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中国卷(共18本)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云游屐痕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导语
一组记录足迹所至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深山中纯朴的农户人家的平常生活和憧憬,大江上驾着小筏子和激流搏斗的年轻女人,江南水乡的水影,三峡中神色淡定、如履平地的船夫,诺日朗的瀑布,域外泰国的观象之旅,以及澳大利亚滨海小镇的自然风光。
在这些文字里,我们感受到了平凡的人们面对艰辛生活的勇敢沉着,感受到了人类和大自然的惊心动魄的搏斗,感受到了大瀑布的激情以及人类与自然界不和谐的一面。本辑中各篇写作手法多有不同,写实的,文风朴实;写景的,比兴手法、通感技巧娴熟应用,令人叹为观止。
本辑中,最能引起广泛共鸣的是《炊烟》一篇。想来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那种无私的赠予,伸以援手的帮助,是人间美好的象征,也是温暖一生的记忆。
炊烟
导读
深山中走了大半天了,饥饿,疲惫。山坳升起的炊烟带给我们希望。
两间木屋,一对中年夫妇,开门迎客。看座,上茶,生火煮红薯、芋头。
普通的山里农户人家,平常的耕织生活,女主人一边织毛衣,一边和山外路过的客人聊天。于是我们知道了这户人家的生活,山里人富了,什么都不愁。两个女儿,分别在寄宿学校念小学和中学,父母期盼她们考上大学,有出息。
诚实善良的人家,朴素的话语,真诚的交流,远比作者想象中的童话世界来得实在。
吃饱了,喝足了,上路了,发现主人不仅不收钱,还往旅行包里塞满了橘子……
你或许也有这样的经历?
走远了,你还会再回头,眺望那缕炊烟。甚至很多年过去了,你还会怀念那缕炊烟,那两间木屋,那对农家夫妇,会挂念他们的两位女儿是否考上了憧憬的大学……
你在人世间的足迹会留在很多地方,也许唯有这一次让你终生难忘,因为你在这里感受到了人间最真实的温暖和质朴。
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看见一缕炊烟……
在饥肠辘辘的旅途中,假如看见一缕炊烟……
也许不会有什么比它更亲切了。那是一种动人的招手,是一种充满魅力的微笑,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陌生人,友好地向你挥动着一方柔情的白手绢……
掸落飘在肩头的枯叶,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我终于看见了在远方山坳里的炊烟,它优美地飘动着,无声无息地向我透露着一个质朴的希望。心中的惶乱被它轻轻地抚平了——在深山里走了大半天,饥饿、疲乏、山重水复的怅惘,曾经使我的脚微微地颤抖,步伐也失去了沉稳的节奏……
我急匆匆地走向山坳,走向炊烟。我想象着炊烟下可能出现的情景:大蘑菇似的小木屋,屋里,许是一个白胡子的看林老人,许是一个山泉般水灵的小姑娘,都带着一些童话的色彩……
果然看见两间小木屋了,只是普普通通,不像大蘑菇。木屋里走出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黑红的脸颊上,洋溢着只有山里人才有的那种健康的光彩。“客人来啦,快进屋里歇吧!”没等我开口,她就笑声朗朗地叫起来。一个矮小的男人应声走出来,这自然是她的丈夫了,他只是微笑着点头,似乎有些腼腆。
“能不能……麻烦买一点吃的?”早已过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不好意思地问。
“那还要问,坐下,先喝碗茶!”她把我按在一把竹椅上,转身从灶台的铁锅里舀给我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又悄声叮嘱了丈夫几句,那男人一声不吭地走出门去了。
灶台有点脏,她也许怕我看了不好受,找来一块抹布仔细擦了一擦。“山里人邋遢,将就一下啦!”她一边笑着,一边又从水缸里舀水洗那口空着的铁锅,一连洗了三遍。
不一会,那男人拎着满满一篮红薯和芋头回来了,并且已经在山溪中洗得干干净净。她把红薯和芋头倒进锅里,坐到灶背后烧起火来,他不知又到哪里去了。
小木屋里静下来,只有门外的哗啦哗啦的林涛和灶膛里哔剥哔剥的柴火,一起一落地在耳畔响着,协奏出一首奇妙的曲子。我喝着茶,打量着小木屋里的一切:简朴而结实的桌、椅、橱;门背后各种各样的农具;一架亮晶晶的半导体收音机,挂在一张毛茸茸的兽皮边上……这山里的农户,真有点世外桃源的意味了。
红薯和芋头馋人的香味在小木屋里飘溢起来。“吃吧,爱吃多少就吃多少,只是别嫌粗糙啦。”她把一大盆冒着热气的红薯、芋头放到我面前。
哦,红薯和芋头,竟是那么香,那么甜,不仅抚慰了我的饥肠,也驱除了我的疲乏。这是我一生中最美的午餐之一!
她坐在一边,快活地笑着看我狼吞虎咽,手中,不停地打着一件鲜红的毛衣,毛衣不大,像是孩子穿的。
“你有几个孩子?”
“有两个女儿,到山外读书去了,一个上小学,一个念中学,都寄宿在学校里。我想让她们将来都上大学呢!现在山里人富了,什么也不愁,就指望孩子们有出息。”她笑着回答,语气是颇为自豪的。这小木屋里,也有着和山外世界同样的憧憬和向往……
吃饱了,歇够了,该继续赶路了。我掏出一些钱给她。
“钱?”她又笑了,“这儿不是商店,快放回你的口袋里吧。如果不忘记山里的人,以后再来!”我的脸红了,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也许是为了这城里人的习惯……
起身走时,我发现背包变得沉甸甸的,打开一看,竟塞满了黄澄澄的橘子!是他,原来刚才去了橘林。“都是自家种的,带着路上解解渴。”他在一边腼腆地笑着,声音很轻,却诚恳。
我走了。她和他并肩站在门口,不停地向我挥手。
“再来呵!”他们的声音在山坳里回荡……
走远了,小木屋消失在绿色的林涛之中,只有那一缕炊烟,依然优美地在天上飘……再来,也许永远没有机会了,然而我再也不会忘记武夷山中的这一缕炊烟。炊烟下,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却有真诚,有纯朴,有人间最香甜的美餐……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中国卷(共18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