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鲍照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早年居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家世寒微,而富文才,献诗干谒临川王刘义庆而得赏识,为临川王国侍郎。刘义庆先后任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鲍照随之赴郡治浔阳(今江西九江)、广陵(今江苏扬州)。刘义庆卒,鲍照失职家居,先后为刘义季、刘濬所辟。后又为海虞令、秣陵令、永安令,临海王刘子顼为荆州刺史,鲍照又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世称“鲍参军”。宋孝武帝死,刘子业立,即前废帝。刘彧杀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亦称帝,起兵争位,刘子顼响应。数月后刘子勋兵败被杀,刘子顼赐死,鲍照死于乱军之中。
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约略同时,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赋、骈文俱有佳作,尤其是乐府诗独具特色,对唐代李白、高適、岑参等都有影响。有《鲍氏集》(或名《鲍明远集》、《鲍参军集》),今人钱仲联《鲍参军集注》及丁福林、丛玲玲《鲍照集校注》较好。
拟行路难(其六)
【解题】鲍照《拟行路难》为仿拟《行路难》之作。《行路难》为乐府题名,字面意思指行路艰难,内容多写世路(常指仕途)艰难和离情别意。《拟行路难》共十八首,非一时之作。本诗为第六首,所写也是《行路难》的常见内容,仕途失意,愤懑不平,弃官归家,享受家庭天伦之乐,但其实并不心安于此。这种成天围着老婆孩子转的生活,往往只是仕进受阻之后的无奈。稍后于鲍照的江淹所作《恨赋》即述东汉冯衍(字敬通)免官归里,闭门却扫,“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赍志没地,长怀无已”,亦是一恨。
诗中末句点明仕途失意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孤且直”,出身低微而又性格孤高刚直,故不见容。鲍照所处的时代门阀制度盛行,阶层分化非常严重,“士庶之际,实自天隔”(《宋书·王弘传》)。世家大族把持仕途,寒门庶族即使怀有才具,也难以进入仕途,即使有幸进入,也多为位卑事剧的浊职,缺少上升通道,难登高位——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鲍照家世寒贱,屡见自述:“臣北州衰沦,身地孤贱”(《拜侍郎上疏》),“臣孤门贱生,操无炯迹”(《解褐谢侍郎表》),虽出任多职,不过是王国侍郎、县令、参军等卑位,锺嵘《诗品》即慨叹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本诗所写不一定就是实事,但抒发的情绪则为真实。其《拟行路难》其四亦云:“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西晋左思与鲍照一样才秀人微,对门阀制度也深表不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咏史》其二)。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 ,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
丁福林、丛玲玲《鲍照集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