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犯罪小说之王:铁血神探马修·斯卡德(套装共9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11章
“嘿,这件事情有一点邪门,”伊莱恩说,“他在与你取得联络之前便死于非命,然后又死不瞑目地从坟墓里爬出来向你告状。”
“你怎么会这样想?”
“不然怎么解释呢?他死的时候房里留一盘录像带,被房东太太连同其他的一起拿去卖掉——”
“她只是个管理员而已。”
“她把带子卖给录像带店,又有人从店里租走那盘带子,接着找上了你,这和我刚才那个邪门的说法又有什么差别?”
“我、曼尼、莱韦克、威尔·哈伯曼还有录像带店,全都住这附近,这就像把针丢进一小堆干草堆里,范围缩小了很多。”
“嗯。你怎么解释这种巧合?上帝冥冥中安排了一切?”
“是有人这么说。”
在阿姆斯特朗跟曼尼道别之后,我打了一通电话给伊莱恩。她说好像感冒了,一整天全身酸痛,暴躁,还直打喷嚏。“只差‘害羞鬼’就凑齐七矮人了。”她说。不过她已经吃了大量的维生素C,喝了很多热柠檬水。
“你觉得莱韦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整件事情中他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我想他应该是摄影师,拍那种影片,一定还得有第四个人。它不像那种家庭录像带,只要把摄影机固定好走到前面表演就行了。影片中的摄影机是移动的,此外,焦距还拉近拉远,还有很多时候他们两人都同时出现在镜头内,摄影机却同时四处移动以便拍到所有动作。”
“我倒没注意,当时我被发生的惨剧吓呆了。”
“你只看过一遍,我后来又多看了两遍。”
“所以精彩的部分你都没错过。”
“莱韦克本身有摄影背景。他曾经在广播公司做了三年小职员,后来独立接些活计,又到时代广场的一间色情刊物店当店员,还在科克竞选市长期间的一次扫黄行动中被捕,如果你要找人拍色情电影的话,他应该是合适的人选。”
“可是你会让他把你杀人的过程拍下来?”
“也许他们付费很高,不需要顾虑这一点。或者说,这并不是预谋的。一开始他们只想让那个孩子受点罪,但是没料到后来他们干红了眼。这并不重要,反正那个孩子是死了,片子也拍了。”
“而且他还把它录在另一盘录像带里。”
“应该说是把它‘藏’在一盘带子里。根据赫塔·艾根的说法,公寓里的录像带全部都卖给了菲尔·菲尔丁。但是这话说不通,从事这种工作的人,手边一定会有一些有别于出租电影的录像带。他是一个对老片特别着迷的电影狂,所以一定常常从电视上录东西下来,他自己的一些作品或色情电影应该也有备份。此外,他手上应该还有许多空白录像带,以备不时之需。”
“你认为她说谎?”
“不,没有。我在想当他曝尸在西四十九街的小巷中逐渐冷却时,有人曾到他哥伦比亚大道的住处去过。他的手表、钱包都不见了,看起来像是遭人抢劫,可是他的钥匙也不见了。我想杀他的人一定把钥匙拿走,到他公寓里把不是出租电影的录像带拿走了。”
“他们为什么不干脆全都搬走呢?”
“也许他们不想看《马耳他之鹰》的三个版本,那些没贴标签的和自制的录像带大概已经多得搬不动了吧,明明不是你想要的东西,干吗花力气去搬?”
“他们要找的东西就是被我们看到的那一卷啰。”
“嗯,也许他还替穿橡胶衣的男人拍过其他东西,而且都有拷贝。可是这一盘他却特别慎重地藏起来,不仅录在出租的电影带子上,还让原来的电影先演十五分钟才开始录。如果有人快速检查这些录像带,那么他只会看到《十二金刚》,然后把它扔一边去。”
“你那倒霉的朋友一定吓坏了,他和太太正在看李·马文与其他的敢死队员冲锋陷阵,忽然间——”
“正是。”我说。
“为什么他要这么小心地把那部色情片藏起来呢?”
