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名联观止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已无翰苑称前辈
李鸿章(一八二三— 一九〇一)六十生辰时,自题一联云:
已无翰苑称前辈;
犹有慈亲唤小名。
清时,翰林称先入馆者为“前辈”,入阁则尊称“中堂”。李鸿章是道光
二十七年(一八四七)进士,那年他二十五岁。到了他六十岁的时候,他的翰
苑前辈皆已殂谢。下比则是借用袁枚六十自寿的诗句。李鸿章的母亲也姓李
(按:李鸿章先世本姓许,因育于舅家李氏,遂改姓李。故其父娶妻不以同姓
为嫌),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做八十大寿时,有一寿联云:“八座太夫
人,多福多寿;一堂名将相,难弟难兄。”“难弟难兄”指李鸿章和他的
哥哥李瀚章。李鸿章六十生辰时,其母八十三岁,仍健在。
王壬秋有一副著名的自嘲联:“愧无齿录称前辈;犹有牙科步后尘。”
上比即是脱胎于李鸿章的“已无翰苑称前辈”的。“齿录”是科举时代相
当于“同学录”的名册,王壬秋只是举人,他的翰林是“重宴鹿鸣”时“钦
赐”的,其时(光绪三十四年)科举早已废了,“齿录”当然亦已没有了。
不过,虽无科举出身的翰林,仍有洋翰林。留学生回国,经考试后,成绩
好的,则授以翰林院编修出身,因此“有学牙科者,亦及第为进士,授知
县职,当时腾为笑柄”(见朱德裳《三十年闻见录》)。“齿录”对“牙
科”妙绝。 名联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