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名联观止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杨度的两副挽联
黄兴、蔡锷在十日之内相继去世,杨度均有挽联。挽黄兴联云:
公谊不妨私,平生政见分歧,肝胆至今推挚友;
一身能敌万,可惜霸才无命,死生自古困英雄。
杨度、黄兴是湖南同乡,又曾同在日本活动,两人交谊极深,孙、黄合
作且是他促成的。我在《杨度挽孙中山联》一文已有述及,不赘。上比的
“挚友”二字,绝非泛语。但在政见上,杨是主张君主立宪的,直到他写
这副挽联时,仍未放弃这个主张。但政见虽然不同,杨度对挚友还是倍加
推赞。这副对联可说是写得文情俱茂,而又公私分明。
挽蔡锷联云:
魂魄异乡归,于今豪杰为神,万里江山皆雨泣;
东南民力尽,太息疮痍满目,当时成败已沧桑。
杨度是“筹安会六君子”之首,是拥袁称帝最力的人。因而此联对蔡锷的功
业颇有“微词”。所谓“豪杰为神”“江山雨泣”“疮痍满目”“成败沧桑”,
等等,大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意味。杨度这两副挽联和他在九年之后写的
“能成世界能成我”的挽孙中山的联语,可说“大异其趣”。因此即使只是从他
先后所写的挽联来看,也可看出他思想变化的轨迹。 名联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