“因为他很怕,这也极可能是他问曼尼打听私家侦探的原因。”
“但在他打电话给你之前——”
“我不知道他到底打了没。跟你通电话前我和曼尼谈过,他回去翻了去年的日历,可以确定他和莱韦克的对话是在四月的第三个星期,因为他记得他们一起做的工作。但是莱韦克一直到五月九日才被杀。可能他还问过别人意见,或打电话给别的侦探,也可能最后他决定自己来处理这件事。”
“他要怎么处理?寄匿名信威胁人家吗?”
“当然这是一种可能。也许他拍过的色情电影不只这一部,而他要威胁的也不是那个穿橡胶衣的,杀害他的或许另有其人,可能他想打电话给我却没有打。反正他又不是我的客户,这件凶杀案也不该我去调查。”
对街的大楼里有灯光闪烁。
我说:“穿橡胶衣的男人是谁更与我无关,我真正的工作是调查瑟曼那家伙,可是我什么正事也没干。”
“如果这些事情彼此有关联就好了。”
“我也这么想过。”我承认。
“所以呢?”
“我可不能光指望这种巧合。”
她又说了一些话,然后开始打喷嚏,“希望不是流行性感冒。”
我说明天会过去看她,要她继续吃维生素C、喝热柠檬汁,她说她会,虽然实际上她一点也不相信那些东西会有什么用。
我坐在那儿,对着窗外发呆。那天晚上天气逐渐变冷,有下雪的可能。我拿起《新门刑案日志》来读,有一个叫迪克·特平的人,专干拦路抢劫的勾当,令人费解的是,在那时代他居然是个传奇人物。
差一刻到八点,我打了几通电话试着联络加林德兹,他是个年轻画家,专为警方画人像。我和伊莱恩曾去找他,试图描绘出那个恐吓要杀掉我们的人。我告诉他有点事想请他花个一两个钟头帮忙,他说上午比较有空,于是我们便约好上午十点在西北旅馆大厅见。
八点半我到圣保罗参加聚会,结束后便直接回家。我以为今晚可以早点上床睡觉,可是却一坐坐了几个钟头。我读了几则割喉杀人事件,嫌疑犯都被处以绞刑,然后我便把书放下,直愣愣地瞪着窗外。
三点钟。我终于睡了。那天晚上没有下雪。
雷·加林德兹准时出现在旅馆大厅,我们一起到楼上我房间里坐下。他把公事包搁在床上,拿出素描簿、软芯铅笔和软橡皮擦。
“昨天晚上跟你聊过后,我能想象出上次你要我素描那个人的样子,你抓到他了吗?”
“没有。不过也不需要再找,他自杀了。”
“这样啊?那你就没机会拿他和素描比比看了。”
其实我比过,不过我不想说出来。
“那张素描画得真的非常像,很多人看了之后才认出他来。”
他面露得意之色。“你还跟那位女士有联络吗?我还记得她的住处,整个色调只有黑色和白色,可以眺望到河水的窗景,是个美丽的地方。”
“我不但跟她有联络,还常常来往。”
“哦,是吗?她真是个亲切的小姐,应该还住在原来的地方吧?除非疯了才会搬出那里。”
我说她仍住那里:“而且你上次画的素描她还留着。”
“我上次画的素描?就是那男人的画像?”
“是啊,被裱起来挂在墙上,她说全世界都忽略了这类艺术——嫌疑犯素描。所以在我复印之后,她就把原版裱起来挂墙上了。”
“别开玩笑了。”
“真的,我发誓。原本是挂客厅,后来我要她移到厕所去,要不然每次坐在客厅里都会觉得他在盯着你看,不骗你,雷,她找了一个精致的铝制画框,还配上不反光的玻璃。”
“哇,这种事我从没听过。”
“呃……她是个不寻常的女人。”
“我想也是。不过,听你这样说我很高兴,因为她是个很有品位的女人,我还记得她墙上的那一幅画。”说着他便开始描述挂在窗旁那幅巨型抽象油画。我说他的记忆力好得惊人。
“艺术嘛,你知道的,是我老本行啊。”他有点羞赧地转过头去。“好了,你今天要我画谁?一个真正的大坏蛋是吗?”
