止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港人挽陈嘉庚联
有“爱国老人”之称的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逝世于一九六一年八月十
二日。陈嘉庚(一八七四— 一九六一),福建厦门人,曾长期侨居新加坡,
从事工商业,对华侨的公益事业和祖国的教育事业最为热心。他是在北京
逝世的,逝世前担任的职务是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他逝世后,
港九各界亦举行追悼大会,收到挽联数以百计,现选录几副,略加说明。
香港厦门大学校友会的挽联是:
卅年苦心,创厦大集美,矗立黉宫,总为邦家培后进;
万人洒泪,思囊萤映雪,光分丙舍,仰瞻风范哭先生。
陈嘉庚在一九一三至一九二〇年之间,先后在集美创办中小学和师范、
水产、航海、农林、商科等学校,又于一九二一年创办厦门大学。到逝世
时止,四十年间,为了厦大的发展,出钱出力,真说得是毁家兴学。“丙
舍”的“本义”是古代王宫中的别室,后世则用作泛指厅堂两旁之屋,此
处则系指学校宿舍。袁枚《上尹制府乞病启》有云:“对此日琴堂之官烛,
忆当年丙舍之书灯。”“车胤囊萤”“孙康映雪”,本是普通典故,无须
解释,但据陈可焜先生说,原来陈老办厦大、建校舍,命名为“囊萤”“映
雪”“博学”“同安”“集美”等楼。“厦大学生在‘囊萤’‘映雪’这
些楼中住过、学习过。怀念陈嘉庚,思念厦大生活,因此才有此联语。”
这真是非在厦大就读过而无法知道的了。
费彝民联云:
倾力兴学育才,仗义疏财,树工商界千秋良范;
毕生爱乡报国,斥邪持正,为华侨中一代完人。
这一联可说是对陈嘉庚一生行事的评价。一九三八年,陈嘉庚在新加坡
成立南侨总会,支援祖国对日抗战,又曾发表严斥汪精卫附敌的言论,并
曾亲自到延安慰劳边区抗战军民。这是下联的“爱乡报国,斥邪持正”的
本事。
香港《新晚报》联云:
发扬少穆遗风,抗斥强梁,烈烈雷霆走精锐;
生长延平故垒,高标志节,昭昭宝气藏光华。
“少穆”即林则徐,“延平”即郑成功。据陈可焜先生来函,陈嘉庚是
福建省同安县集美镇人(解放后,集美改归厦门管辖,所以说陈嘉庚是厦
门人,亦可,因为以后连同安县都归厦门这个省辖市管),而在集美镇上
留有郑成功部将刘国轩于清顺治十七年(一六六〇)建造的营寨集美寨遗
址。因为郑成功受封为“延平郡王”,后人便称这古营寨为“延平故垒”;
并镌此四字在古营寨的门上,今仍存。
李侠文联云:
笃志以储材,闽峤化成资大力;
毕生唯报国,台湾规复见遗言。
陈君葆联云:
四十年前,倡兴学育才,曾手创集美厦大华中,南海著声闻,仍
指某水某山,至境息壤归故里;
八千里外,念披荆斩棘,且慢数弦高陶朱卜式,西州遗爱泽,见
道即家即国,几回低首悼斯人!
“华中”指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的南洋华侨中学。“弦高”“陶朱”
“卜式”都是古代对国家有贡献的商界名人。
又,据友人告,在港逝世、曾任教厦大的老报人刘季伯,当年亦有挽陈
嘉庚联云:
南平承謦欬,鹭岛受熏陶,兴学毁家,潜德幽光垂青史;
北京主侨务,星岛传盛业,振乡爱国,丰功伟绩足千秋。 名联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