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散文卷

《尚书》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文学经典.古代散文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先秦散文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文字最初由巫祝史官掌握,记载占卜、祭祀、战争、封赐训诰等重大事件。我国存世最早的文字是甲骨卜辞,多为殷商时期巫祝占卜的记录。由于刻划在龟甲、兽骨上,书写不便,文字往往较为简洁。商周时彝器铭文记述更为广泛的上层政治生活,篇幅增多,内容加详,但总体来说,只能算作文章的滥觞。《尚书》和《春秋》是现存最早的一批历史典籍,被称为记言叙事之祖。班固《汉书·艺文志》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尚书》是记载虞夏商周时朝廷训诰诫命的言辞,辞理古奥;《春秋》相传是孔子据鲁国史书而编订整理的,义理艰深,一字寓褒贬,简而有法。《春秋》记载大多过于简略,很难称作成形的文章。

  通常把先秦的散文分为两类: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的史传散文,以叙事为主;以《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为代表的诸子散文,以说理为主。一般认为《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记载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公室卑弱、大夫僭权凡250余年历史,有些史事写得曲折生动、细致传神,刻画了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对后世的史传、叙事文乃至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人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二者都体现出鲜明的崇礼重民的儒家思想。《国语》是一部可以与《左传》相互参照的国别史。《左传》重在叙事,《国语》重在记言,记录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朝聘、飨宴、讽谏、辩论、应对之辞。在叙事写人的成就上,《国语》不及《左传》。《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为之游说诸侯出谋划策的政治主张和言论。议论纵横捭阖,铺张扬厉,文采炜烨,辞气纵横,对汉代辞赋的兴起、后世如苏洵、苏轼文章的创作都颇有影响。

  《论语》是以语录体形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文本,尽管有些叙写比较生动形象,但总体来说,尚未构成完整的文章。至战国中期,《孟子》虽同为语录体,但各篇论题已比较集中,首尾叙述完备。孟子长于论辩,善于设喻比譬,层层推进地论辩道理,气势浩然、情感充沛,语言晓畅。至《庄子》,则发展为富有文学意蕴的说理文,想象丰富而诡奇,多用寓言形式讲述道理,深入浅出,语言瑰丽流畅,音调和谐。《荀子》理懿而辞雅,《韩非子》广譬博喻、词锋犀利,都具有很强的论辩性和逻辑性,达到先秦论说文的新高度,是后世说理文的源头。

  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提出“五经”“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是后世文章的典范,后代各种文体无不滥觞于“五经”。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云:“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可见先秦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尚书》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典籍,原名《书》,因是“上古之书”,“上”与“尚”通,又称《尚书》。汉代以后列入儒家主要经典,称为《书经》。《尚书》保存了战国以前流传的一批历史文献,主要记载君臣政治言论及相关历史事件。全书按时代可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所载文类包括典、谟、训、诰、誓、命,是后世诏诰类作品的源头。《尚书》义旨弘雅,文辞古奥,韩愈《进学解》称之“周《诰》殷《盘》,诘屈聱牙”。

  《尚书》原有百篇,历经秦代禁毁典籍及秦末战火,至汉初实存28篇,文帝时由伏生口授而传,以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文本,即今文《尚书》,武帝时又增《泰誓》一篇。鲁共王于孔子旧宅壁间发现以先秦古文字传写的文本,即古文《尚书》,内容较今文多十六篇。西晋永嘉之乱中今、古文本俱散失。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曾进献古文《尚书》58篇。宋以后不断有人质疑古本真伪,清人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考订其中25篇属于伪作,即今传《尚书》文本由今文《尚书》及后人伪造古文《尚书》拼凑而成。《尚书》注本主要有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等。

  无逸

  【解题】本篇选自《尚书·周书》。相传周武王去世时,其子周成王尚幼,由武王弟周公辅政,摄行治理天下。及成王年长,周公还政于成王。本篇作于周公摄政七年致政成王之初,迁殷遗民于洛之后。《史记·鲁周公世家》云:“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无逸》。”本文即是周公对刚亲政的成王所作的一番告诫。围绕“君子所其无逸”这一主题,周公主要列举中宗、高宗、祖甲等殷代先王治民方策,又追述周祖先太王、王季、文王的勤政事迹,指出前代贤王之所以成就功业,源于知稼穑之艰、敬畏天命、勤勉政事、惠爱百姓、不耽于逸乐;进而要求“继自今嗣王”能够“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也期望成王效法殷王中宗、高宗、祖甲和周文王的为君之道,善于听取臣民的意见,敬慎言行,这样才能成为明君,臣民才能诚信安居。文章采用多处对比,以“知稼穑之艰难”与“弗知稼穑之艰难”、无逸与耽乐、贤王与殷纣等形成对照,对成王加以告诫。每段论述都紧扣主题“无逸”,是战国以后论说文“据题抒论”的先导。

  周公曰 :“呜呼!君子所其无逸 。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相小人 ,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 ,既诞 。否则侮厥父母曰 :‘昔之人,无闻知 。’”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自度 。治民祗惧 ,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 ,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 ,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 。作其即位,乃或亮阴 ,三年不言 。其惟不言,言乃雍 ,不敢荒宁。嘉靖殷邦 ,至于小大,无时或怨 。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 ,不义惟王 ,旧为小人 。作其即位 ,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 。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 。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 ,克自抑畏 。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 。徽柔懿恭,怀保小民 ,惠鲜鳏寡 。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 。文王不敢盘于游田 ,以庶邦惟正之供 。文王受命惟中身 ,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 ,则其无淫于观 、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 ,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 。无若殷王受之迷乱 ,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 ,民无或胥诪张为幻 。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 。民否,则厥心违怨 ,否,则厥口诅祝 。”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 。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 。’则皇自敬德 。厥愆,曰‘朕之愆’ 。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 。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 ,不宽绰厥心 ,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

  《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散文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