“一个坏透了的坏蛋和两个孩子。”
事情进行得比我想象中顺利。虽然我只在录像带上看过那个少年,又从来没近距离端详那个男人和小男孩,却对他们三个都有鲜明的印象。因为我曾经这么专注地观察他们并且在脑海中急切地思索着。当然雷所提供的图像练习也帮了大忙。可是就算没有那些练习我也照样描述得出来,不需要很费力才能勾勒出他们的脸。我要做的只是闭上双眼,那些脸孔就会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不到一小时,他就把我脑中所见的影像画成三张八点五乘十一英寸的素描画像。那就是我在拳赛观众席看到的男人,坐在他身边的那个小男孩,和另一个被虐杀而死的少年。
雷和我配合得很好。有时他的画笔似乎能够洞悉我的思维,抓住一些言语无法形容的印象。而那三张素描多少也反映出那三个人感性上的特质。男人看起来面露凶光,小男孩看起来很脆弱,而那个已经死去的少年则一副在劫难逃的样子。
素描告一段落,他放下铅笔,叹了一口气说:“你累坏了吧。不知道为什么,不过只是坐下来画几张素描,这种工作我做了一辈子,但这次我却像是跟着你一起在绞尽脑汁、回想他们的长相。”
“伊莱恩会说我们是心灵相通。”
“是这样吗?我隐约有个感觉,好像自己跟他们三个也有类似的联结,挺沉重的。”
我说这些素描正是我想要的,该付多少钱?
“哦,我不知道。上次你给我多少?一百块?我想这就够了。”
“上次才一张素描,这次你可是一口气画了三张。”
“唉呀,一张和三张还不都一样?都是一次就画完了,而且才花了我多少时间?一个小时罢了。一百块钱已经绰绰有余。”
我付了两张百元大钞给他,一开始他跟我推拒,我说多出来的钱是为了他的亲笔签名。
“原作是要送给伊莱恩的,”我解释,“我会把它们裱起来送给她,当作情人节礼物。”
“老天哪,情人节就快到了,不是吗?情人节……”他害羞地指着无名指上的金戒指说,“这个戒指是上次见过你们之后才套上的。”
“恭喜你。”
“谢谢。你真要我签名吗?其实你根本不用为了要我签名而多付钱,我已经感到很荣幸了。”
“把钱拿着。买些好东西送给你太太。”
他笑了。在每一张素描上签下了名。
我陪他一起走下楼,他要到第八大道赶地铁,走到半路我便和他分手,转进街角的复印店去。在他们把三张素描复印成几十份的同时,我到隔壁去喝咖啡配面包圈,再把原画拿到百老汇大道上的一家小画廊去裱框。然后我回旅馆,用橡皮章在复印本背后盖上我的姓名地址,将它们折好塞进夹克口袋,出门朝时代广场走去。
上次来丢斯时,正好碰上热浪来袭;这一次到丢斯来,则是刺骨的寒冬。我把双手插进口袋,又把扣子扣到脖子,早知道应该戴围巾和手套。天空灰蒙蒙的一片,气象预报所说的风雪迟早要来。
除此之外,整条街看起来并没什么不同,站在人行道上的那群小鬼虽然穿得厚多了,但那种衣服不见得能抵挡这个季节的寒冷。他们试着增加身体活动来保暖,但看起来都还是老样子。
我绕着那块街区走,一个黑人小鬼低声问:“抽烟?”我没有很快地摇头要他走开,反而勾勾手指,走到一扇门前,他即刻跟上来问我要什么。他说话的时候不太掀动嘴唇。
“我找TJ。”
“TJ,”他说,“唉!如果我有的话一定会卖给你的,而且很便宜。”
“你认识他?”
“你说的TJ是个人啊?我还以为那是什么货呢。”
“算了。”
我转身要走,他拦住我的手臂说:“嘿,慢着,我们话还没说完,TJ是谁啊?他是个DJ吗?做DJ的TJ吗?还是什么?讲清楚点嘛。”
“如果你不认识他——”
“听到TJ,我就想起那个退休的扬基队投手汤米·约翰。嘿,老大,你想从TJ那里搞到什么,我都可以给你更好的。”
我把名片递给他说:“叫他打电话给我。”
“他妈的,我看起来像他妈的呼叫器吗?”
