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名联观止

第43章

名联观止 梁羽生 2335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名联观止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水紧一声齐走鬼

  读陈凡兄写的《〈大公报〉在港复刊的时候》一文,文中谈及当年有一

  个无牌小贩,因“走鬼”跑到当年《新晚报》斜对面的楼上,不幸失足坠

  楼毙命一事,因而想起一副“怪联”:

  水紧一声齐走鬼;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上联是用香港俚语来写的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下联则是一句唐诗。一

  俗一雅,对得却是甚为工整。

  在这里说说这副怪联的来历。五十年代初,我担任《新晚报》的副刊编

  辑,曾开辟一个“一日一联”的小专栏,征求写本地风光的妙联、怪联。

  上述这副怪联,就是入选的作品。

  香港擅写对联的人确是不少,这个小专栏维持了近两年,用的都是读者

  投稿。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下面几联:

  白日放歌须纵酒;

  黑灯跳舞好揩油。

  赤柱有食兼有住;

  汀洲无浪复无烟。

  “赤柱”,是香港的监狱所在地。

  怕热最宜穿短裤;

  论功还欲请长缨。

  徒令上将挥神笔;

  惯见霸王搭电车。

  最啱白菜煲猪肉;

  忍见黄沙没马头。

  〇四五

  何淡如其人

  香港《大公报》“大公园”的老园丁吴其敏先生,希望谈对联的人,“于

  竞谈长联、名联、巧联等之余”,兼谈一些用语体甚至用方言制成的联语

  (见一九八三年四月十八日“坐井集”中《联语的突破》一文)。现在就

  由我抛砖引玉吧。吴老说得不错,“五四”以后,这类联语已经出现不少;

  更推远些,则似乎应该从清代的何淡如开始。

  何淡如本名又雄,字淡如,以字行。清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〇)生,

  同治元年(一八六二)考取举人,一度出任高要县学教谕,其后即在省港

  以教学维生。曾设馆于九龙城之龙津义学(在昔之龙津石桥侧)。卒年不

  详。但知光绪元年(一八七五)的时候,九龙军政界筑石桥,立《创建龙

  津石桥碑记》,碑文为显宦洗斌所撰,字就是由何淡如写的,那年他已五

  十六岁了。

  他擅长以广东话写谐联(或称怪联),而且数量甚多。我孤陋寡闻,不

  知在他之前,有没有人用广东话写对联的,但以创作数量和知名度而论,

  则称他为“广东方言联语”之祖,似亦不为过也。 名联观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