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名联观止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关帝庙联
关帝庙和财神庙一样,也是民间常见的庙宇,几乎各地都有的。如所周
知,“关帝”即三国时代蜀汉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是也。他生前曾受曹操
封为“汉寿亭侯”;死后,蜀汉则追谥他为“壮缪侯”。所以不论是根据
曹魏的官衔或根据蜀汉的谥法,关羽的最高爵位都不过是“侯”,这“帝”
号是从何而来呢?
关羽“称帝”,首见于明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万历帝颁给解州
关庙一块写着“英烈”两字的匾额,同时将该地原来俗称的“关王庙”
(“王”已经比“侯”高了一级)“升级”,把关羽的封号定为“协天护
国忠义大帝”。 到了清代,关羽的“地位”更为提高,顺治九年(一六五
二),赐给关羽官式封号是“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年间,乾隆帝更
亲自下旨,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大帝”,并通令各州县立庙祭祀,这就是
关帝庙遍布各地的由来。清代大捧关羽是有原因的,因关羽是“讲义气”
的,跟定一个主子,就永远追随,矢志不二,这正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也。
有一副“关帝庙”的楹联云:
史官拟议曰矜,误矣!视吴魏诸人,原如无物;
后世尊崇为帝,敢乎?论春秋大义,还是汉臣。
上比写关羽的高傲性格;下比则是借关羽的口吻,对他的“称帝”表示
不敢苟同。
骄傲自大,的确是关羽性格上的大毛病,上述那副楹联说他“视吴魏诸
人,原如无物”,其实也是似褒实贬的。他的骄傲自大到什么程度呢?有
两件事可以说明。有一次孙权派遣使者为他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
羽竟然大发脾气道:“我虎女焉配犬子!”孙权是吴国君主,在统治期间,
大规模派人航海,其舰队曾到达夷州(今台湾);又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
促进了江南的土地开发。论其作为,亦足以称为豪杰。古人就有“生子当
如孙仲谋”的说法(仲谋是孙权的字),而关羽竟把他比作“犬”,是不
是太过分了?又一次马超来投降刘备,马超是当时出名的勇将,又是将门
之后,因此关羽就妒忌了起来,要和马超较量,以至于诸葛亮只好亲自写
信给关羽,送他一顶大高帽,说:“孟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
一世之杰,然犹未及髯(指关羽)之绝伦逸群也!”意即:“马超好呀,
你比他更好嘢!”关羽的气才平下来。和内部的人都闹不团结,怎能不坏
事呢?
袁枚题关庙联
袁枚(子才)题关庙联云:
识者观时,当西蜀未收,昭烈尚无尺土,操虽汉贼,犹是朝臣,
至一十八骑走华容,势方穷促而慨释,非徒报德,只缘急国计而缓
奸雄,千古有谁共白?
君子喻义,恨东吴割据,刘氏已失偏隅,权即人豪,讵应抗主,
占八十一州称敌体,罪实难逃以拒婚,岂曰骄矜,明示绝强援以尊
王室,寸心只有自知!
此联即就“释曹”和“拒婚”二事立论的。
袁 枚 为 关羽的拒婚孙权辩护,提出的理由是:“明示绝强援以尊王
室”,其实这是不能成为理由的。因为既然认定曹操是“汉贼”,那么就
应团结一切反曹的力量来铲除“汉贼”才对,怎可以意气用事呢?“联吴
拒魏”是诸葛亮所定的国策,这也是符合蜀汉的战略要求的。关羽和马超
争做“一哥”事小,拒不执行“联吴拒魏”的政策事大,他后来败走麦城,
招致杀身之祸(被孙权的手下吕蒙所杀),可说是自食其果。
但出于明、清两代的大捧关羽,因此不只袁枚一人为他辩护,孙权故乡
(浙江富阳)的关帝庙的那副题联,也是尊关抑孙的。联云:
此吴地也,不为孙郎立庙;
今帝号矣,何须曹氏封侯?
富阳“不为孙郎立庙”,虽是“贬孙”,但比起河南许昌的关帝庙之
“贬曹”,那还是小焉者也。许昌关帝庙绘关羽像,骑马居中,曹操及张
辽分立两旁,酌酒饯行。
联云:
亦知吾故主尚存乎?从今日遍逐天涯,且休道万钟千驷;
曾许汝立功乃去耳,倘他年相逢歧路,又肯忘樽酒绨袍。
其实“樽酒绨袍”之举,只是《三国演义》之言,史但云“及杀颜良,
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而已。
把臂呼岳家父子
杭州的关帝庙在西湖岳庙之左,有联云:
德必有邻,把臂呼岳家父子;
忠能择主,鼎足定汉室君臣。
在乾隆下旨通令各州县为关羽立庙祭祀之前,民间本来多是把关、岳合
祀一庙,称为“武庙”的,正如孔、孟合祀,称为“文庙”一样。论受民
间崇拜的程度,至少在明万历之前,岳飞是还在关羽之上的。关羽在“神
界”的地位远超岳飞,那是清人入关之后的事。由于岳飞是抵抗异族侵略
的汉族英雄,当然不合清统治者的胃口,于是清代的顺治、雍正、乾隆诸
帝,就用圣旨来把关羽越捧越高了。此联出自明人缪昌期的手笔,写得还
较有分寸。
洛阳有“关林”,为关羽葬处,内有庙,庙有联云:
三分疆域此拓土;
万古纲常第一人。
捧关羽之联,以此联为最。这是秉承乾隆的意旨作的。又联云:
浩然之气塞天地;
忠义之行彻古今。
清统治者最看重的就是关羽的“义”,此联强调关羽的“忠义”,也正
是符合当时的“官家”标准的。
三州三德
四赤四青
宜兴关帝庙联云:
威镇雄州,野树尚含荆浦绿;
神游故国,夕阳遍照蜀山红。
此联写景写情,撇开关羽的史实不谈,而以文采取胜,在题关庙的楹联
中,可谓别开生面之作。
下面一联则是根据史实的:
生蒲州,辅豫州,保荆州,鼎峙西南,掌底江山归统驭;
主玄德,友翼德,仇孟德,威震华夏,眼中汉贼最分明。
写关羽平生事迹,以三“州”对三“德”,颇具巧思。
亦有不是根据正史,而只是根据《三国演义》的小说家言的:
赤面秉赤心,乘赤兔追风,间关中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赤帝”指刘备,“青龙偃月刀”是《三国演义》中关羽所用的兵器。
以四“赤”对四“青”,亦颇具匠心。
仙霞岭闽、浙交界处的关帝庙联云: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账磕了头去;
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
此联亦是完全不涉关羽史事,而从另一角度着笔的,另一角度者,以神
道设教也。闽谚有云:“到来福地非为福,出得仙霞始是仙。” 名联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