接下来,我在这区的其他地方又分别跟半打这类人打了交道,有些人说他们认识TJ,有些说不认识。可是这些人的话我一个也不相信。没人能百分之百肯定我到底是何方神圣:只能说要不是个不露相的吸血鬼,就是个荷包满满的待宰肥羊;反正我要不是想找他们麻烦,就是等着被揩油。
想想其实也不一定非联络到TJ不可,说穿了,他也不过是在丢斯混的街头骗子之一,不过这个TJ很能干,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地从我这个老街头浪子身上榨出五块钱来。如果我想花掉一张五元钞票,这街上到处都是乐于接受的流浪孩子。
况且他们都比TJ要好找多了。这个TJ现在大概没办法联络到吧?我有半年没再见到他了,半年对这种人来说算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许他已经转移到城市的另一个角落去活动,也许找到了一份工作,也许沦落到赖克斯岛监狱,或因为犯下更重的罪而在上州重刑监狱服刑。
也或许,他已经死了。我根据这个可能性审视着丢斯,此时此刻,在这条街上有多少年轻人能活到三十五岁?一些人会被毒品葬送掉,另一些人死于疾病,剩余的其他人呢?自相残杀吧。这种残酷的想法我可不愿意思考太久,现下待在这四十二街已经叫人够受的,如果你再往长远去想,简直令人不能忍受。
圣约之家的成立,是由一位圣公会教派的牧师开始收留无家可归的少年,并让他们在他切尔西的公寓打地铺开始的。后来他说动了一个财主把一间离宾州车站不远的老房子捐出来,又靠其他捐赠者的帮助,使他能够将两边的房子也都买下来。两年前,一位赞助人买下一栋六层楼的工业建筑并把它捐给这个机构。我从四十二街离开之后,便径直往那里走去。一位灰头发、有着犀利蓝眼珠的女人向我介绍这个机构的历史。
“他们把这栋楼房叫新约之家,最初那栋当然就叫旧约之家。乔伊纳神父正在东村处理另一项捐赠,不知道孩子们又会怎么叫它。剩下来的名字只有‘新约外传’了,不过我觉得对他们来说好像不太好记。”
我们站在这栋楼房的门口,门上标示着此地的规矩:欢迎二十一岁以下的青少年来住,大前提是不准携带酒、毒品或是武器,门禁时间从凌晨一点到早上八点。
希尔斯特伦太太很亲切也很谨慎。这我可以谅解,因为她不知道我到底会是一个捐赠者还是个惹麻烦的人。不管是哪一种,我都不想未经同意就擅自进去:虽然既不带枪又不吸毒,可是很明显我已经超过年限。
我把那两个男孩的素描画像拿给她看,不料她连看都不看便回答我:“这儿规定我们不能透露谁在谁不在。”
“而且,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她看着我,“这两个孩子并不住这里。”
此时她终于看了素描:“这两张是画像啊,嗯,这倒是不太寻常。”
“我想至少有一个在这里待过,搞不好两个都待过,他们应该是离家出走的小孩吧。”
“失踪少年,”她把两张画像轮流交换着看,“也许甚至是两兄弟,他们是谁?”
“这正是我想知道的;他们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的我都不知道。”
“他们怎么啦?”
“大的已经死了,小的现在处境非常危险,”我想了一下,“甚至比危险还糟糕。”
“比危险还糟?你是说他有可能也已经死了?”
“大概是吧。”
她检视着我的目光,摇摇头说:“还有别的事情你没告诉我。为什么你只有画像而没有照片?不知道他们是谁你又能怎么找呢?”
