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何为国之不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何为国之不祥

  相传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景公一天心血来潮,率领着宫内一帮人上山打猎。他们刚到一座山上,就看到一只又大又凶猛的老虎从树林中蹿出。齐景公带的这些人中既没有武松式的打虎英雄,也没有李逵那号的老娘被虎吃后,愤怒之下,敢于深入虎穴把老虎统统灭掉的勇士。这帮人看见如此凶猛之虎,一个个吓得护着齐景公,赶快往山下跑,跑得比兔子还快。

  好不容易连滚带爬上气不接下气地到了山下,又看见一条又粗又长的大蟒蛇盘在草丛之中,昂起头向他们一个劲地吐信子。此时此刻,齐景公一伙人又吓得浑身哆嗦,出了一身冷汗,赶快退回宫中。

  齐景公是个迷信之人,他认为上山遇大虎,下山遇蟒蛇,此乃不祥之兆,国家要倒大霉了。齐景公赶快宣召他最信任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即身材矮小,然智谋过人的晏子进宫问话。

  齐景公把遇到的情况向晏子说了一遍,他认为如此不祥之兆,恐怕国家要出大事了。

  晏子听过笑着对齐景公说:“每个国家都会有不祥之兆,但不是大王说的这种不祥。国之不祥有三:有了贤德明智的人才,国王不知道,此乃一不祥;明知有贤才,大王不选拔录用,此乃二不祥;用了人才,却不让人家有职有权,此乃三不祥。若说国之不祥全在此也。遇见老虎和蟒蛇,这根本不是什么不祥之兆。山上是老虎穴居之地,在山下草丛中见到蟒蛇,那是因为那儿有蛇洞,这都是大自然的常态,与国家祥与不祥根本联系不上。依鄙人之见,有人才而不知,知道了而不用,用了又不给实权,这才是国家不祥之兆呀!”

  晏子就是晏子,一席话不仅打消了齐景公的疑虑,而且敦促齐景公从此重视发现、选拔、任用人才,从而变不祥为祥! 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