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其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表现与丈夫赵明诚的夫妻情深和悠闲生活。金兵入侵中原,李清照避乱南奔,处境凄凉,所作多伤时嗟世,感慨自身悲苦。在形式上,其词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别致,干净洗练。作有《词论》,严格诗词之辨,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的意义。清人李调元评价说:“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卷三)有《漱玉词》辑本,徐培均《李清照集校注》较为通行。
渔家傲·记梦
【解题】建炎三年(1129)八月,丈夫赵明诚病逝,在危殆的国势中遭此剧烈变故,李清照发出“余无所之”的慨叹。次年正月三日后,至章安行在(高宗浮海避难至台州),十八日“从御舟海道之温”(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谓“此词所写,即此一段航程中生活,而以梦境出之”。上片首二句描绘雄奇壮阔的海上景象。接下来是“记梦”,梦境中与天帝问答。“殷勤问我归何处”正是无处可归之意。下片化用《离骚》、杜诗和《庄子》的典故。“嗟”和“谩”字,显出词人深沉的悲伤;但愿天帝给予助力,将蓬舟吹至海上三神山去吧,唯有那里,才是最后的归宿!陈廷焯评曰:“有出世之想,笔意矫变。”(《词则·别调集》卷二)。此词记梦境,境界奇幻,气概阔大,梁启超说“绝似苏辛派”,然豪迈的背后隐含着近乎绝望的悲痛情怀。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渡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永遇乐·元宵 注释标题 《永遇乐》词调始创于柳永。《元宵》的题目或为后人所加。
【解题】这首词作于李清照晚年流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时期。上片写今日元宵佳节春光融和的景象,面对如此盛景,词人却发出“次第岂无风雨”的担心,正显现出遭遇国破家亡多次打击后词人恓惶不安的心态。酒朋诗侣以香车宝马相召唤,词人也毫无意绪,一概谢绝了。下片转笔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佳节,将当年的盛丽写得花团锦簇,既是词人对往日国家繁盛的留恋,更反衬了词人流寓江南后的孤寂黯淡。国势今非昔比,词人也已风鬟霜鬓,孤独向老。全词既有精巧的刻画,也以浅俗寻常语入词,发清新之思。词人采用对比手法,铺叙中州元宵节的繁盛,以反衬今日的凄清景象和落寞心情,表达深沉的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南宋灭亡前后,刘辰翁诵此词为之涕下,每闻此词,辄不自堪,于是也写了一首《永遇乐》(璧月初晴),抒写亡国之恨。
落日镕金 ,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撚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