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之室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中国卷(共18本)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芝兰之室
导读
本文作于1998年2月1日。
在这篇散文当中,季羡林先生以自己对屋子里水仙花的瞬间香味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个现象,那就是有些东西并不会长时间地存在。作者细水长流慢慢展开,给我们缓缓道出了他的独特感悟,以此给我们以生活中的启迪。
在本篇散文中,引起季羡林先生思考的是屋中的水仙花。在他的眼里,一花一草都能使他久久的玩味。屋子里瞬间的香气让作者深受启发,围绕着瞬间的香气,作者引经据典,用到的古文随手拈来,娓娓道出且自然晓畅,轻松愉快地写出了作者对于这一瞬间的琢磨与理解。在这个“瞬间”的阐发中,作者想要表明的是这样的一种人生态度,那就是:美好的事物和丑恶的事物都没有永远,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用这种心态来平衡我们生活中的得与失、成与败。
此文文质兼美,作者由一个生活中的短暂瞬间悟出了很多生活中的真谛,并把真谛上升到生命的层面。我们很容易想到在这样一个古稀之年,面对纷繁复杂的芸芸众生,作者的用情和用心使得此篇散文饱含对世事人生的无限深情。
我喜欢绿色的东西,我觉得,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即使是在冬天,我在屋里总要摆上几盆花草,如君子兰之类。旧历元旦前后,我一定要设法弄到几盆水仙,眼睛里看到的是翠绿的叶子,鼻子里闻到的是氤氲的幽香,我顾而乐之,心旷神怡。
今年当然不会是例外。友人送给我几盆水仙,摆在窗台上。下面是一张极大的书桌,把我同窗台隔开。大概是由于距离远了一点,我只见绿叶,不闻花香,颇以为憾。
今天早晨,我一走进书房,蓦地一阵浓烈的香气直透鼻官。我愕然一愣,一刹那间,我意识到,这是从水仙花那里流过来的。我坐下,照例爬我的格子。我在潜意识里感到,既然刚才能闻到花香,这就证明,花香是客观存在着的,而且还不会是瞬间的而是长时间的存在。可是,事实上,在那愕然一愣之后,水仙花香神秘地消逝了,我鼻子再也闻不到什么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又陷入了想入非非中。
中国古代《孔子家语》中就有几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我在这里关心的不是“化”与“不化”的问题,而是“久而不闻其香”。刚才水仙花给我的感受,就正是“久而不闻其香”。可见这样的感受,古人早已经有了。
我常幻想,造化小儿喜欢耍点“小”——也许是“大”——聪明,给人们开点小玩笑。他(?它?她?)给你以本能,让你舌头知味,鼻子知香,但是,又不让你长久地享受,只给你一瞬间,然后复归于平淡,甚至消逝。比如那一位“老佛爷”慈禧,在宫中时,瞅见燕窝、鱼翅、猴头、熊掌,一定是大皱其眉头。然而,八国的“老外”来到北京,她仓皇西逃,路上吃到棒子面的窝头,味道简直赛过龙肝凤髓,认为是从未尝过的美味。她回到北京宫中以后,想再吃这样的窝头,可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到了。
造化小儿就是使用这样的手法,来实施一种平衡的策略,使美味佳肴与粗茶淡饭,使帝后显宦与平头老百姓,等等,等等,都成为相对的东西,都受时间与地点的约束。否则,如果美味对一个人来说永远美,那么帝后显宦们的美食享受不是太长了吗?在芸芸众生中间不是太不平衡了吗?
对鼻官来说,水仙花还有芝兰的香气也只能作如是观,一瞬间,你获得了令人吃惊的美感享受。又一瞬间,香气虽然仍是客观存在,你的鼻子却再也闻不到了。
造化小儿玩的就是这一套把戏。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中国卷(共18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