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电视主持人要了解介入现场的方式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十、电视主持人要了解介入现场的方式
在主持采访过程中,无论是从主观角度还是从客观角度都存在一个难题,那就是主持人一定要出现在新闻及事件发生的现场,否则就不能记录到原始动态画面和原始音响素材。然而,当主持人出现在新闻现场时,现场就发生了变化,原始的生活状态已经有所不同。所以说,主持人在现场出现,本身就是一种介入,这种介入已经构成现场的一部分。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现场的真实情况和气氛,怎样介入现场就成为了一门学问。在进行采访前要将介入方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考虑。
一些经验丰富的主持人认为,在采访现场的拍摄和录音过程中,应该把尽量不干扰被采访对象、不改变现场的气氛、不破坏现场的环境,同时又尽可能时时刻刻关注着现场情景的状态作为最理想的介入方式。
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栏目组有一位主持人认为:“已经在场的摄像机不可能真正隐身。虽然可以采用偷拍的办法,但提供的东西有限,我们从偷拍得到的知识是一种特定或定向的典型窥视。这远远不能满足随机应变‘无所不在’的需要。所以,我们只能在承认并且正视‘摄像机就是在现场’的前提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那么,采访介入过程要求不干扰现场和采访对象,但现场有时又无法满足采访需要,这时该怎么办呢?其实,广播、电视主持人的采访介入过程中,主持人的介入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过程。在现场采访的介入方式上,要实事求是,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现场介入时,要尽量不干扰被采访对象,不改变现场的气氛,不破坏现场的环境;另一方面,必要时主持人要积极主动,适时介入。可以采取事先策划好的话题去激发采访对象,利用提问、行为、姿态、表情等手段发掘现场的有用信息。通过主持人介入来调查原因、了解线索、搜集不同见解,完成采访任务。
广播、电视采访是主持人与现场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一对相互交融、辩证统一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主持人作为主体是主动的。主持人的现场活动及现场表现,既会影响采访对象的情绪以及现场气氛等因素,又会直接构成采访现场的成分。
因此,主持人在采访中要讲究对现场的介入方法:
首先,要尽可能减少对现场的干扰,摄取现场原始信息形态。
其次,形成采访风格和节目风格。
第三,保证新闻节目的客观和公正,避免主持人主观的行为对采访对象、采访现场的不当影响。 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