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名联观止

第65章

名联观止 梁羽生 1832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名联观止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古琴台联

  和晴川阁同属汉阳名胜的还有个伯牙台。伯牙,春秋时善琴者,钟子期

  为其知音好友,子期死,伯牙遂不复鼓琴,故此台又名古琴台。台在汉阳

  城西,面对龟山。题古琴台的名联亦录两副。陈沆(号秋舫,清嘉庆二十

  四年,即一八一九年状元,湖北蕲水人)联云:

  先生真移我情,挹湖上清风,尚留弦外余音,曲中天籁;

  此地适如人意,访汉南春色,恰有夹堤杨柳,隔岸桃花。

  另一佚名联云:

  先生太得便宜,只弄了一张琴,把千古河山,尽行买去;

  我辈适当闲暇,聊凭这三杯酒,把两人心迹,仔细评来。

  “两人心迹”,指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结知音”的心迹。此联妙语

  解颐,写得极具风趣。

  大凡名胜古迹,必多楹联,联语的作者也当然是“不能尽录”的。取舍

  的标准,见仁见智,亦不必求同。上述题古琴台二联是我认为比较好的。

  近年各地出版的有关对联欣赏的书甚多,其中一本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的《中国名胜古迹对联选注》,由王存信、王仁清选注,我认为是水平较高

  的一本。此书选录了两副《汉阳古琴台对联》。一是黄献卿题的:

  道旁樵客何须问;

  琴上遗音久不传。

  “樵客”即钟子期,他偷听伯牙抚琴之时就是以樵夫身份出现的。本事

  人所熟知,不详述了。

  另一是石璞题的:

  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千载传佳话;

  几分明月几分清风,四时邀游人。

  取舍标准虽是见仁见智,但也还是可以一评的。黄联以“樵客”对“遗

  音”,欠工整;石联在一、三、五、七、十一这几个位置都是平仄不调的,

  虽说“一三五不论”,但在十三个字中有五个“撞声”,读起来就拗口了。

  我觉得“不论”只能“适可而止”,不宜太多。再就内容来说,这两联都

  似乎比较平凡,无甚新意。我觉得是不及我前面所谈那两副对联的。 名联观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