“有些事你大概不会想知道。”
“是啊,可是大部分的事我都已经知道了。斯卡德先生,我是一个领薪水的雇员,可不是什么义工。我一天工作十二小时,一周工作六天,而且通常我是不休假的,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和三顿饭以及十块钱周薪,连烟都抽不起,所以我只好戒了:我通常把一半薪水捐出来。斯卡德先生,我在这里待了十个月,辞职就辞了三次。刚开始受训时,我跟他们说好要做一年,所以第一次辞职时我很怕会被臭骂一顿。我告诉乔伊纳神父说我再也做不下去了,他却说:‘玛吉,我真羡慕你,我常向上帝祈祷说真希望我也能辞职不干。’然后我说我改变主意了:‘我会继续做下去的。’‘欢迎你回来。’他说。
“后来有一次,我咆哮着要辞职,然后又有一次,我哭着要辞职,因为那时候我真的很生气、很难过;但这并不是说我现在都不咆哮、不哭了。每一次冷静下来,我又会决定要留下来。每一天目睹的一些事情都会让我想冲上街去抓住每一个人然后摇醒他们,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每一天我都会知道一些你所谓的‘我不想知道的事情’。你知道吗?旧约圣经之家三栋中的其中一栋,已经变成艾滋病专区了。在那里的每一个男孩的病毒检验都呈阳性反应。原本规定满二十一岁就得离开这里,但绝大部分人都无须离开,因为他们撑不到二十一岁就会死去。你想还有什么是你不能对我说的?还有什么会比那更糟糕?”
我说:“我之所以会认为那个少年已经死了,是因为在一盘录像带上看到他和一男一女一起,影片最后,他们杀了他。至于那个小男孩,我看到他和影片中的那个男人在一起,所以现在他要不是死了,就是陷入了绝境。”
“所以你就画了这些素描?”
“不是我,我连水彩都不会画,是请警方的画家画的。”
“我懂了,”她转过头去,“这种片子很多吗?拍那样的片子是不是真的很赚钱?”
“我不知道这类的小电影有多少,它们并不特别赚钱。拍这种片子的人完全是为了他们自己娱乐。”
“为了他们自己娱乐,”她摇摇头说,“希腊神话里有一个人物把他自己的子嗣给吞食了,叫做克洛诺斯,我忘了是为什么,不过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她的眼睛灼灼发亮:“我们正在吞食自己的孩子啊,这一整代的孩子们被白白地浪费、糟蹋、弃置不管。有一些案子甚至就是名副其实的‘吞食’。那些邪教徒把新生儿当成祭品献给恶魔,煮熟之后吃到肚子里去。有些男人到街上把小男孩买回家,跟他们发生性关系之后再把他们杀掉。你说看过这个男人,你看到他和那个小男孩在一起,你确实看到他了?”
“我想就是同一个。”
“他看起来正不正常?像不像个人样?”我拿素描给她看。“看起来就和一般人一样。我最恨的就是那种相貌普通的人做出这么可怕的事来。我希望他们长得像怪物,为什么不呢?他们的行为简直禽兽不如,本来就该生得一副丑恶的模样。你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知道。”
“乔伊纳神父说:‘我真羡慕你,我常向上帝祷告说真希望我也能辞职不干。’后来我想想,这句话其实很狡猾,他算准了这么说我会留下来。可是我觉得他说的是真心话,因为最后说来这是事实,我也希望上帝能允许我放弃这个工作。”
“我懂你的意思。”
“是吗?”她又看了看画像,“这两个男孩我有可能见过,我认不出来,但有这可能。”
“那个少年你应该没见过,录像带十个月前就已经拍好了,那时你还没有来这里上班。”
她要我等一会儿,然后便走进楼房。我站在门口,一群孩子从外面进来,另一群孩子从里面出去。他们看起来都是正常的孩子,不像四十二街上那些小鬼那么落魄悲惨。我不懂为什么这些看似平常的孩子会离家出走,跑到这个濒临毁灭的城市中闲逛。玛吉·希尔斯特伦大概可以告诉我原因,可是我不太想听。
经常施暴的父亲,疏忽怠职的母亲,酒后暴力,乱伦。不用问我自己统统都想得到,没有人会从《脱线家族》里那种幸福家庭跑这里来流浪。
她回来时我正在重看圣约之家的条规。没有人认识他们。她答应把画像留下来以便日后慢慢询问,我说那样很好,就又给她几张画像复印件。
“背后有我的电话号码,请随时联络。另外我再给你几张那个男人的画像,这样你就可以警告孩子们不要跟这个人到任何地方去。”
“我们教这些孩子别跟任何人走,但他们就是不听。” 犯罪小说之王:铁血神探马修·斯卡德(套装共9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