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名联观止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易顺鼎挽梁巨川联
于式枚是广东学者陈澧(兰甫)的得意门生,学问很好,尤精史学,但
并无著述传世。死后,其知交罗惇曧挽以联云:
国故罗胸,惜哉不就横云稿;
陆居无地,凄绝难寻野史亭。
“横云”是清代史家王鸿绪别字(号横云山人),著有《明史稿》。二
十四史中的《明史》即以其为底稿。袁世凯欲修清史,曾请于式枚为“总
阅”(总编辑),于不就。罗之上联,说的即是此事。
下联将他比作金的元好问,但惋惜他不能如元好问之有著述。元好问字
遗山,在金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他认为金代的典章制度,
几及汉、唐,不可泯而不传,乃构亭于家,作著述之所,名为“野史亭”。
于式枚死后三年(一九一九年),他的广西同乡梁济(号巨川,现代学
者梁漱溟之父),以厌世投水自杀,易顺鼎挽以联云:
右江道谢恩折奏,曾借重法书,癸卯年,初与我题襟,介绍人,
桂林侍郎于晦若;
广德楼改良剧文,皆有裨风化,庚娘传,更推君绝笔,私淑者,
梨园弟子鲜灵芝。
此联格式很特别,可称为以文为联。“晦若”是于式枚的字,“鲜灵芝”
是北京广德楼(戏园)坤伶,易实甫捧之最力,曾邀梁为其编新戏
《庚娘传》。易号哭庵,逝世时,有好事者代鲜灵芝撰挽联云:
灵芝不灵,百草难医才子命;
哭庵谁哭,一生只惹美人怜。 名联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